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9KB 文档页数:4
1范围 本方法规定水样经酸消解处理后,测得水样中的总铅量。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废水中微量铅测定铅浓度在0.01~0.30mg/L之间铅浓度 高于0.30mg/L,可对样品作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91KB 文档页数:4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某些废水 中微量锌。有关干扰问题见附录A。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锌浓度在5~50ig/L的水样当使用光程长20mm比色皿,试份体积为 100mL时,检出限为5ig/L。本方法用四氯化碳萃取,在最大吸光波长535nm测量时,其摩 尔吸光度约为9.3×104l/mol' cmo 本方法规定水样经酸消解处理后,测定水样中总锌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12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镉、铜、铅、mo 镍的测定。对于饮用水、地 面水和地下水,需富集后方可测定。本方法的检测下限可达10 本法在氨性支持电介质中测定镉、铜、镍和锌,在盐酸支持电解质中测定铅铁()、钴、 铊对测定有干扰。钴、铊在环境样品中含量很低,可以忽赂不计铁(可用盐酸羟胺、抗 坏血酸等还原而消除干扰。锡的干扰可用氢溴酸或浓盐酸和过氧化氢处理使锡挥发分离。硝 酸存在影响锌的测定,故测锌的样品应除尽硝酸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42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含硫化物在1mg/L以上的水和废水的测定。 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干扰测定。水中悬浮物或浑浊度高时,对测定可溶态硫化物有干扰, 遇此情况应进行适当处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6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法适用于清洁地面水和未受明显污染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其最低检出浓度为 0.08mg/L,测量上限为4mg/L硝酸盐氮。 溶解的有机物、表面活性剂、亚硝酸盐、六价铬、溴化物、碳酸氢盐和碳酸盐等干扰测 定,需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本法采用絮凝共沉淀和大孔中性吸附树脂进行处理,以排除水样 中大部分常见有机物、浊度和Fe3+、Cr对测定的干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96KB 文档页数:4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镉。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废 水中微量镉。有关干扰问题见附录A。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镉的浓度范围在1~50ig/L之间镉的浓度高于50ig/L时,可对样品 作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当使用光程长为20mm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时,检出限为 lig/L本方法用氯仿萃取,在最大吸光波长518nm测量时,其摩尔吸光系数为8.56× 10L/mol'cmo 本方法规定水样经酸消解处理后,测得水样中的总镉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6KB 文档页数:1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中以游离氨、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含氮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在氧化条件下可转变成二氧化氮的氮的测定包括硫酸铵、硝酸钾、硝酸钠、咖啡因、甘氨 酸、尿素、烟酸、谷氨酸、硫氰酸盐、N一乙酰苯胺、16一己二胺、硝基苯酚、精氨酸、叠 氮化钠、苯基腈、六氰合铁酸钾、六氰合亚铁酸钾、嘌呤、硝酸钙。本法适用于自然新鲜的 水、饮用水、地表水、废水和处理过的污水中氮的测定。检出限是0.5mg/L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KB 文档页数:1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中以游离氨、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含氮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在氧化条件下可转变成硝酸盐的氮的测定,包括氯化铵、甲基橙、叠氮化钠、4硝基苯酚、 4一硝基苯胺、三磷酸腺苷、二甲基甲酰胺吡啶、烟酸、EDTA二钠盐、亚铁氰化钾、尿素、 氯胺、1一氨基蒽醌2磺酸、硫脲。本法适用于自然新鲜的水、海水、饮用水、地表水和 处理过的污水中氮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7MB 文档页数:304
现已出版的有关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书籍中,大多沿袭传统 的分类方法,着重论述已有成功工业化运行经验的活性污泥法和 生物膜法等,也有个别涉及对活性污泥法的曝气和操作运行方式 进行改进以及生物转盘、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等比较新颖的技 术,但生物处理方法作为水处理L程领域十分活跃的分支,正在 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着。随着人们对排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利越 来越多复杂水质的出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64MB 文档页数:194
第1章 概论 ◼ 1、1 水资源与水污染现状 ◼ 1、2 水污染类型 ◼ 1、3 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与水质指标 ◼ 1、4 水质控制标准 ◼ 1、5 废水水质控制方法 第 2 章 预处理 ◼ 2.1 水质和水量调节 ◼ 2.2 格栅和筛网 第 3 章 沉淀与上浮 3.1 沉淀的基础理论 3.2 沉砂池 3.3 沉淀池 3.4 隔油和破乳 3.5 浮上法 第4章 化学混凝法 4.1 胶体结构及其脱稳机理 4.2 混凝剂及其作用机理 4.3 混凝条件及混凝试验 4.4 混凝设备 第5章 中和法 5.1 概述 5.2 基本原理 5.3 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5.4 碱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第6章 化学消毒法 6.1 概述 6.2 氯消毒法 6.3 其它化学消毒法 第7章 氧化还原法 7.1 基本原理 7.2 药剂氧化法 一、空气(及纯氢)氧化法 二、臭氧氧化法 三、高锰酸盐氧化法 四、光辐射或放射性辐射强化氧化过程 7.3 药剂还原法 一、还原法去除六价铬 二、还原法除汞(Ⅱ)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