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6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MB 文档页数:7
本文制备纳米SiC基体改性的SiC-C/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研究SiC对碳材料的石墨化度的影响.纳米SiC能够显著促进碳基体材料的石墨化度,同时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在纳米SiC颗粒周围观测到明显的石墨化结构,并且距离SiC越近,碳基体的石墨化程度越高.通过静态氧化实验研究SiC-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iC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显著提高,纳米SiC在高温下生成较为均匀的SiO2保护层,覆盖在碳材料的表面,阻碍氧气与碳材料的接触,并且SiC含量越高,形成的保护层越厚,抗氧化能力越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5MB 文档页数:9
为获得一种锌电积用低成本、低析氧电位和高催化活性的阳极,在铝棒表面通过挤压复合技术包覆Pb-0.2% Ag合金得到Al棒Pb-0.2% Ag阳极.在含氟的硫酸溶液中,通过阳极氧化在Pb-0.2% Ag合金和Al棒Pb-0.2% Ag合金阳极表面形成具有高催化性能的膜层,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和数显显微硬度计表征了膜层的厚度及硬度,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对比了两种阳极的极限抗拉强度.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和交流阻抗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Al棒Pb-0.2% Ag与Pb-0.2% Ag阳极表面氧化膜层的物相、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Al棒Pb-0.2% Ag阳极相比Pb-0.2% Ag阳极表面易生成致密较厚的氧化膜层,且膜层硬度提升了41.64%,其氧化膜层主要物相均为电催化活性良好的β-PbO2.新型阳极的极限抗拉强度是传统阳极的1.3倍,大大改善了阳极材料的机械性能.阳极极化曲线数据显示Al棒Pb-0.2% Ag/PbO2阳极在电积锌体系中具有较低的析氧电位(1.35 V vs MSE,500 A·m-2)和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7.079×10-5 A·m-2).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数据显示Al棒Pb-0.2% Ag/PbO2阳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和较小的电荷传质电阻.在电积锌实验中,栅栏型Al棒Pb-0.2% Ag/PbO2阳极相比传统Pb-0.2% Ag阳极平均槽电压下降了75 mV,而且大大减少了阳极泥的产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16MB 文档页数:16
相变储能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变材料由于具有高储能密度和小体积变化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相变材料在固–液相转变过程中易发生液体泄漏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人们选择用多孔支撑材料来解决相变材料的泄露问题。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阻燃性能、低毒性、耐腐蚀性、尺寸可控、表面形貌可调和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其作为载体材料能综合提高相变复合物的各方面性能并拓宽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空间。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孔尺寸、孔结构和孔表面性质对相变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今后提高介孔二氧化硅相变材料储能效率的研究方法的前景做了展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MB 文档页数:9
为研究金属橡胶用选择性激光熔融(SLM)技术制备的316L不锈钢细丝在脂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了不同载荷、不同摩擦速度以及载荷(F)和摩擦速度(v)共同作用的Fv因子对SLM-316L细丝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细丝磨损表面形貌,利用能谱仪(EDS)检测磨损表面元素种类与原子分数,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脂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减小,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随摩擦速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低载荷下SLM-316L细丝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轻微的氧化磨损,较高载荷下氧化磨损加剧并伴随疲劳磨损。低摩擦速度下SLM-316L细丝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较高摩擦速度下氧化磨损减弱,以磨粒磨损为主。摩擦系数随Fv值的增大而减小,磨损率随Fv值的增大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因此用SLM-316L细丝制备的金属橡胶在脂润滑条件下最佳工作参数:Fv等于0.04 N?m?s?1,即载荷10 N、摩擦速度240 mm?min?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8.07KB 文档页数:11
生物质燃料中含有的燃料氮含量较低, 但是大约70%~100%(质量分数)的氮最终会转化为NOx, 并且秸秆等生物质燃料燃烧排放的NOx含量较木质燃料等更高.此外, 近年来, 我国空气质量面临严峻态势, NOx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对居民身体健康、生产和生活有很大影响.因此,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的NOx燃烧控制技术进行综述, 总结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 及我国目前对于生物质锅炉NOx控制技术遇到的瓶颈, 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做出展望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48
3.1 微粒捕集器 3.2 NOX机外净化技术 3.3 氧化催化转化器 针对柴油机排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粒,研制开发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成为柴油机后处理的热点。 随着排放法规的进一步严格,仅仅靠机内净化技术是不够的,必须同时采取机外净化技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微粒机外净化主要有等离子净化、静电分离、溶液清洗、离心分离及微粒捕集器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24KB 文档页数:1
高效膜法淡化海水、苦咸水效果显著 利用高效膜法进行海水、苦咸水淡化和污水处理解决当今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质下降的问题将在我国变成 现实。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制的“高效膜法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在膜的分离功能和氧化稳定性方面均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日前,该所与葫芦岛玉柴北方膜工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共同开发高效膜法海水、苦 咸水淡化技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8MB 文档页数:122
7.2.7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7.2.7.1 技术介绍 7.2.7.2 技术应用 7.2.8 冰冻修复技术 7.2.8.1 技术介绍 7.2.8.2 技术应用 7.3 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 7.3.1 土壤性能改良修复技术 7.3.2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7.3.3 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修复技术 7.3.4 化学淋洗修复技术 7.3.5 溶剂浸提修复技术 7.4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7.4.1 生物修复过程的评价 7.4.2 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技术 7.4.3 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 7.4.4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7.4.5 土壤修复的生态围隔阻控工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90KB 文档页数:37
一、气孔与晶粒生长和致密度有关 二、降低气孔率的关键措施: 三、常采用的烧结技术有: ①低温烧结;②热压烧结;③气氛烧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8MB 文档页数:100
一、NOx的危害及目前排放情况 二、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 三、煤的燃烧方式对排放的影响和降低放的要措施 四、低NOx燃烧技术 五、烟气处理降低Nx排放技术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6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