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电子教案 课程编号:B1013103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总学时:60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40学时、实验课学时数20学时 、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操作技术及植物基本类群的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现象及植物类群与分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 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2、 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 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详细介绍植物基 本类群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 概念、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特征;掌握被子植物重 要科的特点,并能初步鉴定植物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园林树 木学》和《植物遗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1996年学校《植物学》教学大纲。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各章名称 匚理论课周次理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总课时数 植物细胞和组织 四茎 五 六营养器官的变态 七|被子植物生殖器官 八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九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被子植物形态学术语 被子植物的分科 8 10 合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学时周次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观察(一)显微镜使用方法细胞观察21
《植物学》电子教案 课程编号:B1013103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总 学 时:60 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 40 学时、实验课学时数 20 学时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操作技术及植物基本类群的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现象及植物类群与分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 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2、 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 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详细介绍植物基 本类群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 概念、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特征;掌握被子植物重 要科的特点,并能初步鉴定植物。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园林树 木学》和《植物遗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1996 年学校《植物学》教学大纲。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0.5 1 1 一 植物细胞和组织 3 6 8 14 二 种子和幼苗 0.5 1 1 三 根 2 4 2 6 四 茎 2 4 2 6 五 叶 1.5 3 2 5 六 营养器官的变态 0.5 1 1 七 被子植物生殖器官 3 6 2 8 八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1 2 2 九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 2 2 4 十 被子植物形态学术语 1 2 2 十一 被子植物的分科 4 8 2 10 合 计 20 40 20 60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目 的 学 时 周次 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观察(一) 显微镜使用方法细胞观察 2 1
植物细胞的观察(二) 质体及植物细胞的含物 植物细胞的观察(三) 细胞有丝分裂和胞间连丝 四植物组织的观察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五植物根的观察 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六植物茎的观察 茎的初生、次生结构 七|植物叶的观察 双子叶、禾本科叶片的结构|2 l111111 八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 掌握花药和子房的结构特|2 九高等植物类群代表植物形态结构 掌握苔藓真蕨松属形态结21 被子植物分科(一) 掌握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百|21 2003~2004学年第 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植物解剖学学时:50任课教师:张美萍 周次课次教学内容 11绪论及细胞的形态结构 