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1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2.48KB 文档页数:5
本文针对上钢十厂二车间机φ170/φ400×350mm三机架冷轧机原有卷取张力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具有在线辨识对象参数的自校正调节器代替原系统的张力调节器的方案。经在线控制,表明自校正调节器应用于卷取恒张力控制是有效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5MB 文档页数:6
采用拉伸实验、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700 MPa级高强度钢热轧钢卷组织性能分布不均的特点,对造成其组织性能不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卷纵向力学性能分布不均,分布规律为成卷后钢卷的中部>内部>外部,内部和外部相差不大.沿钢卷纵向,中部试样和外部试样的金相组织、碳氮化物析出状态均存在着明显差异,这是造成钢卷力学性能不均的主要原因.卷取后的冷却速度对金相组织、碳氮化物析出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4KB 文档页数:8
概述:热处理工艺一般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组织结构,使材料满足使用性能要求。除回火、少数去应力退火,热处理一般均需要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温度使钢部分或全部形成奥氏体,经过适当的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所需要的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奥氏体晶粒大小、形状、空间取向以及亚结构,奥氏体化学成分以及均匀性将直接影响转变、转变产物以及材料性能。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综上所述,研究奥氏体相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重点:奥氏体的结构、奥氏体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奥氏体等温形成的动力学因素。本章难点:奥氏体形成机制,特别是奥氏体形成瞬间内部成分不均匀的几个C%点,即C1、C2、C3和C4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5KB 文档页数:4
钢中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转变的产物,这由钢的冷却转变图(“C 曲线”或CCT曲线)得知。其转变温度位于珠光体温度和马氏体转变温度之 间,因此称为中温转变。这种转变的动力学特征和产物的组织形态,兼有扩散 型转变和非扩散型转变的特征,称为半扩散型相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28.5KB 文档页数:43
第九章: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相变——奥氏体相变; 第十章:金属在冷却过程中的转变图; 第十一章:珠光体相变; 第十二章:马氏体相变; 第十三章:贝氏体相变; 第十四章:钢在回火过程中的转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9.52KB 文档页数:4
以中式模短芯棒拔制过程为例,探讨了相似理论在钢管冷拨计算机仿真中的应用;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程序MARC/Autoforge,在计算机上对其进行了大量模拟,获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学模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3.76KB 文档页数:4
利用电解纯铁,通过高温钼丝炉制备了含有不同种类、不同含量异质核心的试样.利用差热分析方法测定了试样在相同冷却速度条件下的过冷度.从理论上比较了铁液凝固热力学驱动力的不同计算方法及误差,计算了铁液在凝固过程中的热力学驱动力,形核功和临界晶核半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72KB 文档页数:18
制冷技术( Refrigerat ion Techno log 是一门研究人工制冷的原理、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制冷装置获 得低温的科学。 低温是相对于环境温度而言的,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 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就是制冷 。它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0.54KB 文档页数:4
应用紊流三维数学模型模拟内燃式热风炉内冷风在格子砖柱中的分布,讨论了加设不同宽度不同布置的导流板对气流分布的影响,寻求改善其分布的途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6.5KB 文档页数:62
本章介绍单、双级蒸气制冷循环 的特性及热力计算方法。着重分析理 论循环,并讨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 的差别,此外还介绍了复叠式制冷循 环的组成及其应用
首页上页424344454647484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1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