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1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KB 文档页数:1
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在滴定前将全部被测组分转变为适宜滴定价态的氧化或还原处理步骤,称为氧化还原的预处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8.5KB 文档页数:19
6.1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外 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 ,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 发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 振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激发态所产 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对于大多数元素,共振线就是灵敏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2KB 文档页数:3
氧化还原滴定: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redox titration)。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与特点: (1) 是电子转移反应 (2) 反应常分步进行 (3) 反应速率慢,且多有副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2MB 文档页数:88
3.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 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 二、 电子的玻粒二象性 三、 玻函数与原子轨道 四、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图形 五、 四个量子数 3.2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原则 三、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3.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一、有效核电荷(Z*) 二、原子半径(r) 三、电离能(I) 四、电子亲和能(Y) 五、电负性(x) 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七、元素的氧化值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60.5KB 文档页数:44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5.3 氧化还原滴定 5.4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5.5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6.5KB 文档页数:47
基本几何量精度——公差原则 基本内容:公差原则的定义,有关作用尺寸、 边界和实效状态的基本概念,独立原则、包容 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的涵义及 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8.53KB 文档页数:35
2.1基本原理 2.1.1谱线的产生(与定性相关联) 在通常温度下,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基态,在激 发能量作用下,原子获得足够能量,外层电子由基态跃 迁到不同的激发态。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处于激 发态时是不稳定的,当它跃迁回到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 时,就要释放出能量,若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出现,即得 到发射光谱,其为线光谱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2.75KB 文档页数:7
开发一种高炉粉尘再资源化处理工艺,采用\非熔态还原-磁选分离-Zn的回收、富集\方法对典型高炉粉尘进行Fe、Zn非熔态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910~1 010℃,使用纯H2、CO为还原剂进行非熔态还原,同时实现粉尘中Fe2O3(s)→Fe(s)和ZnO(s)→Zn(g)的高度转变,金属化率达到90%以上,气化脱锌率达到99%以上,且还原过程未发生烧结.还原产物直接经磁选分离、富集得到TFe品位>90%的富Fe物料;含锌挥发物经回收、富集得到ZnO含量>92%的富Zn物料.成功地将高炉粉尘全部转化为MFe、ZnO等有价资源,实现了零排放,且分离过程不需高温熔融,过程能耗低,无环境污染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6
利用光学体视显微镜和高温热台对CO气体还原Fe2O3过程进行原位观察,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掺入CaO对还原过程中铁晶须生成和生长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晶须是在实现FeO→Fe转变时形成和不断生长的;CaO对氧化铁的还原有抑制作用,当掺入CaO质量分数 ≥ 8%时,没有铁晶须生成和生长.因此,可以通过控制CaO掺入量的方式抑制铁晶须的生成和生长,进而减少矿粉颗粒团聚的发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3MB 文档页数:70
12.1 氧化还原反应 12.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2.3 电极电势 12.4 原电池的电动势和自由能变的关系 12.5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2.6 电极电势的应用
首页上页676869707172737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1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