22细胞的结构及后含物与细胞分裂 3|3|组织及其类型 4 4|微管系统、种子和幼苗 5根的形态、功能、类型、初生结构 6|6|根的次生结构与根瘤 7 7茎的功能、形态、初生结构 88茎的次生生长结构 9 9叶的形态、功能与结构 1010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与器官变态 1111|花的概念、组成与花芽分化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1212胚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 1313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1414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1515|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616物形态学不泊一 1717|子植物的分科(
二 植物细胞的观察(二) 质体及植物细胞的含物 2 1 三 植物细胞的观察(三) 细胞有丝分裂和胞间连丝 2 1 四 植物组织的观察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2 1 五 植物根的观察 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2 1 六 植物茎的观察 茎的初生、次生结构 2 1 七 植物叶的观察 双子叶、禾本科叶片的结构 2 1 八 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 掌握花药和子房的结构特 点 2 1 九 高等植物类群代表植物形态结构 掌握苔藓真蕨松属形态结 构 2 1 十 被子植物分科(一) 掌握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百 合科 2 1 合计 20 10 2003~2004 学年第 二 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植物解剖学 学时:50 任课教师:张美萍 周次 课次 教 学 内 容 1 1 绪论及细胞的形态结构 2 2 细胞的结构及后含物与细胞分裂 3 3 组织及其类型 4 4 微管系统、种子和幼苗 5 5 根的形态、功能、类型、初生结构 6 6 根的次生结构与根瘤 7 7 茎的功能、形态、初生结构 8 8 茎的次生生长结构 9 9 叶的形态、功能与结构 10 10 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与器官变态 11 11 花的概念、组成与花芽分化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12 12 胚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 13 13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14 14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15 15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6 16 被子植物形态学术语 17 17 被子植物的分科(一)
1818「破子植物的分科(= 1919被子植物的分科(三) 2020被子植物的分科四 、教学内容: 课目一:细胞基本结构 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难点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的比较 绪论 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 植物的多样性(10分钟) 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 (二)生物界的划分 1.二界系统 2.三界系统 3.四界系统 4.五界系统 5.六界系统: 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 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 光合作用 矿化作用: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碳循环 2、氮循环 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20分钟) 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 种关系的科学 二.分支科学: 1、植物形态学 2、植物分类学 3、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
18 18 被子植物的分科(二) 19 19 被子植物的分科(三) 20 20 被子植物的分科(四) 三、教学内容: 课目一: 细胞基本结构 2 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难点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的比较, 绪论 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 一、植物的多样性 (10 分钟) 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 (二)生物界的划分 1.二界系统: 2. 三界系统: 3. 四界系统: 4. 五界系统: 5. 六界系统: 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 分钟) 一.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 光合作用: 矿化作用: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碳循环 2、氮循环 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20 分钟) 一.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 种关系的科学。 二.分支科学: 1、植物形态学: 2、植物分类学: 3、植物生理学: 4、植物生态学:
