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03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7.54KB 文档页数:6
基于炉渣离子-分子共存理论(IMCT)建立了CaO-SiO2-MgO-Al2O3炼铁渣系的硫化物容量预报模型,即IMCT-CS2-模型,比较了该渣系1773 K时实测的硫化物容量、IMCT-CS2-模型预报的硫化物容量及其他五种硫化物容量模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由IMCT-CS2-模型预报的1773K时CaO-SiO2-MgO-Al2O3炼铁渣系的硫化物容量更精确.本文建立的IMCT-CS2-模型不仅可计算该渣系的总硫化物容量,而且可计算该渣系中自由CaO和MgO各自的硫化物容量.1 773 K时CaO-SiO2-MgO-Al2O3炼铁渣系中Al2O3质量分数由10%增加到17%,CaO质量分数由38%增加到44%,MgO质量分数由12%降低到4%可使自由CaO对该渣系的总硫化物容量贡献率由97%提高到99%,同时使自由MgO的贡献率由3%降低到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5.72KB 文档页数:5
以大同烟煤为原料、Fe3O4作为添加剂,催化制备了煤基磁性活性炭(MCAC).利用氮气吸附等温线表征了MCAC的孔隙结构,并考察了其吸附性能(碘值、亚甲兰值)和磁学性能.结果表明,Fe3O4对MCAC孔隙的产生具有催化作用,有利于活性炭中孔的形成和发育.其中添加10% Fe3O4的MCAC中孔率高达76.0%.MCAC与普通活性炭(AC-0)相比,碘吸附值明显降低,而亚甲兰吸附值显著提高.添加7% Fe3O4的MCAC,其碘值降低了25.5%,亚甲兰值提高了79.9%.添加适量的Fe3O4制备的MCAC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Fe3O4质量分数为4%和10%时,所得MCAC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是AC-0的24.4倍和44.5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0.91KB 文档页数:5
BOF+LF+RH+CC工艺路线生产IF钢,在RH脱碳前,钢水经脱氧和LF精炼后,钢中自由氧达到极低水平.根据表观脱碳速率常数的不同,这种极低氧钢水的RH脱碳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与传统三个阶段的RH脱碳不同的是在低速脱碳阶段和快速脱碳阶段存在一个脱碳速率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正规溶液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准确预报钢液氧含量及顶渣FeO含量的RH脱碳模型.结果表明:在RH吹氧前,极低氧含量的钢液与顶渣之间基本不传氧;吹氧之后,钢液氧含量呈线性增加,当钢液氧势大于顶渣氧势后,钢液向顶渣传氧,渣中FeO含量上升;RH处理结束FeO含量较处理初始有所回升,但是仍处于极低水平,能够有效降低顶渣对钢液的二次氧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0.97KB 文档页数:5
参照实际转炉脱磷炉渣,配制了不同F、P2O5、FeO和MgO含量及碱度的渣样,用化学分析方法测试了不同组分对渣中磷的枸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脱磷渣中含有F时,P主要与F形成氟磷灰石,使得磷的枸溶率随渣中F含量的升高而急剧降低,当不含氟时枸溶率可达92.5%,当氟质量分数达到0.5%时枸溶率已降低到50%以下;随碱度增加,由于渣中Ca2+含量增加,破坏了硅氧网络结构,使得枸溶率有所上升;渣中MgO含量升高,由于Mg2+在熔融冷却过程中会抑制β-Ca3(PO4)2晶体的析出,而β-Ca3(PO4)2中磷不易为质量分数为2%的柠檬酸液溶出,而使枸溶率有所升高;随渣中P2O5含量升高,由于P5+与O2-形成络离子,P5+位于O2-密集形成的间隙中,不易溶出,使得枸溶率有所下降;渣中FeOn升高,枸溶率随之降低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3MB 文档页数:248
§1-10 §1-9 受控源 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4 电阻的Y形连接与△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2-5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7 输入电阻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 电路的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5 回路电流法 §3-6 结点电压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2 替代定理 §4-6 对偶原理 第八章 相量法 §8-1 复数 §8-2 正弦量 §8-3 相量法的基础 §8-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1 阻抗与导纳 §9-2 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9-3 电路的相量图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6 复功率 §9-7 最大功率传输 §9-8 串联电路的谐振 §9-9 并联谐振电路 网孔分析法 叠加定理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947.48KB 文档页数:151
SQL特点 9.1.1数据库语言SQL 9.1.2SQL特点 2 SQL数据定义 9.2.1 SQL模式的创建和撤销 9.2.2 SQL的基本数据类型 9.2.3基本的表的创建和撤销 9.2.4索引的创建和撤销 3 SQL数据查询 9.3.1 SELECT基本句型 9.3.2 SELECT语句的使用技术 9.3.3 SELECT语句完整的结构 9.3.4 数据查询的改进写法 9.3.5 嵌套查询的改进写法 9.3.6 基本表的连接操作 9.4.1数据插入 9.4.2 数据删除 9.4.3 数据修改 4 SQL数据更新 4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6 嵌入式SQL 5 视图的定义及操作 9.5.1 视图的创建和撤销 9.5.2 对视图的操作 9.6.1 嵌入式SQL的实现方式 9.6.2 嵌入式SQL的使用规定 9.6.3 SQL的集合处理方式的主语言 单记录处理方式之间的协调 9.6.4嵌入式SQL的使用技术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3.19MB 文档页数:89
