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 学时:70学时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业 任课教师:冯乃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1 教 案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 学时:70 学时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业 任课教师:冯乃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植物生理学》教案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学时 教学内容 2绪论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组成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节水分与植物细胞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第四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五节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第六节作物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2|第三章矿质营养与氮素营养 第一节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 第三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第四节植物体内氮的同化 第五节作物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第四章光合作用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2第三节光能吸收、能量转换与同化力的形成 第四节碳的同化 第五节光呼吸 第六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七节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节呼吸作用的概念与生理意义 第二节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 第三节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2 《植物生理学》教案 一、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组成 第二节 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 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 1 2 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节 水分与植物细胞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2 2 第四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五节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第六节 作物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2 2 第三章 矿质营养与氮素营养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 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3 2 第四节 植物体内氮的同化 第五节 作物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第四章 光合作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3 2 第三节 光能吸收、能量转换与同化力的形成 4 2 第四节 碳的同化 第五节 光呼吸 4 2 第六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七节 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 5 2 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与生理意义 第二节 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 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第四节呼吸作用的调节 第五节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与影响因素 第六节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第六章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及信号的传导 第一节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系统 第二节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第三节光合同化物的相互转化 第四节同化物的分配及其控制 第五节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第一节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生长素类 第三节赤霉素类 第四节细胞分裂素类 第五节脱落酸 第六节乙烯 第七节其他植物生长物质 第八节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一节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 第二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控制 第三节植物的组织培养 第四节种子的萌发 2第五节植株的生长 第六节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第七节环境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第八节植物的运动 第九章成花生理 第一节春化作用 第二节光周期现象 2第三节花器官形成和性别表现 10 第十章植物的生殖、成熟、衰老、脱落 与休眠 第一节受精生理 第二节种子的发育 10 第三节果实发育和成熟
3 第四节 呼吸作用的调节 第五节 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与影响因素 第六节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5 2 第六章 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及信号的传导 第一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系统 第二节 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第三节 光合同化物的相互转化 第四节 同化物的分配及其控制 第五节 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 6 2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 第一节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生长素类 第三节 赤霉素类 6 2 第四节 细胞分裂素类 第五节 脱落酸 第六节 乙烯 7 2 第七节 其他植物生长物质 第八节 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7 2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一节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 第二节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控制 第三节 植物的组织培养 第四节 种子的萌发 8 2 第五节 植株的生长 第六节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第七节 环境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第八节 植物的运动 8 2 第九章 成花生理 第一节 春化作用 9 2 第二节 光周期现象 9 2 第三节 花器官形成和性别表现 10 2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成熟、衰老、脱落 与休眠 第一节 受精生理 第二节 种子的发育 10 2 第三节 果实发育和成熟
第四节植物的休眠 第五节衰老和脱落 11 2|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 第一节抗性生理概论 第二节植物的抗寒性 第三节植物的抗热性 第四节植物的抗旱性与抗涝性 第五节植物的抗盐性 第六节抗病性与抗虫性 第七节环境污染与植物抗性 第八节抗逆生理与农业生产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理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总课时数 绪论 植物细胞 植物的水分代谢 矿质营养 4光合作用 5「植物的呼吸作用 6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 运输与分配 7 植物激素与生长调 8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成花生理 4372664644 4372664644 10植物的成熟、衰老与 脱落 植物的逆境生理
