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2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9.79KB 文档页数:7
本文讨论了传统计算气体逸度的准确方法——α函数图解积分法,在实际计算中的麻烦和误差。并指出了当压力趋近于零而α函数不为零的原因。本文提出的Z函数图解积分法,利用原试验数据仅改变图解积分的函数形式,就克服了α函数法的缺点,并指出了α函数法计算误差的性质,又为Z函数近似计算法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做了说明,从而得到一个在理论解释和计算误差上,都优于α函数的方法。具有实际意义的是,Z函数法可估计出气体服从理想气体方程式的压力范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KB 文档页数:9
第十二章现代会计的发展与运用 第一节现代会计的两大领域 一、现代会计两大领域产生的历史背景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构成了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与历史悠久的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1MB 文档页数:497
第一篇 化工容器的力学基础 第一章 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 第二章 圆板理论 第三章 旋转薄壳理论 第二篇 化工容器设计 第四章 内压容器设计 第五章 外压容器的稳定性及设计 第六章 化工容器零部件设计 第三篇 典型化工设备及防腐蚀 第七章 塔设备的结构及强度计算 第八章 管壳式换器的结构与强度设计 第九章 反应釜的结构及强度设计 第十章 化工设备的腐蚀及防腐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9.99KB 文档页数:3
本课程是为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本课程是学生基本学完大学全部课程, 扎实掌握基础理论、工程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 学,使学生掌握有关工艺计算、设备计算与设计选型、管道安装设计、车间布置设计等的内 容与方法、步骤,熟悉各种工程图纸的内容及阅读方法、绘制方法。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 计,完成工程师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55KB 文档页数:25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是 掌握增值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消费税的纳税人、征税范 围、税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营业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目税率、计税依 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熟悉増值税的征收管理、起征点、出口退(免)税规定:熟悉消费税 的征收管理、岀口应税消费品退税规定;熟悉营业税的征收管理、兼管和混合销售行为的税 务处理:熟悉关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目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増值 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的概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3.5KB 文档页数:7
1、教学目的: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设计计算准则,学会应用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计算准则的确立和常见结构应注意事项 难点:设计计算准则的确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7MB 文档页数:6
第二十六章轴系及轮类零件的结构设计 26.1轮类零件的结构设计 一、轮类零件的结构 二、轮类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轮缘的设计 2.腹板(轮辐)的设计 3.轮毂的设计 三、常用轮类零件的通用尺寸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2.61KB 文档页数:9
装炉的热锭温度值是均热炉热工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数据,现场普遍用传搁时间表反映热锭温度,传擱时间表通过实测制定,但实测工作量大,并且不易测准。由于钢锭凝固和冷却过程复杂,很难用分析解法进行理论计算。将传热基本方程置换为差分方程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规律一致,说明计算可用于生产。计算还可用于均热炉计算机控制冷却数学模型的离线解析计算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925.5KB 文档页数:71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6.2 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受力性能 6.3 附加偏心距和偏心距增大系数 6.4 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设计计算 6.5 工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自学) 6.6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7 受压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8 受压构件一般构造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6.15KB 文档页数:7
本文利用已知化合物的生成热,推导出了一个在含有化合物的二元体系,由相图计算活度的新公式:\\[{\\rm{dln}}{{\\rm{\\gamma}}_{\\rm{A}}}{\\rm{=-}}\\frac{{{\\rm{\\Delta}}{{\\rm{H}}_{\\rm{f}}}^{\\rm{0}}{{\\rm{N}}_{\\rm{B}}}}}{{{\\rm{R}}{{\\rm{T}}^{\\rm{2}}}{\\rm{(x}}{{\\rm{N}}_{\\rm{B}}}{\\rm{-y}}{{\\rm{N}}_{\\rm{A}}}{\\rm{)}}}}{\\rm{dT-dln}}{{\\rm{N}}_{\\rm{A}}}\\;\\;\\;\\;\\;\\;\\;\\;(1)\\]式中:ΔHf0为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x,y分别为化合物的化学计量系数;NA、NB分别为组元A、B的摩尔分数;γA、γB分别为组元A、B在液相线温度时的活度系数。对已知活度值的Au—Bi二元体系,用文献[3]中公式及我们的公式进行了计算,其计算数值与实验数值符合较好,证实了用本公计算含有化合物的二元体系的活度是可行的。我们用本公式计算了Al—La二元体系的活度,对预报的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首页上页464748495051525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2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