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52.5KB 文档页数:10
一、填空 1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传质单元高度,而表示传 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传质单元数。 2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 理论 3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严重漏液严重泡沫夹带及液泛 等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5MB 文档页数:114
8.1 概述 8.2 气液相平衡 8.3 扩散和单相传质 8.4 相际传质 8.5 低含量气体吸收(进塔混合气中溶质含量) 8.6 高含量气体吸收( 进塔) 8.7 化学吸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3.18KB 文档页数:5
使用Al2O3坩埚在真空感应炉内测定了1600℃时氮在含C还原渣和钢液之间的总传质系数βo.研究表明,βo与气相中氮分压PN2的大小有关,随着PN2的增加βo增大.由物料平衡计算得出,在本实验条件下,βo为3.7×10-4 cm/S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114
分子扩散、菲克定律的定义及其应用,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的速率方程;对流传质概念;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概念,亨利定律及各种表达式和相互间的关系,相平衡的应用;双膜理论要点;总传质系数及总传质速率方程;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推导及其物理意义;最小液气比概念及吸收剂用量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平均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吸收塔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0.15KB 文档页数:7
采用交互作用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进液流量、进气流量、CO2体积分数、进液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填料塔中二乙醇胺溶液吸收CO2的转化率η和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e的影响.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了各参数对η和KGae影响的显著程度.实验发现进液流率、进气流率、CO2体积分数、进液温度,以及CO2体积分数与进气流率、进液温度与进液流率、进液温度与进气流率的交互作用对η影响显著;进液流率、进气流率、CO2体积分数、进液温度、CO2体积分数与进气流率的交互作用以及进液温度与进气流率的交互作用对KGae影响显著;进气流率增加,η降低而KGae增加;进液流率增加,η和KGae均增加;进气CO2体积分数增加,η和KGae均降低;进液温度升高,η和KGae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2.5KB 文档页数:2
吸收(传质)与传热两个过程的相似处: 传热与吸收过程均由三步构成(解释三步相似),但两个过程也有不同处:传热的推动力是两流体的温 度差,过程的极限是两流体的温度相等吸收的推动力不是两相的浓度差,过程的极限也不是两相的浓 度相等。这是由于气液之间的相平衡不同于冷热流体之间的热平衡,气液相平衡关系是吸收过程的重要 基础,我们将详细讨论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9MB 文档页数:42
第一节 气—液相平衡 第二节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第三节 吸收塔的计算 第四节 吸收系数 第五节 脱吸及其它条件下的吸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28KB 文档页数:128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第三节 分子扩散 第四节 对流传质 第五节 在填料塔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计算 第六节 气体解吸 第七节 高浓度气体吸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0.19KB 文档页数:5
研究表明,实验条件下向钢液中加入纯铋时铋的收得率为7.54%.钢液中铋的挥发过程受液/气界面的挥发反应及液相边界层中的扩散混合控制,其传质系数K23在10-2cm/s数量级;实验得出了K23值及钢液中铋浓度的经验计算公式;还探讨了熔渣覆盖对钢液中铋挥发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11
真空电弧重熔镍基高温合金GH220,自耗电极端部熔化区\突出环\内部的镁分布基本均匀;而熔化液层及液固两相区的镁分布不均匀,从熔化液层表面到原始电极区镁含量显著增高。熔化液层中距表面约0.3毫米内的镁含量[Mg]s和重熔锭镁含量[Mg]i均与电极原始镁含量[Mg]e呈直线关系,本试验条件下,[Mg]s=0.18[Mg]e;[Mg]i=0.30[Mg]e。重熔过程的镁挥发主要发生于电极端部熔滴形成阶段,挥发过程主要受控于镁由原始电极向熔化液层-气相界面迁移的速度,传质系数K12=0.107厘米·秒-1。真空感应熔炼GH220,镁挥发受液相边界层中扩散与界面挥发反应的混合控制,并非受控于气相边界层中镁的扩散。在试验条件下,液相边界层中镁的扩散与界面挥发反应总传质系数K23=10-1~10-2厘米·秒-1,而气相边界层中镁扩散的传质系数K4=47.17厘米·秒-1。根据(d[Mg])/dτ=-K23·VA及-K23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建立了镁挥发的数学模型,即[Mg]e与镁加入量、挥发温度、气相压力、保持时间、合金液面面积、溶体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此模型在实验室和生产条件下均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可用于调整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参数,实现有效的控制合金镁含量
上页1234567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