5、植物遗传学: 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植物类群、植物分类等。介绍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 发育。个体发育: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ε 系统发育:介绍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及生态、群落、植被介绍 第四节:学习本门课程目的要求(10分钟) (一)目的 (二)要求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1.1植物细胞(10分钟) §1.1.1细胞的概述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但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单细胞植物和多细胞植物: 二.细胞的发现: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追溯到十七世纪,与显微技术发明与改建是分不开的。 §1.12.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植物细胞的大小:最小的球菌0.2um,一般种子植物中细胞在10-100um 细胞的形态:千差万别,有球状体,多面体,纺缍体,柱状,卵形,椭圆形,体现着形 态和功能的统 §1.1.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原生质的组成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 动的物质基础。它的基本组成成分 1.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2水和其他无机物: 3有机化合物:组成原生质的有机物为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 (1).蛋白质 (2).核酸 (3).脂类 (4).糖类 显微结构:把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称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把在电子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超微结构) §1.1.4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包在植物细胞外,特有结构(动物细胞不具细胞壁) 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特化而来的,指单个细胞内的原生质。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总称为原生质体。是一个细胞内的原生质,是细胞存在有生命部分,是细胞内各种代 谢活动进行的场所 原生质:是细胞当中提供基础化合物,物质概念。 .细胞膜(质膜):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是单层单位膜。(10分钟) 1.质膜成分:脂类(类脂),蛋白质 单位膜:在电镜下观察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二个暗带,中间夹一个明带,叫单位膜
5、植物遗传学: 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植物类群、植物分类等。介绍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 发育。个体发育: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系统发育:介绍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及生态、群落、植被介绍。 第四节:学习本门课程目的要求(10 分钟) (一)目的 (二)要求 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1.1 植物细胞 (10 分钟) §1.1.1 细胞的概述 一.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但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单细胞植物和多细胞植物: 二.细胞的发现: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追溯到十七世纪,与显微技术发明与改建是分不开的。 §1.12. 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一. 植物细胞的大小:最小的球菌 0.2μm,一般种子植物中细胞 在 10--100μm。 二. 细胞的形态:千差万别,有球状体,多面体,纺缍体,柱状,卵形,椭圆形,体现着形 态和功能的统一。 §1.1.3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一. 原生质的组成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 动的物质基础。它的基本组成成分。 1. 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2.水和其他无机物: 3.有机化合物:组成原生质的有机物为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 ⑴.蛋白质: ⑵.核酸: ⑶.脂类: ⑷.糖类: 显微结构:把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称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把在电子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超微结构) §1.1.4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包在植物细胞外,特有结构(动物细胞不具细胞壁) 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特化而来的,指单个细胞内的原生质。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总称为原生质体。是一个细胞内的原生质,是细胞存在有生命部分,是细胞内各种代 谢活动进行的场所。 原生质:是细胞当中提供基础化合物,物质概念。 一. 细胞膜(质膜):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是单层单位膜。(10 分钟) 1. 质膜成分:脂类(类脂),蛋白质 单位膜: 在电镜下观察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二个暗带,中间夹一个明带,叫单位膜
