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949)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6.5KB 文档页数:36
韩愈、李翱是中唐时代提出儒家道统问题 的重要人物。他们奉儒家为“正统”力斥“异 端”。中唐之际,随着社会时世的变化,儒家 的“道统论”为一时的思想潮流。在韩、李的 时代,儒家重新崛起是农业型社会在当时的条 件下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韩愈较为注重剖 析社会时弊和探究人生哲理,而李翱则从《中 庸》等先儒的形上之学典籍里面汲取思想资源 以回应佛学的挑战,为宋明儒者的理路启迪其 端。韩、李二人在哲学上的共同特点是,围绕 人性之辩展现他们对儒学的理解与阐释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5KB 文档页数:15
近年来,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已开始由实验室走向工业生产,走向实 用。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极为有效的菌种改良技术和手段,也为攻克医学上的 疑难杂症—癌、遗传病及艾滋病的深入研究和最后的治愈提供了可能;为农业的 第三次革命提供了基础;为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现在由工程菌 产生的珍稀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人生长激素、乙肝表面抗原等等部已先后面 市,基因工程不仅保证了这些药物的来源,而且可使成本大大下降。但是从许多研 究中发现,工程菌在保存过程中及发酵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不稳定性,因而工程菌不 稳定性的解决已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基因工程这一高技术成就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 之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7MB 文档页数:161
第一节 红茶制造中主要酶类活性变化及作用 第二节 多酚类物质与红茶品质形成 一、多酚类物质在红茶制造中的变化 1)茶黄素形成;2)茶红素形成 3)茶褐素的形成;4)其他酚类物质的转化 二、多酚类物质的变化与红茶品质的关系 1)未被氧化的多酚类物质; 2) 水溶性氧化产物; 3)水不溶性氧化产物 三、影响茶色素形成的因素 1)加工工艺;2)加工工艺条件; 3)酶技术;4)鲜叶中儿茶素组成比例 第三节 芳香物质在红茶制造过程中的转化 一、红茶香气特征 二、红茶香气的形成 1.高级脂肪酸转化成醇、醛 2.醇类的氧化 3.由醇、酸衍生的芳香物质 4.醇、酸的酯化 6.胡萝卜素降解形成芳香物质 7.氨基酸的降解 8.糖苷的水解 9.芳香物质的异构化 10.热效应形成香气 第四节 红茶制造中糖类物质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 一、糖类物质在红茶制造中的变化 1、多糖类在红茶制造中的变化 2、可溶性糖在红茶制造中的变化 二、蛋白质、氨基酸在红茶制造中的变化 三、叶绿素在红茶制造中的变化 第一节 绿茶制造中酶的热变性 一、酶的热变性 二、酶的热变性与绿茶品质的关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48MB 文档页数:249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应激反应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四章 水肿 第五章 脱水与酸中毒 第六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七章 适应与修复 第八章 缺氧 第九章 炎症 第十章 发热 第十一章 休克 第十二章 黄疸 第十三章 肿瘤 第十四章 免疫病理 第十五章 心脏疾病病理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病理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病理 第十八章 泌尿系统病理 第十九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 第二十章 生殖系统病理 第二十一章 神经系统病理 第二十二章 肌肉、骨骼系统病理 第二十三章 尸体剖检诊断技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7
1模入通道(A/D)转换实验2模出通道 (D/A)转换实验3过程通道综合设计实验4常 规控制算法设计实验5非最少有限拍算法设计实验 6达林算法设计实验7状态观测器跟踪系统设计 实验 1模入通道(A/D)转换实验1.1实验目的掌握模入通道的 设计方法与采样过程原理,熟悉汇编语言基本程序设计方法调试过程和 ADC0809的内部结构原理。 1.2实验器材单片机仿真器系统一套,直流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 ADC0809一块,74LS02四或非门一块,10电位计一只,包板一块,导线若 干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2.6KB 文档页数:14
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是植物个体发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植物从营养生 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需要一些特殊条件,但不论是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都必需达到一 定的生理状态后,才能感受所要求的外界条件而成花。植物能对环境起反应而成花所必需达 到的生理状态称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植物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时期称 幼年期( juvenile phase)。植物达到花熟状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开始花芽分化,这 是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标志,但开花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开花之前植物体内发 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1MB 文档页数:65
第一章 绪论 . 1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1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 2 三、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4 四、生物化学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5 五、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 7 第二章 蛋白质 . 8 第一节 蛋白质的重要功能及元素组成. 8 一、蛋白质的重要功能 . 8 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 9 第二节 氨基酸 . 10 一、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 10 二、必需氨基酸 . 15 三、蛋白质的稀有氨基酸 . 15 四、非蛋白质氨基酸 . 16 五、氨基酸的性质 . 17 三、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 22 第三节 肽 . 26 一、肽键及肽链 . 26 二、肽的命名及结构 . 26 三、天然存在的活性寡肽 . 