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5.02KB 文档页数:5
在方镁石-尖晶石系统中添加3种含锆氧化物,改变了材料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提高了材料的中温强度和热震稳定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3MB 文档页数:6
《工程科学学报》:石墨烯含量对石墨烯Al-15Si-4Cu-Mg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27
《工程材料》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4.28KB 文档页数:5
利用熔铸-原位反应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备了TiC/Ti-5Mo-5V-2Cr-3Al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讨论了提高熔铸-原位反应TiC/Ti-5Mo-5V-2Cr-3Al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途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8MB 文档页数:9
聚酰亚胺(polyimide,PI)由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耐化学性、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被认为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高温工程聚合物。聚酰亚胺的各类制品如薄膜、涂料、胶黏剂、光电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微电子器件、分离膜以及光刻胶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防火防弹、航空航天、气液分离以及光电液晶等领域。聚酰亚胺气凝胶(PIA)是由聚合物分子链构成的相互交联的三维多孔材料,结合了聚酰亚胺和气凝胶的优异性能,使其不但具有聚酰亚胺的优异特性,而且具有气凝胶的轻质超低密度、高比表面积、低导热系数以及低介电常数等突出特点,因此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迅速发展成为性能优异的有机气凝胶之一,并且在航空航天、电子通讯、隔热阻燃、隔音吸声以及吸附清洁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该材料的这些特质,本文对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溶剂效应、单体结构和固含量)以及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5.75KB 文档页数:4
作者将沥青基碳纤维作为增强纤维以不同比例(0~25%)加入到聚乙烯树脂中制成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耐热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碳纤维有显著的增强作用。随碳纤维比例的增大,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热变形温度均呈上升态势;而缺口冲击强度及击穿电压呈下降态势。碳纤维增强的结果将使该复合材料比聚乙烯有更宽的使用范围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4KB 文档页数:7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1.2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在变形、破坏等方面表现出料的特性。一般进行常 温静载试验。 一、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一)实验简介: 1、实验材料:低碳钢?含碳量≥0.25%的碳钢 2、实验过程简洁:在试验机上夹持→缓慢加载→缩颈→直至拉断为止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0.74KB 文档页数:5
为研究充填料浆流变性能,利用流体力学原理,通过L型管道自流输送实验对其在管道中流动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料浆浓度、流量和管径对料浆管输阻力和充填倍线大小的作用程度不同,其中料浆浓度影响尤为显著.在能够实现自流输送的充填倍线合理条件下,采场充填时,当结合充填能力确定流量和管径后,可通过充填站调节制浆浓度以使充填材料在管道输送、采场中沉降、抗离析、脱排水、固结硬化和力学性能等方面表现良好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2.92MB 文档页数:67
2.1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2.2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用途 2.2.1 金属材料 2.2.2 有机高分子材料 2.2.3 无机非金属材料 2.2.4 复合材料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1.76KB 文档页数:5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压缩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拉伸试验等,研究一种低碳Mn-Si钢在基于热轧动态相变的热轧TRIP钢工艺和基于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下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比较了通过两种工艺获得的不同复相组织状态对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在基于动态相变的热轧TRIP钢工艺下获得了以细晶铁素体为基体和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而在基于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下得到了以板条贝氏体为基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前者中残余奥氏体含量较高且其碳含量也较高.实验钢具有以板条贝氏体为基体的复相组织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高;但由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差,实验钢的加工硬化能力较弱,导致其均匀延伸率和总延伸率较小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