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5)
文档格式:DOCX 文档大小:21.99KB 文档页数:6
1、课程性质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是材料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讲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光学显微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 微分析、热分析、光谱分析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各种现代分析方法有一个初步的 认识,能够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过程、装备及应用,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及必要的理论基础,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的学习及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 实的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51MB 文档页数:85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植物细胞结构及质体的观察 实验二 后含物的观察 实验三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分泌组织 实验四 机械及输导组织 实验五 根、茎、叶形态及构造 实验六 花的形态和花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7.29KB 文档页数:5
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图像仪、X射线衍射相分析、热差分析等综合方法,研究了WC-(Ni-Fe)系合金,在WC含量(质量分数为6%~38%)范围内的伪二元系相图特征.同时研究了WC在γ相中的最高溶解度和室温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WC-(Ni-Fe)伪二元系相图仍属于典型的二元共晶型相图,γ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共晶温度下最大溶解度(质量分数)为11.2%,室温时最大溶解度为9.0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53.25KB 文档页数:8
以两种红土镍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试样进行了分析,对比其异同点,并进行选择性还原焙烧实验,研究红土矿原矿性质对其还原焙烧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试样所含主要矿物相同,载镍矿相同,镍在原矿中分布规律也相似,但由于Fe、Si和Mg含量的差异造成其选择性还原焙烧-磁选结果有很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焙烧过程中铁、镁、钙等阳离子和硅氧离子形成不同硅酸盐,影响了焙烧矿的熔融性和镍的反应活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0KB 文档页数:12
一、微生物 (一)概念: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几千甚至 几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9MB 文档页数:7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显微硬度仪研究Fe-13Cr-5Ni马氏体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行为.结果表明,Fe-13Cr-5Ni钢在10℃·s-1的加热速率下,加热至奥氏体单相区,冷却至室温后具有明显的“组织遗传冶现象.奥氏体以“针状冶形式在马氏体板条界处形核并沿着马氏体板条界长大,与母相间保持Kurdjumov-Sachs (K-S)位向关系.加热至两相区不同温度然后淬火至室温,奥氏体的量随两相区保温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再减少,650℃时对应室温下残余奥氏体的极大值,并且这一变化趋势与试样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所得结论一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03MB 文档页数:176
表面与界面化学虽是物理化学的传 统研究领域,但由于电子能谱、扫描隧 道显微镜等新的实验技术的出现,使得 表面、界面效应及粒子尺寸效应的知识 呈指数上升式的积累,提出了在分子水 平上进行基础研究的要求。当前涉及这 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催化、电化学、胶 体化学的前沿课题,并与生命科学、材 料科学、环境科学、膜技术及医药学密 切相关,是这些相关学科要研究和解决 的核心课题之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25KB 文档页数:36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组成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节水分与植物细胞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96.78KB 文档页数:6
对氩气雾化法生产的FGH95和Rene'95粉末颗粒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俄歇谱仪等,观察和分析了合金粉末的形貌、显微组织和表面化学成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9.5KB 文档页数:36
绪论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组成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
首页上页3456789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