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06)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45.5KB 文档页数:43
第一章 无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目和要求 第二节 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一节 常用仪器的洗涤及干燥 第二节 加热与冷却 第三节 试剂的取用 第四节 称量 第五节 溶液的配制 第六节 气体的产生、净化、干燥与收集 第七节 试纸的应用 第八节 试管反应与离子的检出 第九节 水的纯化与水质鉴定 第十节 无机合成基本操作 第十一节 离子交换技术 第三章 实验内容 第一节 基本操作训练 实验一 基本操作训练 实验二 酸碱滴定 第二节 参数及常数测定 实验一 气体常数 R 的测定 实验二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实验三 弱酸电离常数 Ka 的测定 (一) pH 电位法 (二) 半中和法 (三) 电导法 实验四 二氧化碳分子量的测定 实验五 难溶强电解质溶度积常数 Ksp 的测定 (一) 离子交换法测定硫酸钙的溶度积常数 (二)离子电极法测定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 实验六 利用微型化学实验测定银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实验七 分光光度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 第三节 性质实验及定性分析实验 实验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实验二 电解质溶液的多相平衡 实验三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四 配合物的形成及性质 实验五 主族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六 副族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七 常见无机离子的鉴别 实验八 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及检出 实验九 阴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及检出 实验十 阳离子 Co2+、Ni2+、Fe3+的纸上色层分离 第四节 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及提纯 实验一 硝酸钾制备及其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实验二 药用氯化钠制备 实验三 硫酸铬钾的制备 实验四 高锰酸钾的制备 实验五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其光化学性质的研究 实验六 抗菌药磺胺嘧啶银的合成及性质测定 实验七 营养药葡萄糖酸钙的制备及性质测定 第五节 综合性试验 第六节 设计性试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5KB 文档页数:52
一、三角形的特性. 2 三、三角形内角和. 10 四、图形的拼组. 13 五、《小数加法和减法》 (一). 16 六、《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 17 七、折线统计图. 19 八、植树问题. 21 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23 十、四则混合运算. 26 十一、加法的运算定律. 30 十二、简便计算. 32 十三、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4 十四、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7 十五、小数的性质. 39 十六、小数大小的比较. 42 十七、小数点移动. 45 十八、小数点搬家. 46 十九、生活中的小数. 49 二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5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9MB 文档页数:97
第一节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 二、氨基酸分解代谢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四、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五、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六、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质 第二节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 一、各种氨基酸的合成 二、氨基酸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 三、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调节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转运 一、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 二、翻译的步骤 三、翻译过程中GTP的作用 四、翻译过程中能跳跃式读码 五、多核糖体 六、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七、蛋白质的运输及翻译后修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3MB 文档页数:75
第一节 光学分析概论 一、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二、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三、光谱法仪器——分光光度计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电子跃迁类型 三、相关的基本概念 四、吸收带类型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基本原理 一、Lamber-Beer定律 二、吸光系数和吸收光谱 三、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 四、透光率的测量误差 第四节 紫外分光光度计 第五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定性鉴别 纯度检查和杂质限量测定 单组分的定量方法 多组分的定量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42
第五章 糖类代谢 . 148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 148 一、单糖 . 148 二、双糖 . 152 三、多糖 . 152 第二节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 154 一、双糖的酶促降解% . 154 二、淀粉的酶促降解 . 155 三、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 157 第三节 糖酵解 . 157 一、糖酵解的过程 . 158 二、糖酵解产生的 ATP 与生物学意义 . 162 三、丙酮酸的去路 . 163 四、糖酵解的调控 . 165 第四节 三羧酸循环 . 165 一、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 166 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 168 三、三羧酸循环的能量计算 . 172 四、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 172 五、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 . 173 六、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 175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 . 175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 176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化学计量 . 179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 180 四、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 . 180 第六节 糖的生物合成 . 181 一、葡萄糖的异生作用 . 181 二、蔗糖的生物合成 . 185 三、淀粉的生物合成 . 186 四、糖原的生物合成 . 187 五、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 18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MB 文档页数:185
一、学科平台课程 1《管理学 B》 2《会计学 A》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财政学》 6《政治经济学》 7《统计学》 8《计量经济学》 9《经济法》 二、专业课程 1《金融学》 2《证券投资学》 3《国际经济学》 4《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5《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 6《国际金融》 7《金融市场学》 8《公司财务》 9《金融工程学》 10《金融衍生品交易》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创业学》 2《企业经营实训》 3《金融学科前沿专题》 4《保险学》 5《中央银行学》 6《投资银行学》 7《金融数据分析》 8《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9《银行会计》 10《金融交易模拟》 11《金融法规与监管》 12《金融英语》 13《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 14《产业组织理论》 15《逻辑学》 16《行为金融学》 17《信用管理》 18《管理沟通》 19《证券投研报告写作》 20《金融英文文献选读》 四、实践环节 1《认识实习》 2《业务实习》 3《毕业实习》 4《社会调查》 5《学年论文》 6《毕业论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1MB 文档页数:193
一、学科平台课程 1《当代教育学》 2《教师教学能力训练》 3《教育心理学》 4《普通心理学》 5《现代教育技术》 6《计算机图形设计基础 1》 7《计算机图形设计基础 2》 二、专业课程 1《素描基础》 2《素描表现研究》 3《水彩画基础》 4《色彩表现研究》 5《人物表现》 6《国画基础》 7《油画基础》 8《陶艺基础》 9《版画基础》 10《设计基础》 11《中国民间美术》 1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3《宇宙探秘之美》 14《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15《书法基础与欣赏》 16《中国美术史》 17《西方美术史》 18《艺术概论》 19《美术鉴赏与批评》 20《美术教学与教法》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水彩画技法》 2《中国画技法》 3《油画技法》 4《木版画技法》 5《陶艺技法》 6《设计制作》 7《主题创作》 8 《书法 1》 9《艺用解剖学》 10《书法 2》 11《教育哲学》 12《雕塑》 13《透视学》 14《影视作品鉴赏》 15《思维导图》 16《平面设计作品鉴赏》 17《文化创意产业导论》 四、实践环节 1《风景写生》 2《色彩认知》 3《美术教育见习》 4《美术教育实习》 5《毕业创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21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官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二)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三)眼的调节 (四)简化眼和视敏度 二、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应 三、视网膜的结构和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四、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一)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二)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威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五、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六、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七、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一)暗适应和明适应 (二)视野 (三)视网膜电图 (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一)耳廓和外耳道的集音作用和共鸣腔作用 (二)鼓膜和中耳听骨链增压效应 (三)咽鼓管的功能 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一)耳蜗的结构要点 (二)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三)耳蜗的生物现象 四、听神经动作电位 第四节 前庭器官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第五节 嗅觉和味觉 一、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特点 二、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特点 第六节 皮肤感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MB 文档页数:58
一、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 1.计量经济学 2.计量经济学的产生 3.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4.计量经济学的地位 二、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计量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1、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 2、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 3、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4、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 5、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 四、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 1、理论模型的设计 2、样本数据的收集 3、模型参数的估计 4、模型的检验 5、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 五、计量经济学的应用 1、结构分析 2、经济预测 3、政策评价 4、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9MB 文档页数:410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阐述了燃烧的概念、基础理论、燃烧装置及燃烧技术。书中既着重于系统地阐述与燃料燃烧过程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重点介绍固、液和气体燃料燃烧技术和控制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及排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书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燃气轮机技术、城市垃圾焚烧技术和“西气东送”的政策和大趋势,充分反映能源与动力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力求使读者获得适应21世纪能源动力学科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知识和能力
首页上页41141241341441541641741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0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