厚约70-100A,核膜,质体膜,线粒体膜是层单位膜质,其它细胞器膜都是单层单位膜 膜系统:生物膜:质膜,细胞内膜(如核膜和各类细胞器膜)统称。构成细胞的膜的种 类很多,除质膜外,还包括细胞内腊,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除核膜,质体膜,线粒全膜 外,其它细胞器膜大多是单层单位膜 2.质膜的功能: 3.质膜的结构:目前较广泛地接受的是“流体镶嵌模型”,假说 (1).脂类双分子层,做为骨架,头在膜内外两侧,尾部朝向膜中间,尾尾相连 (2).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嵌于脂类层或贯穿于脂类层而部分露在膜 的内外表面。 (3).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使膜的结构促于不断变动状态,蛋白质上具有酶 类,且有“识别,捕捉,释放”物质的能力。从而对透过起控制作用。膜的选择透性主要与 膜上蛋白质有关 细胞质及其细胞器 细胞质:充满于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进一步分为:胞基质,细胞器。 胞基质:是透明的复杂溶液,是包围细胞器的细胞质部分,是透明的物质 功能:不信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介质,而表是生化反应的重要场所 细胞器:是细胞内上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单位 1.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一类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而动物, 真菌,细菌一般没有。(10分钟) 前质体: A.叶绿体 (1).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即:叶肉细胞,嫩,幼果等绿色部分 (2).形态 (3).结构: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被膜:最外面由双层单位膜包被,(内膜,外膜),膜表面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基粒:内部由膜形成的圆盘状类囊体相互重叠形成柱状体单位,一个叶绿体内有40—60 个基粒,每个基粒有10-100片层不等。 基粒间膜(基质片层):在基粒与基粒之间由基质片层相连系,使整个叶绿体成贯通的膜系 统 基质:基粒以外的部分充满基质,基质中有DNA,核蛋白体rRNA,酶等。 (4).组成: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 (5.功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吸收光能并使之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 有机物释放氧的过程。: B:有色体:是含有类胡萝卜素而呈红一蓝色的质体,能积累脂类和淀粉 C:白色体:不含可见色素的无色质体。呈无色颗烊状,球状,或纺锤状。 D:有色体,白色体及叶绿体和相互转变: 2.线粒体:除了细菌,蓝藻和厌氧真菌上,生活细胞都有线粒体。(10分钟) (1).形状:呈球状,分枝状,般比质体小,0.5-1μm (2).构造:在电镜下 双层膜:外膜:包被线粒体 内膜:向中心腔内折叠,形成许多管状突起的内褶皱称嵴。 嵴:嵴的内表面上,均匀地排布着形似大头针的结构,称电子传递粒(ETP),电 子传递粒(ETP):ETP上含有ATP酶(能合成ATP,是细胞供能中心),参与解吸作 用
厚约 70--100Å ,核膜,质体膜,线粒体膜是层单位膜质,其它细胞器膜都是单层单位膜。 膜系统:生物膜:质膜,细胞内膜(如核膜和各类细胞器膜)统称。构成细胞的膜的种 类很多,除质膜外,还包括细胞内腊,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除核膜,质体膜,线粒全膜 外,其它细胞器膜大多是单层单位膜。 2. 质膜的功能: 3. 质膜的结构:目前较广泛地接受的是“流体镶嵌模型”,假说 ⑴. 脂类双分子层,做为骨架,头在膜内外两侧,尾部朝向膜中间,尾尾相连。 ⑵. 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嵌于脂类层或贯穿于脂类层而部分露在膜 的内外表面。 ⑶.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使膜的结构促于不断变动状态,蛋白质上具有酶 类,且有“识别,捕捉,释放”物质的能力。从而对透过起控制作用。膜的选择透性主要与 膜上蛋白质有关。 二. 细胞质及其细胞器 细胞质:充满于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进一步分为:胞基质,细胞器。 胞基质:是透明的复杂溶液,是包围细胞器的细胞质部分,是透明的物质。 功能:不信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介质,而表是生化反应的重要场所。 细胞器:是细胞内上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单位。 1. 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一类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而动物, 真菌,细菌一般没有。(10 分钟) 前质体: A. 叶绿体: ⑴. 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即:叶肉细胞,嫩,幼果等绿色部分. ⑵.形态: ⑶.