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31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3.4KB 文档页数:10
采用CaC2-CaF2渣系作为脱砷剂,在实验室范围内进行了铁水还原脱砷的研究。实验是在钼丝炉内,Ar气氛下,石墨坩埚中进行的。研究了温度、渣成份、渣量、初砷含量和铁水含si量等因素对脱神效率的影响。通过热力学分析说明了在钢铁溶液中,只能还原脱砷而不能氧化脱砷;用CaO-CaF2、CaC2-CaF2渣系对铁水同时脱硫脱磷脱砷是不可能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1.45KB 文档页数:7
通过吸附量测试、纯矿物浮选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过程及对蛇纹石浮选的活化机理.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能够自发进行,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 H值升高而增大.Cu2+和Ni2+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对蛇纹石具有活化作用,活化机理为铜镍的氢氧化物沉淀和羟基络合物作用于蛇纹石表面,形成活性位点,黄药在活性位点上吸附生成黄原酸铜或黄原酸镍,从而使蛇纹石表面疏水性增大,浮选受到活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4.96KB 文档页数:4
本文指出了在58-2型鑄板機上鑄軋鈇板時,常見的幾種高溫鈇板的纏輥現象;闡明了產生纏輥現象的原因及機構,著重指出軋輥表面任何凹凸不平都會引起纏輥現象的產生,最後指出了消除纏輥現象應采取的措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0.5KB 文档页数:19
3.4.1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3.4.2交换局域网的特点 3.4.3交换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3.4.4局域网交换机技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2.77KB 文档页数:10
基于CALPHAD技术首先评估了LiF-NaF和LiF-KF两个二元熔盐体系,液相和端际固溶体Halite相均采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置换熔体模型描述,模型参数的优化选取实验相平衡数据和热化学数据以及本文根据第一性原理预测的数据.结合文献中已报道的NaF-KF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用Muggianu模型扩展至LiF-NaF-KF三元体系,根据三元共晶点的实验数据调整三元交互参数.最终的相图计算结果与绝大部分实验数据和第一原理计算数据吻合较好,由此获得了一套自洽且可靠的热力学参数,其能够准确描述LiF-NaF-KF体系的相平衡与热力学性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49MB 文档页数:13
主要介绍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水准仪构造使用及其检校、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8MB 文档页数:118
1联系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了解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和电子云的基本概念,了解波函数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2掌握周期系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与周期表的关系,明确原子(及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和元素分区的情况。联系原子结构了解元素的某些性质的一般递变情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4MB 文档页数:6
利用反应烧结的方法,通过甲烷碳化还原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Cr2O3、TiO2和WO3)压坯,制备了其相应的多孔形态的碳化物(Cr3C2、TiC和WC)陶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对反应烧结产物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三种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表征.通过物相分析研究了反应烧结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利用含体积分数10%甲烷的混合气体碳化还原制备多孔TiC和WC陶瓷的起始温度分别为1200℃和1000℃,低于这两个温度时发生其他相变,有其他中间产物生成.利用反应烧结的方法制备多孔Cr3C2陶瓷时,反应烧结温度越高,碳化铬陶瓷的骨架和孔隙平均尺寸越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9.79KB 文档页数:7
本文讨论了传统计算气体逸度的准确方法——α函数图解积分法,在实际计算中的麻烦和误差。并指出了当压力趋近于零而α函数不为零的原因。本文提出的Z函数图解积分法,利用原试验数据仅改变图解积分的函数形式,就克服了α函数法的缺点,并指出了α函数法计算误差的性质,又为Z函数近似计算法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做了说明,从而得到一个在理论解释和计算误差上,都优于α函数的方法。具有实际意义的是,Z函数法可估计出气体服从理想气体方程式的压力范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7.5KB 文档页数:21
在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中,常常需要做工 作曲线(也叫标准曲线,或校正曲线,或检量线)。 例如,原子吸收法中作吸光度和浓度的工作曲线,极谱 法中作波高和浓度的工作曲线等等。在分析化学中所 使用的工作曲线,通常都是直线。一般是把实验点描 在坐标纸上,横坐标X表示被测物质的浓度,叫自变量 。大都是把可以精确测量或严格控制的变量(如标准 溶液的浓度)作为自变量;纵坐标y表示某种特征性质 (如吸光度、波高等)的量,称因变量,一般设因变 量是一组相互独立、其误差服从同一正态分布N(O, o2)的随机变量。然后根据坐标纸上的这些散点(实 验点)的走向,用直尺描出一条直线。这就是分析工 作者习惯的制作工作曲线的方法
首页上页49649749849950050150250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31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