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9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6.63KB 文档页数:7
双相不锈钢2101生产成本低,性能优异,近年来被逐渐重视。采用“电炉+AOD+模铸”的工艺生产2101双相不锈钢,在AOD精炼过程中,研究了温度和主要成分Cr、C、Si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AOD炉有很好的脱碳效果,能将C质量分数(w[C])由2.5%脱至0.03%以下,在还原期,Si对Cr有很好的还原效果。精炼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脱碳,但将碳脱至0.1%以后,所需要的条件变得苛刻。通过热力学计算公式,研究了双相不锈钢2101去碳保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碳铬平衡主要受CO分压和温度的影响,CO分压越低、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脱碳。在CO分压一定,w[C]<0.1%时,w[C]越低,碳铬平衡曲线的斜率越大,脱碳需要的温度越高,脱碳越困难,降低CO分压可进一步脱碳。在PCO/P0= 0.4,w[Cr]=21.5%条件下,为将w[C]脱至0.03%以下,需要将炉内温度升到1746.1 ℃以上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5.8KB 文档页数:5
为高效利用资源,充分利用低镍铬红土矿中的镍铬元素,研发了一种新型耐候钢06CuPNi1Cr2.针对转炉冶炼耐候钢过程金属液中铬元素氧化的问题,研究并讨论了冶炼温度和一氧化碳分压对脱碳保铬的影响.转炉冶炼06CuPNi1Cr2耐候钢模拟实验表明,顶吹氧气强度为3.0~3.3 m3·min-1·t-1,终点碳的质量分数为0.02%~0.05%,冶炼终点温度控制在1680~1 700℃时,脱碳保铬效果显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5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纳米束能谱技术,研究了含Nb,Ti,Mo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的超低碳贝氏体钢在奥氏体非冉结晶区终轧后弛豫阶段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经30%预变形后,在850℃和900℃等温弛豫时,钢中析出开始主要有纯Nb及Nb-Ti复合的两类,以后者为主.随弛豫时间延长,纯Nb型析出物消失,复合夹杂中铌钛比增加.弛豫阶段后期,Mo会以置换原子形式进入(Ti,Nb)(C,N)的面心立方晶格中,其量随弛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析出物形状以不规则外形为主,其密度及平均尺寸与变形温度和弛豫时间密切相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6.72KB 文档页数:5
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非参数模型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选择了国内部分电网的数据,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投入可处置度、投入组合效率、投入综合效率的角度对部分电力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横向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电力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距较大,电力企业总体上生产性投资的要素组合比例不合理,利用率较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7.39KB 文档页数:6
利用透射电镜、能谱仪(EDX)及多功能内耗仪系统地研究了在相同成分、轧制工艺、淬火工艺和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Q960钢组织中析出物的形态、分布和组成,给出了回火温度对析出物组织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回火温度低于400℃时,马氏体内固溶碳量下降趋势较剧烈;回火温度高于400℃时,马氏体内固溶碳量下降非常缓慢.此外,大量细小且平行析出的θ-碳化物溶解并最终被沿马氏体板条界析出的Cr的碳化物代替.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Nb、V和Ti的复合碳氮化物长大,形状也由方形向椭圆形演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6.27KB 文档页数:5
利用大系统分解方法和Lyapunov第二方法研究了一类Lurie间接控制大系统,结合Metzler矩阵的性质,建立了这类Lurie间接控制大系统的稳定性与低维矩阵稳定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这类Lurie间接控制大系统绝对稳定的充分条件.其结论判断起来方便、简捷.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4
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生产的钢板出现表面裂纹及边裂进行了研究,并对CSP钢板表面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裂纹的措施.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体与氧化铁皮间的界面富集有铜等低熔点杂质元素,钢中残余元素含量偏高是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7.17KB 文档页数:4
建立了考虑保护渣参与传热的铸坯凝固模型,计算结晶器内铸坯收缩产生的气隙大小,确定存在于结晶器与铸坯间保护渣渣膜的温度、厚度和存在状态,分析保护渣的润滑能力及连铸工艺条件对保护渣的物性要求.得出以下结论:熔化温度越低,液态渣膜越厚,在结晶器内渣膜保持长度越长;对于一定熔化温度的保护渣,存在最佳拉坯速度以提供最佳液体润滑;浇铸温度越高,液态渣膜厚度越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0.03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Tb0.3Dy0.7(Fe1-x,Mx)1.95(M=Mn,Al,B,Ti,x=0.03)合金在高温度梯度区熔定向凝固过程中,晶体轴向取向、结晶形貌随晶体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和不同晶体轴向取向与磁致伸缩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晶体生长速度由低变高时,晶体由平面晶向胞状晶、胞技晶、树枝晶生长转化.晶体也相应地由利,变化为++混合轴向取向.完全的轴向取向可获得优异的磁致伸缩性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7.5KB 文档页数:3
SBA-60 生物传感在线分析系统是\国家九五攻关\科技项目,2002 年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它适用于生物发酵和其 它生物培养过程中生化物质的在线检测和控制。对使用先进生物、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发酵工业,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酵控制信息化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传感在线分析系统通过引流采样系统实现直接 从发酵罐内取样,由分析机器人执行发酵样品的自动稀释和自动分析操作
首页上页585960616263646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9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