结构: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被膜:最外面由双层单位膜包被,(内膜,外膜),膜表面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基粒:内部由膜形成的圆盘状类囊体相互重叠形成柱状体单位,一个叶绿体内有 40—60 个基粒,每个基粒有 10—100 片层不等。 基粒间膜(基质片层):在基粒与基粒之间由基质片层相连系,使整个叶绿体成贯通的膜系 统。 基质:基粒以外的部分充满基质,基质中有 DNA,核蛋白体 rRNA,酶等。 ⑷.组成: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 ⑸.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并使之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 有机物释放氧的过程。: B:有色体:是含有类胡萝卜素而呈红—蓝色的质体,能积累脂类和淀粉。 C:白色体:不含可见色素的无色质体。呈无色颗烊状,球状,或纺锤状。 D:有色体,白色体及叶绿体和相互转变: 2. 线粒体:除了细菌,蓝藻和厌氧真菌上,生活细胞都有线粒体。(10 分钟) ⑴.形状:呈球状,分枝状,般比质体小,0.5--1μm ⑵. 构造:在电镜下 双层膜: 外膜:包被线粒体 内膜:向中心腔内折叠,形成许多管状突起的内褶皱称嵴。 嵴:嵴的内表面上,均匀地排布着形似大头针的结构,称电子传递粒(ETP), 电 子传递粒(ETP):ETP 上含有 ATP 酶(能合成 ATP,是细胞供能中心),参与解吸作 用
基质:内膜和基质中含有其它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100多种酶参与呼吸作用 (3).功能: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3.核糖体(核糖核蛋白体)(核蛋白质体),凡生长旺盛,代谢活跃的细胞内特别多。 1).形态:生活细胞都有核糖体,小而圆的颗粒,是无膜结构。 (2).成分:核糖核酸,60%(RNA)、蛋白质,40% (3).存在:游离胞基质中,但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的基质中也存在,还大量附着 在粗糙内质网膜上。 (4).功能: 4.内质网(缩写ER):(10分钟) ①存在于胞基质中, ②形态:由膜围成的扁平的束,槽,平的槽,管,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 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SER:内质网表面光滑,不附有核糖体颗粒。 粗糙型内质网rER,内质网表面结合核糖体。 ④功能 5.高尔基体:是由一叠平滑单位膜围成的束,由扁平束,大束泡,小束泡组成 功能:①将ER合成的物质运输到某些部位中去,能运输糖,脂类,蛋白质。 ②生物大分子的装配。高尔基体能利用单糖和含硫单糖合成多糖和含硫多糖, 是许多多糖的合成场所。 ③主要是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高尔基小泡向细胞壁内表面移动,与细胞壁 的形成有关。 ④与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如根尖细胞分泌的粘液,花蜜中的糖与多糖蛋白的 分泌,是在高尔基体作用下形成的。 (5)参与溶酶体与液泡形成
基质: 内膜和基质中含有其它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100 多种酶参与呼吸作用。 ⑶.功能: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3. 核糖体(核糖核蛋白体)(核蛋白质体),凡生长旺盛,代谢活跃的细胞内特别多。 ⑴. 形态:生活细胞都有核糖体,小而圆的颗粒,是无膜结构。 ⑵. 成分: 核糖核酸,60%(RNA)、蛋白质, 40% ⑶. 存在:游离胞基质中,但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的基质中也存在,还大量附着 在粗糙内质网膜上。 ⑷. 功能: 4.内质网(缩写 ER):(10 分钟) ①存在于胞基质中, ②形态:由膜围成的扁平的束,槽,平的槽,管,形成 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 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SER:内质网表面光滑,不附有核糖体颗粒。 粗糙型内质网 rER,内质网表面结合核糖体。 ④功能: 5.高尔基体:是由一叠平滑单位膜围成的束,由扁平束,大束泡,小束泡组成。 功能:①将 ER 合成的物质运输到某些部位中去,能运输糖,脂类,蛋白质。 ②生物大分子的装配。高尔基体能利用单糖和含硫单糖合成多糖和含硫多糖, 是许多多糖的合成场所。 ③主要是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高尔基小泡向细胞壁内表面移动,与细胞壁 的形成有关。 ④与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如根尖细胞分泌的粘液,花蜜中的糖与多糖蛋白的 分泌,是在高尔基体作用下形成的。 (5)参与溶酶体与液泡形成
课目二:细胞核、细胞壁、后含物及细胞分裂 2学 时 目的要求:掌握细胞核、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及细胞核的超微结构、细胞壁和后含物的结构和化学组成。难点是 细胞分裂、分化的概念,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6.液泡:存在于胞基质中,由单层单位膜包被的细胞器。(20分钟) (1)构成:最外层有一层单位膜叫液泡膜。 细胞液:液泡内的汁液,是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复合物的复杂水溶液 (2)液泡的功能: 7溶酶体:是由单位膜包围的多种形状的小泡状结构,它是由内质网分离出来的小泡形 成的,常为圆球形小体。内部没有特殊结构 ω1)成分:含有大量的水酶,已知60多种,如酸性磷酸酶为主(核糖核酸酶等脂酶,蛋 白质),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 (2)功能 8圆球体:是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小体,膜是半单位膜(只有一个暗带)。 