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55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95KB 文档页数:12
1.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活度无关 (A) Zn ZnC12(ag) IC12(8) (B) Zn ZnC12() IKC1 (ag) AgC1(s) Ag (C) Ag I AgC1(s) KC1 (ag)(g)IPt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12
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电池、乘员舱和电机驱动系统的热管理是提高其运行安全性和司乘人员舒适性的关键技术。针对电动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首先概述了电池、乘员舱和电机驱动系统的产热模型;其次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的电池、乘员舱和电机驱动系统的热管理方法,重点分析了集成热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运行控制和系统性能评价;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研究展望,指出研究准确的产热计算模型,发展紧凑高效的集成热管理系统,在综合性能评价体系下优化集成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控制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77KB 文档页数:49
一、氧化数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数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二、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E) 1原电池 2电池电动势 3电极电势 4标准电极电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4.5KB 文档页数:26
• 了解和掌握IUPAC关于电池或电反应的有关符号规定,以及电池图解式的表示规则 • 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的区别 • 电极电位的计算 • 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 溶度积常数和配合物稳定常数的计算 • 参比电极的选择 • 指示电极的分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5.61KB 文档页数:7
一、选择题(共3题15分) 1.5分(4181) 4181在298K时,下述电池电动势为0.456V, Ag+Agl(s)KI(0.02 mol. kg, y+=0.905)KOH0.05 mol. kg+=0.820)Ag2O(s)Ag(s)当电池反应进行至电子传输量为1mol时,这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5.16×107 (B)1.9×10-8 (C)1.17×10 (D)1.22×1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22
①明确电动势与ΔG的关系,熟悉电极电势的一套符号惯例,了解在教科书上或文献上还有哪些惯例。 ②对于所给的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教学目的和/电动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MB 文档页数:54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 generaliz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一、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ing method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二、电化学分析法的类别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tical methods 三、电化学分析法的应用领域 application field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第二节 化学电池与电极电位 一、化学电池 chemical cell 二、电极电位与测量 electrode potential and detect 三、液接电位与盐桥 liquid junction potential and salt bridge 四、电极与电极分类 electrode and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des 第二节 化学电池与电极电位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electrode potential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23
电池表示式,习惯将阴极写在右边,阳极写在左边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池电动势:Ecell=c -a (净电流为零) 电池的端电压为:(较大电流流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6MB 文档页数:8
ZnO作为一种典型的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极具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随着图案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优化,ZnO纳米棒阵列的精确可控制备逐步得到实现.本文综述了利用激光限域技术制备图案化ZnO纳米棒阵列的方法,并详述了其在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化学电池中的应用.激光干涉法制备的ZnO纳米阵列比表面积大且具有直线传输的优势,运用于光伏器件和电化学电池中增加了光吸收同时利于载流子传输,器件性能显著提高.图案化ZnO纳米棒阵列具有可控的三维空间结构,广泛应用关于各类能源器件中,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5MB 文档页数:126
7.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特征 7.2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7.3 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7.4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7.5 电极电势与可逆电池热力学 7.6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7.7 实际电极过程 7.8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7.9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55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