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6MB 文档页数:7
为实现推力矢量飞机的大迎角机动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三通道解耦控制策略.以第三代战机F16公开数据为基础,添加推力矢量模型,利用双发推力矢量喷管组合偏转产生大迎角机动的期望三轴力矩.在纵向、横向和航向通道分别独立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将系统中未建模动态、不确定性以及通道间的强耦合视作总扰动进行估计并补偿,并在纵向和航向通道引入角速度阻尼反馈项,使原始飞行器开环动力学闭环近似为一个广义对象,降低了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阶次.选取眼镜蛇机动和赫伯斯特机动两种典型的过失速机动动作进行控制策略验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通道独立自抗扰控制器能够消除通道间的强耦合,完成推力矢量飞机的大迎角机动控制.蒙特卡罗仿真测试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8MB 文档页数:86
本章基本要求 一、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及承载力计算方法。重点掌握普通配箍构件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理解配置螺旋箍筋轴压构件承载力提高的原理。 二、掌握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性;两类偏压构件的特点与判别;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的影响。 三、掌握矩形截面非对称和对称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及公式应用。 四、一般掌握I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五、了解截面承载力N与M的关系。 六、掌握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5.5KB 文档页数:13
为了满足机械产品的功能要求,在正确合理地完成了可靠性、使用寿命、运动精度等方 面的设计以后,还须进行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制造工艺设计,即确定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工 艺参数、生产流程及检测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质量保证措施中的精度检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6MB 文档页数:16
状态化简(Reduction of State) 在根据文字描述的设计要求建立原始状态 图的过程中,由于状态设置的考虑与方法不 同,可能得到多种形式的原始状态图。但只要 过程正确,所得的各种形式原始状态图都是正 确的,但状态图中的状态数和结构可能存在较 大差别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7MB 文档页数:82
了解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工作特性,熟悉两种不同 的受压破坏特性及由此划分成的两类受压构件掌握两类 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方法; 熟悉偏心受压构件的二阶效应及计算方法; 掌握两类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了解双向受拉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掌握件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性及正截面承载力计 算方法; 掌握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6.1 概述 §6.2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3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4 偏心受力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6.5 偏心受力构件的构造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3MB 文档页数:8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和CFG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和桩间土深层变形,并对三类不同桩体材料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均存在有效桩长或有效复合土层厚度;碎石桩桩长超过有效桩长,对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减小变形效果不明显,除一些特别情况如为处理可液化地基外,设计桩长可适当超过有效桩长,但不宜过长;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与桩身强度相关性显著,应以桩身强度控制进行夯实水泥土桩桩体设计,使按桩身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由桩周土及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CFG桩复合地基桩身强度高,桩体自身压缩性小,可全桩长发挥侧阻作用,当桩端落在好的持力层时,能很好地发挥端阻,提高承载力,减小变形,设计时应优先选择好的桩端持力层进行设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2MB 文档页数:13
将岩体破坏接近度指标(FAI)引入隧道支护设计,明确了围岩临界支护时机判别准则。基于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程序,合理考虑岩体峰后应变软化特性,建立了一种隧道最优支护时机确定方法。通过算例分析,定量探讨了表征支护时机的重要参数,从工程角度阐释了支护时机的本质意义。结果表明:岩体地质强度指标GSI由75减小至25时,支护时机提前8.32 m;岩石材料常数mi由20减小至10时,支护时机提前5.85 m;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i由80 MPa减小至40 MPa时,支护时机提前3.74 m;工程扰动参数D由0增加至0.8时,支护时机提前7.44 m。将建立方法在玉渡山隧道工程中进行应用,计算出研究区段的支护时机为3.3 m,经现场监测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该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支护体系的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1.16KB 文档页数:6
基于交流电动机拖动中的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对电网谐波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提出了多组变频器的移相式组合供电方法.针对某热连轧生产线的多组辅助传动系统,分别定量分析了当输出频率变化和系统中负载对象、LC滤波器、脉宽调制电路和变压器的参数变化时,供电网侧的谐波率和波形畸变率.仿真结果表明,移相式组合供电方法及合理的拖动系统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供电网侧谐波干扰,总谐波畸变率可抑制在4.0%以内.本研究为工厂拖动系统的设计、无功补偿系统设计以及拖动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31MB 文档页数:213
3.1 逻辑电路设计文档标准 3.1.1 框图 3.1.2 门的符号标准 3.1.3 信号名和有效级 3.1.4 引端的有效级 3.1.5 引端有效级的变换 3.1.6 图面布局及总线 3.1.7 时间图 3.2 组合电路分析 3.2.1 穷举法 3.2.2 逻辑代数法 3.2.3 利用摩根定律分析 3.2.4 利用卡诺图 3.3 组合电路设计 3.3.1 根据逻辑问题的描述、写出逻辑表达式 3.3.2 逻辑电路的变换 3.4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险象 3.4.1 竞争现象 3.4.2 险象 3.4.3 险象的判别 3.4.4 险象的消除 3.5 常用MSI组合逻辑器件及应用 3.5.1 译码器 3.5.2 编码器 3.5.3 三态缓冲器 3.5.4 多路选择器 3.5.5 奇偶校验电路 3.5.6 比较器 3.5.7 加法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81KB 文档页数:25
第一节两独立样本差别的秩和检验 第二节配对设计资料的秩检验 第三节完全随机设计多组差别的秩和检验 第四节随机单位组设计的秩和检验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