功能:含有合成脂肪的酶,能大量簑累脂肪,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将脂肪水解成甘油 和脂肪酸,因此,它具有溶酶体性质 9微体:是由内质网分离出小泡形成的,是单屋膜包围的细胞器,呈球状或哑铃形的颗 粒。与溶酶体在大小,形状相似,但含酶种类不同,包含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类。 10微管:组成:它是由组成a,β球状蛋白围成的细小的中空的长管状结构。在细胞 质中,靠近细胞壁 功能: ①起支架作用,使细胞维持一定形状,花中裸露精细胞,无细胞壁,靠维管维持纺锤 形状。 ②对细胞壁的形成和增厚起作用。微管组成的成膜体,指导着高尔基体小泡。向新壁 方向运动,在赤道面中,形成细胞板。 ③参与构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的纺缍丝 ④影响胞内物质的运输和胞质运动 ⑤参与构成低等植物的纤毛,鞭毛,影响整个细胞的运动。 微丝:是比微管更细的纤丝,在细胞中呈纵横交织的网状,与微管和中等纤维共同构成 细胞的骨架。(或叫微梁系统,维管,中等纤维,微丝) 功能:与微管配合,控制细胞器的运动,微丝的收缩功能与胞质流动密切相关 三,细胞核:(20分钟) (除细菌,蓝藻外,生活细胞都有细胞核)是原生质体重要的组成部,是控制细胞生命 活动的中心,折光率强,在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看到
课目二: 细胞核、细胞壁、后含物及细胞分裂 2 学 时 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核、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及细胞核的超微结构、细胞壁和后含物的结构和化学组成。难点是 细胞分裂、分化的概念,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6.液泡:存在于胞基质中,,由单层单位膜包被的细胞器。(20 分钟) ⑴构成:最外层有一层单位膜叫液泡膜。 细胞液:液泡内的汁液,是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复合物的复杂水溶液。 (2)液泡的功能: 7.溶酶体:是由单位膜包围的多种形状的小泡状结构,它是由内质网分离出来的小泡形 成的,常为圆球形小体。内部没有特殊结构, ⑴成分:含有大量的水酶,已知 60 多种,如酸性磷酸酶为主(核糖核酸酶等脂酶,蛋 白质),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 ⑵功能: 8.圆球体:是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小体,膜是半单位膜(只有一个暗带)。 功能:含有合成脂肪的酶,能大量洜累脂肪,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将脂肪水解成甘油 和脂肪酸,因此,它具有溶酶体性质。 9.微体:是由内质网分离出小泡形成的,是单屋膜包围的细胞器,呈球状或哑铃形的颗 粒。与溶酶体在大小,形状相似,但含酶种类不同,包含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类。 10.微管:组成:它是由组成α,β球状蛋白围成的细小的中空的长管状结构。在细胞 质中,靠近细胞壁。 功能: ①起支架作用,使细胞维持一定形状,花中裸露精细胞,无细胞壁,靠维管维持纺锤 形状。 ②对细胞壁的形成和增厚起作用。微管组成的成膜体,指导着高尔基体小泡。向新壁 方向运动,在赤道面中,形成细胞板。 ③参与构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的纺缍丝。 ④影响胞内物质的运输和胞质运动。 ⑤参与构成低等植物的纤毛,鞭毛,影响整个细胞的运动。 微丝:是比微管更细的纤丝,在细胞中呈纵横交织的网状,与微管和中等纤维共同构成 细胞的骨架。(或叫微梁系统,维管,中等纤维,微丝) 功能:与微管配合,控制细胞器的运动,微丝的收缩功能与胞质流动密切相关。 三.细胞核:(20 分钟) (除细菌,蓝藻外,生活细胞都有细胞核)是原生质体重要的组成部,是控制细胞生命 活动的中心,折光率强,在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看到
1.形态:一般近于球形,但也有许多不同形状,如禾本科保卫细胞,细胞核量哑铃形, 花粉的营养细胞,核呈不规则裂瓣 ①大小 ②数量 ⑧位置 2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间期核可分为) 核膜:包在核的最外面(内膜,外膜)又叫核被膜, 核孔:核膜上一定间隔愈合的小孔,有开闭结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核仁:是制造核糖体亚单位的部位(功能)。 核质:核膜以内,核仁以外的物质,它以碱性染料染色后,可分为着色的是染色质:化 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构成,间期核内成网状细丝。染色体:化学成分一样,要分裂期,染 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变粗变短,形成杆状染色体。着色浅的是核液。 3.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在细胞遗传上起重要作用 ①.间期细胞核的功能是贮存和复制DNA,合成和向细胞质转运RNA。 ②.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控制植物各种性状的表现。 四.细胞壁:是包围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一个坚韧的外壳,本质上它不是一种生活物 质,无生命的由原生质体向外分泌物质形成的。(30分钟) 细胞壁,质体、液泡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相区别三大结构特征。 1..功能 2.细胞壁的结构一分层结构,据形成时间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三层。 ①胞间层 ②初生壁: ③次生壁 3.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1).构架物质 (2).细胞壁的衬质: (3).