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8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7KB 文档页数:46
医话是医家随手笔录,属医学小品文,形式多样,短小活泼,含义深刻,意味隽永。第一则选自乾隆壬子(1792年)刊本《吴医汇讲·书方宜人共识说》。《吴医汇讲》由清代乾隆年间医家唐大烈主编,为国内最早具有刊物性质的医学文献。第二则选自嘉庆十七年(1812年)刊本《医经余论》,作者罗浩,字养斋,新安人,清代医家。第三则选自1937年上海大东书局《中国医学大成》本《冷庐医话》卷二。作者陆以湉,字薪安,一字定圃,桐乡(今属浙江)人,晚清医家。编著有《冷庐杂识》、《冷庐医话》、《再续名医类案》等。第四则选自《中国医学大成》本《对山医话》卷一。作者毛对山,字祥麟,上海人,清末医家。编著有《墨余录》、《达生篇详注》、《对山医话》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8.65KB 文档页数:5
摩尔斯不是第一个成功地将书写语言中的字母翻译成可解释代码的人,他也不是第一个 因为其编码而受到人们纪念的人,享有这个荣誉的是一个晚摩尔斯 1 8年出生的早慧的法国失 明少年。虽然人们对他的生平所知甚少,但就是所知的这一些却足以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 路易斯·布莱叶 1 8 0 9年出生于法国的 C o u p v r a y,他的家 乡在巴黎以东 2 5英里,父亲以打造马具为生。 3岁时,在这 个本不该在父亲作坊里玩耍的年龄,小布莱叶意外地被尖头 的工具戳中了眼睛。由于伤口发炎,感染了另一只眼,他从 此双目失明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9.5KB 文档页数:6
一、中医药实验研究为什么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1.一些不同的认识 (1)中医是宏观的,讲整体的,讲辨证的,讲阴阳平衡的。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是没 有办法来研究中医的,不能研究中医的 (2)担心采用现代技术研究中医,中医会被西医吃掉 (3)中医的灵魂在临床 于是一些人对此技术格格不入,学不进去。 这里就有这样一些疑问,持这些观点的人是否真正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是否了 解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是否了解当今医学研究发展的现状?回答大多是否定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6.5KB 文档页数:9
抽样调查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对调查员素质要求较 高。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是抽样调查质量保证的基础。由于 调查员工作态度的马虎和疏漏对数据质量造成的损失是毁灭 性的。 试想一个学校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发给班长一叠 查表,班长找几个同学一人填上十份交了回来,这种调查 结果有多大意义?又如,系里管分配的一位领导找班里几位 同学开座谈会,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同学们不发言,他千方 百计地启发、诱导、鼓励大家积极提意见,这样的调查结果 能不带偏性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2MB 文档页数:124
第一章 问题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问题的含义 第二节 问题的特征 第三节 问题的功能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的五种取向之一 第一节 导言 2.1 .1人的复杂多样性 2.1.2 认识自我的三个层次 2.1.3 心理学研究视角的多样性 2.1.4 心理学研究的五种取向 第二节 客体取向 2.2.1 何谓客体取向 2.2.2 客体取向的演变 2.2.3 客体取向下的心理学研究 第三节 主体取向 2.3.1何谓主体取向 2.3.2 主体取向的演变 2.3.3主体取向下的心理学研究 第三章 心理学研究的五种取向之二 第一节 符号―意义取向 3.1.1 何谓符号―意义取向 3.1.2 符号―意义取向的演变 3.1.3 符号―意义取向下的心理学研究 第二节 关系取向 3.2.1 何谓关系取向 3.2.2 关系取向的演变 3.2.3 关系取向下的心理学研究 第三节 问题取向 3.3.1 何谓问题取向 3.3.2 问题取向的演变 3.3.3 问题取向下的心理学研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53
第一编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心理学总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常识知识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教学 第一节 注意与教学 第二节 感觉、知觉与教学 第三节 记忆与教学 第四节 思维与教学 第五节 想象与教学 第二编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生和教师心理 第一节 学生心理 第二节 教师心理 第三章 一般心理学 第一节 学习心理导论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学习理论 第五节 人本学习理论 第六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四章 分类学习心理 第一节 知识的学习 第二节 技能的学习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第四节 学习策略 第五节 品德的形成 第五章 教学心理 第一节 教学设计 第二节 课堂管理 第三节 学习评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25MB 文档页数:329
Part 1: 章清:《“普遍历史”与中国历史之书写》 ……………………(4) 黄俊杰:《钱宾四史学中的“国史”观:内涵、方法与意义》… (40)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77) 杨念群:《中层理论与新社会史观的兴起》 (90) 孙江:《新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115)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117) 黄克武:《(画中有话:近代中国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导论》 ……………(128) 沙培德:《西方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最新动向》…(142) Part 2: 海登·怀特《“形象描写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和历史书写》 (164)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历史编纂学与后现代主义》………(175)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为历史主观性而辩》…(183) 彼得·伯克:《全球视野中的西方历史思想:十个命题》……(197) Roger Chartier, \Genr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206) Prasenjit Duara, \Why is History Antitheoretical ?....(218) 卢建荣:《台湾史学界的后现代状况》 ……………………(235) 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240) 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 …………………(255) Part 3: 阿兰·梅吉尔:《历史研究中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从年鉴学派 到新文化史》 ……(271) Robert Darnton, \On Clifford Geertz Field Notes from the Classroom' ………………(288) 赖国栋:《法国史学转型的历程:评(多元历史:法国对过去的建构)》 (294) 蒋竹山:《“文化转向”的转向或超越——四本论欧美新文化史著作 的介绍》 (307) 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 (32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76.5KB 文档页数:14
语: 一只鹦鹉学会叫供给与需求, 就可以称得上经济学家 谁决定价格? 经济学家以外的普通人看到的主要是价格而不是与人力无关的供求 力量。他们往往认为是房东提高了公寓的租金;是石油公司或加油站所有者提高了油 价。普通人往往非常义愤地说,这些人或公司选择涨价。经济学家回答说,确实如 此。但是,一定有某种因素使这些个人和公司相信,较高的价格在昨天不是一件好 事,而在今天却不一样。经济学家指出,在某个不同的时间,同样是这些与人力无关 的因素会使同一些房东和石油公司降价。因此,经济学家将价格视为其潜在原因的表 征,并将注意力集中到价格变动背后的需求和供给能力上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370
1. 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场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革命 2. 顾客需求与购买过程分析——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3. 产品组合策略——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顾客? 4. 定价策略——“流血大降价”是要感动消费者吗? 5. 分销渠道策略——从牧童遥指杏花村到选控渠道创市场 6. 促销策略——赔本赚吆喝也会让人烦! 7. 营销组合与战略整合——要让策略配套;别让对策打架 8. 营销环境分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9. 市场调查与预测——未战而庙算者胜,多算胜少算 10.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战略——商海围猎,逐鹿还是射雕 11. 营销发展战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5.5KB 文档页数:46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及其本质特征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思维方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四、内容和形式 五、现象和本质 第四节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和演绎 二、分析和综合 三、抽象和具体 四、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第四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过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四、反映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过程 第二节 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 一、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二、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四、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一、 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五、认识的价值性问题 第五章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三、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经济结构和阶级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三、国家的职能和形式 四、国家的类型和消亡 第四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三、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四、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六章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第一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及其社会作用 第三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四、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 第二节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由解放过程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首页上页727374757677787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8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