4 第四节 植物的休眠 第五节 衰老和脱落 11 2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逆生理 第一节 抗性生理概论 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 第三节 植物的抗热性 11 2 第四节 植物的抗旱性与抗涝性 第五节 植物的抗盐性 第六节 抗病性与抗虫性 第七节 环境污染与植物抗性 第八节 抗逆生理与农业生产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0.5 0.5 1 植物细胞 1.5 1.5 2 植物的水分代谢 4 4 3 矿质营养 3 3 4 光合作用 7 7 5 植物的呼吸作用 2 2 6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 运输与分配 6 6 7 植物激素与生长调 节剂 6 6 8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4 4 9 成花生理 6 6 10 植物的成熟、衰老与 脱落 4 4 11 植物的逆境生理 4 4 合 计 44 44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绪论 目的通过学习绪论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了解植物生 要求理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了解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且 让学生懂得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重点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难点是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难点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植物生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0.5学时 1、什么是植物生理学? 理论讲授 2、研究内容共分为五大部分: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举例说明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 阶段 (1)孕育阶段 (2)诞生和成长阶段 (3)发展分化与壮大阶段 2、当前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现状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 、作物产量形成与高产理论 2、环境生理与作物抗逆性 、设施农业与作物生理学 4、植物生理学与育种学相结合一一作物 生理育种 举例法 四、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重要一点是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
5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 称 绪 论 目 的 要 求 通过学习绪论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了解植物生 理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了解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且 让学生懂得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难点是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0.5 学时 一、植物生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什么是植物生理学? 2、研究内容共分为五大部分: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1、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 阶段: (1)孕育阶段 (2)诞生和成长阶段 (3)发展分化与壮大阶段 2、当前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现状 三、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 1、作物产量形成与高产理论 2、环境生理与作物抗逆性 3、设施农业与作物生理学 4、植物生理学与育种学相结合——作物 生理育种 四、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重要一点是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举例法
名称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目的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成,细胞壁和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植物 要求|细胞的基因表达,学习中要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原生质的特 点 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原生质的特点 难点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组成 1.5学时 细胞概述:重点讲述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理论讲授 点 、原生质的性质 1、原生质的物理性质 2、原生质的胶体性质 举例说明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图示法 细胞壁的组成 胞间连丝 第三节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图示法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生物膜的结构 、生物膜的功能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图示法 、细胞核 、叶绿体和线粒体 三、细胞骨架 四、细胞内膜系统 五、其他细胞器 六、细胞质基质 第五节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 、细胞的阶段性与全能性 二、植物细胞的核基因与核外基因(大纲不 要求) 三、植物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大纲不要求)
6 名 称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成,细胞壁和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植物 细胞的基因表达,学习中要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原生质的特 点。 重 点 难 点 细胞膜的结构和原生质的特点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5 学时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组成 一、细胞概述:重点讲述高等植物细胞的特 点 二、原生质的性质 1、原生质的物理性质 2、原生质的胶体性质 第二节 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壁的组成 二、胞间连丝 第三节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一、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二、生物膜的结构 三、生物膜的功能 第四节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核 二、叶绿体和线粒体 三、细胞骨架 四、细胞内膜系统 五、其他细胞器 六、细胞质基质 第五节 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 一、细胞的阶段性与全能性 二、植物细胞的核基因与核外基因(大纲不 要求) 三、植物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大纲不要求)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图示法 图示法 图示法
名称第二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细胞 要求对水分的吸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的蒸腾作用、了解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熟悉作物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重点本章重点是细胞吸水和蒸腾作用,难点是水势的概念及水分沿导 难点 管上升的机制。 匚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水分与植物细胞 4学时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理论讲授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自由能、化学势、水势的基本概念 四、含水体系的水势组分 五、水的移动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植物细胞的水势 植物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系吸水的途径 、根系吸水的机理 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第四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举例说明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方式 启发式方法 、气孔蒸腾 蒸腾作用的指标和测定方法 四、适当降低蒸腾的途径 第五节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 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 第六节作物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作物的需水规律 合理灌溉的指标及灌溉方法
7 名 称 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细胞 对水分的吸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的蒸腾作用、了解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熟悉作物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重 点 难 点 本章重点是细胞吸水和蒸腾作用,难点是水势的概念及水分沿导 管上升的机制。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 学时 第一节 水分与植物细胞 一、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三、自由能、化学势、水势的基本概念 四、含水体系的水势组分 五、水的移动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细胞的水势 二、植物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三、根系吸水的机理 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第四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方式 二、气孔蒸腾 三、蒸腾作用的指标和测定方法 四、适当降低蒸腾的途径 第五节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 二、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 第六节 作物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及灌溉方法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启发式方法