内镶物质: (4).复饰物质 4.细胞壁上的纹孔,胞间连丝。 初生纹孔场: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区域。在初生纹孔场上有许多 小孔,细胞的原生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相连。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 作用:在细胞间起着物质运输与刺激传导的通道作用,细胞间相互沟通,使植物 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纹孔:这种在次生壁层中未增厚的部分。 纹孔对:相邻细胞间的纹孔常成对存在,合称纹孔对,纹孔对中的胞间层和两边 的初生壁,合称纹孔膜,中间的间隙腔称纹孔腔。 按结构纹孔分: 单纹孔:次生壁在纹孔腔边缘终止而不延伸,它纹孔口大,如纤维细胞 具缘纹孔:次生壁在纹孔腔边缘向内延伸,拱起,纹孔口小。 导管,管胞上常有具缘纹孔。 作用:纹孔是细胞之间进行水分及其他物质交换的通道 共质体运输:通过胞间连丝的物质运输 质外体运输: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大多纤维细胞腔运输
1.形态:一般近于球形,但也有许多不同形状,如禾本科保卫细胞,细胞核量哑铃形, 花粉的营养细胞,核呈不规则裂瓣。 ①大小: ②数量: ③位置: 2.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间期核可分为) 核膜:包在核的最外面(内膜,外膜)又叫核被膜, 核孔:核膜上一定间隔愈合的小孔,有开闭结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核仁:是制造核糖体亚单位的部位(功能)。 核质:核膜以内,核仁以外的物质,它以碱性染料染色后,可分为着色的是染色质:化 学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构成,间期核内成网状细丝。染色体:化学成分一样,要分裂期,染 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变粗变短,形成杆状染色体。着色浅的是核液。 3.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在细胞遗传上起重要作用。 ①.间期细胞核的功能是贮存和复制 DNA,合成和向细胞质转运 RNA。 ②.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控制植物各种性状的表现。 四.细胞壁:是包围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一个坚韧的外壳,本质上它不是一种生活物 质,无生命的由原生质体向外分泌物质形成的。(30 分钟) 细胞壁,质体、液泡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相区别三大结构特征。 1..功能: 2.细胞壁的结构—分层结构,据形成时间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三层。 ① 胞间层 ② 初生壁: ③ 次生壁: 3.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⑴.构架物质: ⑵.细胞壁的衬质: ⑶.内镶物质: ⑷.复饰物质: 4.细胞壁上的纹孔,胞间连丝。 初生纹孔场: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区域。在初生纹孔场上有许多 小孔,细胞的原生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相连。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 作用:在细胞间起着物质运输与刺激传导的通道作用,细胞间相互沟通,使植物 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纹孔:这种在次生壁层中未增厚的部分。 纹孔对:相邻细胞间的纹孔常成对存在,合称纹孔对,纹孔对中的胞间层和两边 的初生壁,合称纹孔膜,中间的间隙腔称纹孔腔。 按结构纹孔分: 单纹孔:次生壁在纹孔腔边缘终止而不延伸,它纹孔口大,如纤维细胞。 具缘纹孔:次生壁在纹孔腔边缘向内延伸,拱起,纹孔口小。 导管,管胞上常有具缘纹孔。 作用:纹孔是细胞之间进行水分及其他物质交换的通道。 共质体运输:通过胞间连丝的物质运输。 质外体运输: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大多纤维细胞腔运输
5.细胞壁的生长:增大面积形成初生壁的生长和增加厚度,形成次生壁的生长 6.研究细胞壁的实践意义: 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纤维素→造纸,人造纤维,火药等重要材料,木质在石油 染料中有广泛的用途,对细胞壁的研究在工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2.5植物细胞的后含物(30分钟) 后含物:是细胞内所有非生命的物质,是细胞代谢作用的产物。它后可以在细胞 一生不同时期中出现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有的存在于细胞液中,有 的存在于细胞质中 几种重要的贮藏物质有: 1.淀粉:是一种最普遍的贮藏物质 ①.形成: ②.结构: ③.淀粉粒类型: 单粒:兴有一个脐和许多轮纹围绕的淀粉粒 复粒:是有二个以上的脐和各自的轮纹的淀粉粒。 半复粒:是外围有共同的轮纹懈围的“复粒”。 ④.特性:淀粉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膨胀成为糊状。 ⑤.鉴定:淀粉是碘-碘化钾溶液呈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殊反应,可鉴定淀粉是否存 在 ⑥.存在:普遍存在于种子的胚孔,子叶中,植物的块根,块茎,球茎,根状茎中 都有丰富的淀粉粒 2.蛋白质 ①.形式 ②.存在 ③.鉴定:蛋白质遇碘-碘化钾溶液是黄色反应,遇硫酸铜碱性溶液呈紫色反应。 可据此鉴定蛋白质是否存在 3.脂肪和油类:是含能量最高的贮藏物质。在常温下为固体的称脂肪,液体珠称为油 类 存在: ②.鉴定:脂肪遇苏丹Ⅲ酒精溶液呈橙红色,可用此鉴定种子是否有脂肪存在ε 4.晶体和硅质小体 5.丹宁和色素 真核细胞:具有核被膜和各种细胞器的细胞,除细菌,蓝藻外,其它植物细胞 原核细胞:无核被膜和细胞器的细胞,只有拟核,如细菌,蓝藻
