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9.8KB 文档页数:4
瓦斯抽放是我国治理瓦斯灾害的主要措施,目前抽放率较低.采用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研究,解决了在高瓦斯煤层爆破的安全起爆、长水平炮孔中的装药技术和炸药品种的选择等问题.爆破后瓦斯自排量较非爆区提高5倍以上,抽放率提高明显,抽放时间缩短1/3以上.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2.65KB 文档页数:5
应用INSTRON刚性伺服试验机对不同灰砂比的充填体进行了劈拉试验,测得荷载-位移和应力-应变全曲线.结合测得的力学参数计算出相关能量耗散特征参数,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破坏过程的能量耗散变化规律,并通过数据统计回归建立了各种能量耗散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充填体只需吸收极少能量即可满足拉伸破坏所需,拉伸破坏是影响充填体断裂性质的主导因素.为防止充填体处于受拉环境,在矿房回采时应采用边孔控制爆破和不耦合装药,优化爆轰波破岩途径,减少欠挖超挖,保证矿柱形态规整,使充填体处于非拉区域以改善其受力状况;同时在矿房充填时应对需布设工程或应力集中区域等关键部位适当加大灰砂比,以增强充填体吸收破坏能量的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5.63KB 文档页数:3
提出了岩石典型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数学描述,推导了岩爆发生的能量条件,并论述了不同力学系统中岩爆发生时释放能量与系统势能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2.78KB 文档页数:6
利用FLAC3D软件模拟了露天爆破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群的动态响应.采用IDTS3850测试仪实测爆破振动数据,利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计算在最大装药量和最短爆心距情况下的爆破振动参数;将速度时程转换为应力时程,并利用FLAC3D内置的Fish函数,通过在边界节点或内部节点上输入动力荷载时程来实现动力加载,然后从塑性区、位移和应力方面对动力模拟和静力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动力荷载对洞室群稳定性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爆破振动会加大洞室群的竖直位移,尤其是洞室间交叉区域的位移;施加动力荷载后,对静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集中有一定的卸荷作用,还会增大洞室壁的片帮,但不会使洞室群整体破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6.84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含铝粉与不含铝粉的乳化粉状炸药DDT敏感性.发现没有足够、持续的外界热源,PEE不能自持燃烧,很难发生DDT现象.铝粉含量低(8%)的PEE样品,燃烧明显加快,DDT敏感性显著提高,约束条件、装填密度、药径及铝粉含量等因素都影响到乳化粉状炸药DDT的敏感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2MB 文档页数:9
为了充分了解煤矿冲击性灾害的发生机理,探讨了硐室开挖前后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结合原始地应力数据,通过室内岩石力学模拟实验,获得了不同岩性特征及受力状态下,岩石破坏的不同表现模式.根据硐室围岩破裂源的空间位置,将冲击灾害划分为岩爆、冲击地压和矿震三大类.分析了三类冲击灾害的发生机理、孕育过程及宏观特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4.55KB 文档页数:4
计算了Mo-Si-B三元系中各化合物不同温度下标准生成自由焓和合成Mo5SiB2(T2相)反应在不同开始温度下的绝热温度及反应产物的熔化比.结果表明:用Mo、Si和B三种元素粉末混合物来原位合成Mo5SiB2在热力学上是完全可行的;合成Mo5SiB2不宜用燃烧合成的自蔓延模式,宜采用燃烧合成的热爆模式(原位反应热压工艺);反应的绝热温度及反应产物的熔化比与开始温度有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6.15KB 文档页数:11
本文討論電子毫秒微差放炮器的基本原理及設計,此儀器能按一定時間間隔向電雷管組供給電流脈沖,它的優點是:(1)時間間隔可在1毫秒至500毫秒範圍內調節,調節手續很簡單。(2)此儀器的時間間隔的誤差小於同類型的其他儀器。(3)在此儀器中用閘流管作為開關元件,它的性能很穩定,拒爆可以避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9MB 文档页数:9
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BLEVE)是过热液体整体沸腾迅速膨胀引发的爆作.液化气罐在储运中时有BLEVE在发生.基于英国健康与安全署的关于液化气罐在火焰包围环境下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储罐受热后其内部压力、罐壁温度变化及储罐介质排放等一系列热物理过程及各相关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据此介绍了可以模拟储罐受热引发BLEVE现象的压力液化气仿真软件PLGS99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详举实例讨论了储罐受热引发BLEVE爆炸的机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64MB 文档页数:7
为研究煤层深孔聚能爆破致裂增透机理,构建聚能爆破分析模型,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聚能爆破时聚能射流的成型机理、爆炸应力波的传播特点、煤体力学特征和裂隙扩展机理.结果表明:聚能槽集聚爆轰能量形成聚能射流并产生聚能效应,聚能效应显著改变了爆炸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和煤体的力学性质,在聚能方向煤体所受压应力峰值是非聚能方向的1.10~1.29倍,有效地促进了裂隙的扩展;且主聚能方向煤体所受压应力峰值由次聚能方向的0.85倍增大到1.06倍,放缓了煤体所受应力的衰减速度.此外,煤层深孔聚能爆破工程应用实验表明,聚能爆破后抽采孔平均瓦斯含量是聚能爆破前的1.58倍,有效地提高了煤层透气性和瓦斯抽采率
上页12345678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