27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 28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28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34 三、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 40 四、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 42 五、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 45 第五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6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6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8 第六节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 50 一、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和等电点 . 50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 51 三、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 52 四、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 53 第七节 蛋白质的分类 . 54 一、根据分子形状分类 . 54 二、根据化学组成分类 . 55 三、根据蛋白质的溶解度分类 . 55 第八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56 一、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 56 二、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程序 . 56 三、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 6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6MB 文档页数:38
第三章 核 酸 . 64 第一节 概 述 . 64 第二节 核酸的种类与分布 . 66 一、分 类 . 66 二、分 布 . 67 第三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 68 一、碱 基 . 68 二、戊 糖 . 70 三、磷 酸 . 70 四、核 苷 . 71 五、核苷酸 . 72 六、细胞中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73 第四节 脱氧核糖核酸 . 74 一、DNA 的碱基组成. 74 二、DNA 的一级结构. 74 三、DNA 的空间结构. 75 四、DNA 的三级结构. 79 第五节 核糖核酸 . 82 一、RNA 的结构. 82 第六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87 一、一般物理性质 . 87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 . 87 三、核酸的沉降特性 . 88 四、核酸的两性解离及凝胶电泳 . 89 五、核酸的变性、复性 . 90 六、核酸的酸解、碱解与酶解 . 94 第七节 染色体结构 . 97 一、染色体 . 97 二、组蛋白 . 98 三、核小体 . 99 四、核小体包装的高级形式 . 99 五、细菌染色体 DNA 的高级形式. 1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7.41KB 文档页数:48
第四章 酶 .101 第一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 .101 一、酶的概念 .101 二、酶的催化特点 .102 三、酶的组成 .103 四、酶的底物专一性 .104 第二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106 一、酶的命名 .106 二、酶的分类 .107 三、酶的标码 .108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促反应动力学 .108 一、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 .109 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9 三、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3 四、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3 五、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4 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5 七、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5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 .121 一、酶的活性中心 .121 二、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 .122 三、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125 第五节 变构酶、同工酶及诱导酶 .129 一、变构酶 .129 二、同工酶 .131 三、诱导酶 .133 第六节 维生素与辅酶 .133 一、维生素的概念、分类 .133 二、水溶性维生素 .134 三、脂溶性维生素 .14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42
第五章 糖类代谢 . 148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 148 一、单糖 . 148 二、双糖 . 152 三、多糖 . 152 第二节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 154 一、双糖的酶促降解% . 154 二、淀粉的酶促降解 . 155 三、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 157 第三节 糖酵解 . 157 一、糖酵解的过程 . 158 二、糖酵解产生的 ATP 与生物学意义 . 162 三、丙酮酸的去路 . 163 四、糖酵解的调控 . 165 第四节 三羧酸循环 . 165 一、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 166 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 168 三、三羧酸循环的能量计算 . 172 四、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 172 五、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 . 173 六、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 175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 . 175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 176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化学计量 . 179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 180 四、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 . 180 第六节 糖的生物合成 . 181 一、葡萄糖的异生作用 . 181 二、蔗糖的生物合成 . 185 三、淀粉的生物合成 . 186 四、糖原的生物合成 . 187 五、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 188
首页上页48648748848949049149249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94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