5.细胞壁的生长:增大面积形成初生壁的生长和增加厚度,形成次生壁的生长。 6.研究细胞壁的实践意义: 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纤维素→造纸,人造纤维,火药等重要材料,木质在石油, 染料中有广泛的用途,对细胞壁的研究在工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2.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30 分钟) 后含物:是细胞内所有非生命的物质,是细胞代谢作用的产物。它后可以在细胞 一生不同时期中出现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有的存在于细胞液中,有 的存在于细胞质中。 几种重要的贮藏物质有: 1.淀粉:是一种最普遍的贮藏物质 ①.形成: ②.结构: ③.淀粉粒类型: 单粒:兴有一个脐和许多轮纹围绕的淀粉粒。 复粒:是有二个以上的脐和各自的轮纹的淀粉粒。 半复粒:是外围有共同的轮纹懈围的“复粒”。 ④.特性:淀粉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膨胀成为糊状。 ⑤.鉴定:淀粉是碘-碘化钾溶液呈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殊反应,可鉴定淀粉是否存 在。 ⑥.存在:普遍存在于种子的胚孔,子叶中,植物的块根,块茎,球茎,根状茎中 都有丰富的淀粉粒。 2.蛋白质: ①.形式: ②.存在: ③.鉴定:蛋白质遇碘-碘化钾溶液是黄色反应,遇硫酸铜碱性溶液呈紫色反应。 可据此鉴定蛋白质是否存在。 3.脂肪和油类:是含能量最高的贮藏物质。在常温下为固体的称脂肪,液体珠称为油 类。 ①.存在: ②. 鉴定:脂肪遇苏丹Ⅲ酒精溶液呈橙红色,可用此鉴定种子是否有脂肪存在。 4.晶体和硅质小体: 5.丹宁和色素 真核细胞:具有核被膜和各种细胞器的细胞,除细菌,蓝藻外,其它植物细胞。 原核细胞:无核被膜和细胞器的细胞,只有拟核,如细菌,蓝藻
课目三:细胞分裂及植物组织 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分裂及组织的概念和类型和特点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不同组织种类的区别与特征。 §2.6植物细胞的分裂(繁殖)(30分钟) 细胞分裂的方式常见的有三种 ①.无丝分裂: ②有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二.细胞周期及其概念 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它 可进一步分为 间期 DNA合成前期(G1) DNA合成期(S期 DNA合成后期(G2):(叫有丝分裂准备期) 分裂期(M或D):核分裂:前,中,后,末期。 胞质分裂: 三,有丝分裂全过程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二步聚 ().核分裂:各时期 1.前期:染色质凝缩成短粗的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及纺锤丝开始出现(由 微管组成的细丝)。 由于染色体在间期已完成复制,可看出每个染色体是由二条染色单体组成 2.中期:两清一中:①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清晰可见。 ②纺锤体非常明显 ③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面上,数目固定,方便记数, 是观察染色体的形状数目的最好时期 3.后期:各个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 别由赤道面向细胞两极移动,使细胞两极各有数目相同的2n条染色体 4.末期:①已经到达两极的染色体通过解螺旋作用,变成染色质细丝。 ②在染色质的外围形成新的核膜核仁。 ③原来的一个母细胞形成二个子核 白.胞质分裂:是在二个新的子核之间形成新的细胞壁,分隔母细胞细胞质的过程。 白.有丝分裂的意义 ①.是高等植物最普遍的分裂方式,使细胞数目增多,导致细胞生长,经过核分裂
课目三:细胞分裂及植物组织 2 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分裂及组织的概念和类型和特点。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不同组织种类的区别与特征。 §2.6 植物细胞的分裂(繁殖)(30 分钟) 一.细胞分裂的方式常见的有三种: ①.无丝分裂: ② 有丝分裂: ③ 减数分裂: 二.细胞周期及其概念。 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它 可进一步分为: 间期: DNA 合成前期(G1): DNA 合成期(S 期): DNA 合成后期(G2):(叫有丝分裂准备期): 分裂期(M 或 D):核分裂:前,中,后,末期。 胞质分裂: 三.有丝分裂 全过程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二步聚 ㈠.核分裂:各时期 1.前期:染色质凝缩成短粗的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及纺锤丝开始出现(由 微管组成的细丝)。 由于染色体在间期已完成复制,可看出每个染色体是由二条染色单体组成。 2.中期:两清一中:①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清晰可见。 ②纺锤体非常明显。 ③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面上,数目固定,方便记数, 是观察染色体的形状数目的最好时期。 3.后期:各个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 别由赤道面向细胞两极移动,使细胞两极各有数目相同的 2n 条染色体。 4.末期:①已经到达两极的染色体通过解螺旋作用,变成染色质细丝。 ②在染色质的外围形成新的核膜核仁。 ③原来的一个母细胞形成二个子核。 ㈡.胞质分裂:是在二个新的子核之间形成新的细胞壁,分隔母细胞细胞质的过程。 ㈢.有丝分裂的意义。 ①.是高等植物最普遍的分裂方式,使细胞数目增多,导致细胞生长,经过核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