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55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6.83KB 文档页数:5
利用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机对同成分不同组织的三种管线钢进行了浆料磨损实验,随后对磨损后的试样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三维白光干涉分析,研究组织类型影响耐磨性的原因及磨损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当磨损机理以微观犁沟和微观疲劳为主时,复相组织中共存的两相硬度差别越大,磨痕的微观变形越不易协调,磨损质量损失越明显;当整体力学性能接近时,粒状贝氏体+针状铁素体的复相组织最为耐磨,粒状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复相组织次之,板条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复相组织耐磨性最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8.3KB 文档页数:10
文本综述了Grimm辉光电光源(以下简称GDL)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放电灯的结构与放电特性等。总结了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用这种光源对钢,合金及岩石,矿物粉末样品中各元素的分析;介绍了一些分析工作者对灯体结构的改进以及这一技术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及其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8.6KB 文档页数:4
在轧制27SiMn液压支架用无缝钢管的过程中,管体出现局部开裂,对管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微观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连铸坯中存在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破坏了钢基体组织的连续性,在轧制过程中,该部位的金属受力不均产生显微裂纹.再加热过程的快速升温,增大钢管沿壁厚方向的温度梯度,外表面由于相变收缩而产生切向拉应力,显微裂纹进一步扩展从而导致局部开裂.对夹杂物做定性分析,找出其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5.5KB 文档页数:8
学习各种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复杂体系的分离与分析;分离法的选择、无机和有机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1.61MB 文档页数:55
• §1.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 §2.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 §3.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 §4.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9.96KB 文档页数:6
为提高开关电流电路故障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优选和优化BP神经网路的开关电流电路特征抽取与识别方法.首先对开关电流电路原始响应信号进行多层次的小波包分解,接着计算N层分解后的归一化能量值,以特征偏离度作为评价选择最优小波包基,构建最优故障特征向量,最后将提取的最优故障特征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该方法以实例电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有的软故障均得到了有效的分类,说明了该方法在开关电流电路故障诊断中的优越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57.5KB 文档页数:35
6.1 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组成原理 6.2 集成运放的性能参数及其对应用电路的影响 6.3 高精度和高速宽带集成运放 6.4 集成电压比较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MB 文档页数:8
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Kerr磁光效应,磁性测量的方法研究了Sm(Co,Cu,Fe,Zr)7.4合金在等级时效过程中矫顽力的可逆变化和显微组织结构以及畴结构。在第一级时效后在合金中就形成了胞状组织,胞内是2:17型相,胞壁为1:5型相。在随后降低温度的等级时效后,虽然矫顽力由2.8KOe提高到5.4KOe,但胞状组织的基本特徵没有变化,矫顽力随时效温度可逆地变化,矫顽力的提高可能与两相畴壁能差的增加有关,可以认为等级时效过程主要是由原子扩散的过程来决定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8KB 文档页数:19
一、波的叠加原理 二、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单色光波的叠加 三、驻波(Standing Wave) 四、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垂直的单色光波的叠加 五、光学拍 六、群速度和相速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9.31KB 文档页数:5
在金属材料的腐蚀电化学研究中,了解材料表面瞬态电化学响应与变化的方法之一是测量表面瞬态的电势分布或阻抗分布,采用相应的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新的方法,着重介绍该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首页上页54654754854955055155255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55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