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1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6.46KB 文档页数:4
利用反应动力学和扩散理论,建立钛与碳在金属铝液中反应动力学模型.提出了Ti与C在铝液中的反应机理,即:Ti原子以铝液为传质媒介,向碳颗粒表面扩散,与C逐层反应并生成TiC,TiC颗粒在铝液的对流作用下,不断地向铝液中分散.讨论了铝液的温度、各元素的浓度以及生成TiC的体积分数对其反应速度的影响规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9.82KB 文档页数:4
以大板坯连铸结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模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口出口角度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15°水口在距结晶器边部50 mm的位置,表面流速和波高较小,传递给弯月面的热量较少,不利于保护渣的熔化;射流撞击到结晶器窄边的位置较深,压力较大,对撞击点下部坯壳的冲击力也较大;水口出口角度改为10°后,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的报警次数大大减少,杜绝了漏钢的事故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1.16KB 文档页数:5
利用SEM技术,观察马氏体时效钢冷冷粉末经480℃、3h时效后的表面,发现有大量的白点相,主要分布于结晶组织的晶臂间,经能谱和波谱分析,鉴别其为Ti的化合物。显微硬度的分析表明,激冷粉末的时效硬度远远高于固溶淬火后的时效硬度,并有可能利用激冷组织的特征来提高马氏体时效钢的性能,并调整其成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0.06KB 文档页数:4
提出了板坯连铸二冷区全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想,并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能完成二冷各区段铸坯表面温度的动态控制,而且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自学习功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8.53KB 文档页数:5
测定了国产PAN基碳纤维和进口碳纤维T300的力学性能,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2种碳纤维的化学成分、表面形态、断口形貌及微晶结构参数,分析了原丝的结构对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98.12KB 文档页数:6
对液体稀土硅铁的粘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还对稀土硅铁的各种雾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找出一种新的制粉工艺,采用“氩吹一空冷”联合流程,制得了适合喷射冶金需要的粒度范围在0.2mm~2.0mm、流动性能良好的稀土硅铁粉末。同时还对稀土硅铁制粉过程应用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分析,对雾化制粉的机理进行研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8MB 文档页数:5
报道了用Q开与YAG激光器在金属中激励超声脉冲,以及激光能量、材料表面状况和材料中人工缺陷对激光激励超声脉冲影响的研究结果,它对于研究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将激光超声用于无损检测都是有益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7.57KB 文档页数:7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对化学镀Ni-P合金的沉积过程进行原位测定,所获得的Nyquist阻抗图上出现感抗圈。综合交流抗击以及还原剂浓度影响研究结果,提出一个包括H2PO2-离子表面吸附步骤的化学镀镍电化学机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5MB 文档页数:9
论文讨论了FGH95氩气雾化粉末颗粒的凝固组织、合金相组成、表面化学成分;粉末经过热等静压后的显微组织与相组成、原颗粒边界碳化物的本质和形成机制;热等静压坯再经热挤压后合金组织的改善,以及用改进的最终热处理使合金获得良好的显微组织,以提高合金的高温的拉伸、持久断裂、低周疲劳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0KB 文档页数:4
利用循环伏安法对锂在苯碳黑中的插入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锂在苯碳黑中的首次插入过程伴随着一些不可逆反应,这些不可逆反应是由于电解质溶液中的溶剂化离子的插入引起的。在碳表面也存在的不可逆反应。随着具有石墨结构成分的增加,在碳中有了明显的锂插入反应。经1000℃以上温度处理过的碳黑锂的迁出电位在0.1左右,从而能代替锂作二次锂电池阳极材料
首页上页606162636465666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1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