§3.1 偏摩尔量 1. 偏摩尔量的定义 2.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3.2 化学势 1. 化学势的定义 2. 化学势在多相平衡中的应用 3. 化学势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3.3 气体物质的化学势 1. 纯组分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3. 实际气体的化学势——逸度的概念 2.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化学势 §3.4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 1. 拉乌尔(Raoult)定律 2.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 3.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 §3.5 理想稀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 1. 亨利(Henry)定律 2. 理想稀溶液的定义 3. 理想稀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 §3.6 不挥发性溶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3.7 非理想多组分系统中物质的化学势 1.实际液态混合物对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偏差 2.非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及活度的概念 3.非理想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及活度 4.活度的求算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6.14MB 文档页数:134
§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1.2 几个基本概念 1. 系统和环境 2. 状态和状态函数 3. 过程与途径 4. 热力学平衡系统 §1.3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能的概念 2.功和热的概念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4 体积功 1.体积功 2.可逆过程 3.相变体积功 §1.5 定容及定压下的热 §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 1. Joule实验 2.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 U = f(T) 3. 理想气体的焓: H = f(T) §1.7 热容 §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1.9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 Joule-Thomson实验 节流膨胀的热力学特点 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的温度变化 §1.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定容反应热与定压反应热 3.反应进度 4.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5.反应热的测量 §1.11 生成焓与燃烧焓 §1.12 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7.16KB 文档页数:13
研究了输入多采样率型离散时间控制系统的预见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利用提升技术从形式上消除多采样率特点和状态时滞,把问题转化为一个普通的单采样率无时滞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问题.由于状态时滞的存在,提升过程中会引入输入量的历史值.把这些历史值和状态时滞项一起放入扩大系统的状态向量中,因此提升过程不会引入误差.针对提升后的系统,利用最优预见控制的标准处理方法,通过构造扩大误差系统,把问题转化为调节问题,最后给出带有预见补偿的最优控制器.再经过变换,得到原系统的预见控制器.同时对预见控制器的存在条件进行了讨论.数值仿真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预见控制器是有效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88MB 文档页数:398
本书介绍SPSS的最新版本SPSS11.0forWindows的基本功能。配以大量针对性强的应用实例,对输出结果予以详尽地统计解释与分析,以体现实用性。同时为方便读者学习,在涉及统计分析的各章末,选择了典型的习题,供上机训练使用。本书共分14章,第1章介绍软件的概况,第2章~第5章介绍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章~第12章介绍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有关的统计分析功能,如参数估计与检验、非参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等。最后两章介绍统计图形的生成以及编辑功能等。附录给出SPSS的全部函数。本书可供开设统计课程的各类大专院校师生使用,也可作为统计工作者、经济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阅读
首页上页49049149249349449549649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0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