名称第三章矿质营养与氮素营养 目的 矿质营养和氮素营养对植物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了解矿质和 要求氮素的生理作用,植物对矿质和氮素的吸收运转以及氮素的同化 规律,可以用来指导合理施肥,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 重点本章重点是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难点与运输,难点是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植物体内的元素 理论讲授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举例说明 、必需生理元素的功能及缺素症 四、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补充)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 、被动吸收 主动吸收 第三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四、矿质元素在体内的运输与利用 第四节植物体内氮的同化 、植物的氮源 、硝酸盐的还原 、氨的同化 第五节作物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作物需肥特点 施肥指标 结合实例说明
8 名 称 第三章 矿质营养与氮素营养 目 的 要 求 矿质营养和氮素营养对植物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了解矿质和 氮素的生理作用,植物对矿质和氮素的吸收运转以及氮素的同化 规律,可以用来指导合理施肥,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 重 点 难 点 本章重点是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与运输,难点是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3 学时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三、必需生理元素的功能及缺素症 四、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补充)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 一、被动吸收 二、主动吸收 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一、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二、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三、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四、矿质元素在体内的运输与利用 第四节 植物体内氮的同化 一、植物的氮源 二、硝酸盐的还原 三、氨的同化 第五节 作物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一、作物需肥特点 二、施肥指标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结合实例说明
名称第四章光合作用 目的本章主要讲述植物碳素营养的问恩,按照植物碳素营养的方式不 同,可以把植物分为异养植物和自养植物两种,植物的碳素同化 要求|作用包括三种:细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 用。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让学生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 重 光合作用机理及光合产量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难点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7学时 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的概念、意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义、光反应与暗反应、光合单位和两个光系统 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叶绿体的形态结构 光合色素 第三节光合作用机理 、原初反应 、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 (一)光合链(二)光合磷酸化(三)光反应 中的光能转化效率 、碳的同化 (一)C3途径 (二)C4途径 (三)景天科酸代谢途径 (四)C3、C4、CAM植物的特性比较及鉴别 四、光呼吸 讲述光呼吸的发现、生化途径、光呼吸与暗 呼吸的区别及光呼吸的意义 第四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合速率及表示单位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第五节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 光合作用与提高农业产量的关系 光能利用率与作物产量关系 启发式方法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9 名 称 第四章 光合作用 目 的 要 求 本章主要讲述植物碳素营养的问题,按照植物碳素营养的方式不 同,可以把植物分为异养植物和自养植物两种,植物的碳素同化 作用包括三种:细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 用。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让学生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 识。 重 点 难 点 光合作用机理及光合产量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7 学时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的概念、意 义、光反应与暗反应、光合单位和两个光系统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一、叶绿体的形态结构 二、光合色素 第三节 光合作用机理 一、原初反应 二、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 (一)光合链(二)光合磷酸化(三)光反应 中的光能转化效率 三、碳的同化 (一)C3途径 (二)C4途径 (三)景天科酸代谢途径 (四)C3、C4、CAM 植物的特性比较及鉴别 四、光呼吸 讲述光呼吸的发现、生化途径、光呼吸与暗 呼吸的区别及光呼吸的意义 第四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光合速率及表示单位 二、内部因素 三、外部因素 第五节 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 一、光合作用与提高农业产量的关系 二、光能利用率与作物产量关系 三、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启发式方法
名称|第五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理指标、影响因素及生理 要求意义,了解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了解呼吸作用的调节,进一步熟悉呼吸 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重点重点:呼吸机制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难点难点:呼吸系统的多样性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第一节呼吸作用的概念与生理意义 、呼吸作用的概念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理论讲授 第二节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 启发式方法 第三节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呼吸链的概念及组成 、氧化磷酸化 、抗氰呼吸 四、呼吸链电子传递多条途径 五、末端氧化系统的多样性 六、呼吸作用的能量代谢 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第四节呼吸作用的调节 、巴斯德效应和糖酵解的调节 、丙酮酸有氧分解的调节 、PPP的调节 四、能荷的调节 五、电子传递途径的调控 第五节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与影响因素 、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极其测定方法 、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六节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例证法 呼吸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种子及幼苗的呼吸作用;果实、块根、块茎 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
10 名 称 第五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理指标、影响因素及生理 意义,了解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了解呼吸作用的调节,进一步熟悉呼吸 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重 点 难 点 重点:呼吸机制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难点:呼吸系统的多样性 时 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2 学时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与生理意义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第二节 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 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一、呼吸链的概念及组成 二、氧化磷酸化 三、抗氰呼吸 四、呼吸链电子传递多条途径 五、末端氧化系统的多样性 六、呼吸作用的能量代谢 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第四节 呼吸作用的调节 一、巴斯德效应和糖酵解的调节 二、丙酮酸有氧分解的调节 三、PPP 的调节 四、能荷的调节 五、电子传递途径的调控 第五节 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与影响因素 一、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极其测定方法 二、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六节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一、呼吸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二、种子及幼苗的呼吸作用;果实、块根、块茎 的呼吸作用 三、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 理论讲授 启发式方法 例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