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8)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2MB 文档页数:9
总之,时世、家事、身世,使他的精神极 为痛苦,又加上他这个人的才性是多愁善 感的。等等这些,使他的诗歌具有独具一 格的风格和面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5KB 文档页数:2
公元前 2300 年,也就是 4300 年前,同时也在开展测量工作的有 古代埃及人和中国人。尼罗河每次洪水泛滥都会带来一层厚厚的淤 泥,使河谷区土地极其肥沃,庄稼在这里可以一年三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5KB 文档页数:9
一、于字式 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介词“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0KB 文档页数:10
一、学习提示: 1、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2、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3《子虛赋》和《上林赋》 4、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5、京都赋的崛起 6、抒情赋的勃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42
一、赋的定义。 二、赋的形成。 三、赋的发展。 四、贾谊与汉骚体赋。 五、枚乘《七发》与汉大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六、司马相如与《子虚赋》和《上林赋》。 七、西汉后期、东汉前期的大赋。 八、抒情赋的勃兴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2.5KB 文档页数:69
隋唐五代文学的重点是唐代文学。绪论分四节对唐代文学的繁荣 与开放的文化环境的关系,唐代文学与唐代土人生活的关系,佛、道 二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等进行概括论述使学生对唐代文学概貌及其取得的成就及原因有一 个大致的了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8MB 文档页数:82
一、《诗经》概况与其本名、定名。 二、《诗经》编订的三种说法。 三、《诗经》的分类:风、雅、颂。 四、“四家诗”。 五、《诗经》的内容分类。 六、《诗经》的艺术成就。 七、《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402
本书力图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政治权术进行一次初步的剖析批判和清理总结,以剔除封建性的糟粕,达到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过的“了解了历来的德意志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以后,就必然归趋于唯物主义”的目的,即帮助青年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一章 政治实践与道德观念的冲突——权术界说 第二章 历史上的权术与权术的历史——权术发展的历程 第三章 皇袍加身与王冠落地——论政变之术 第四章 独夫与朋党——论驭臣之术 第五章 “王道”与“霸道”——论愚民之术 第六章 “吮痈”与“乐谀”——论谄媚之术 第七章 图强与示弱——论韬晦之术 第八章 “明枪”与“暗箭”——论谗毁诬陷之术 第九章 派别的争斗与争斗中的派别——论阿附结党之术 第十章 “舌战”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舌战”——论游说狡辩之术 第十一章 “流血的政治”与“不流血的战争”——兵家权谋对政治权术的影响 第十二章 “奇货可居”与“金钱政治”——经商之道对政治权术的渗透 第十三章 狡黠的智慧与智慧的堕落——理论思维对政治权术的作用 第十四章 人生舞台上的悲剧与喜剧——权术争斗中的人物心态及其命运 第十五章 “奇葩”与“沃土”——封建专制与政治权术的关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46.5KB 文档页数:45
清代是古代戏曲发展的新的繁荣时期。元明以来兴盛起来的杂剧和传奇,这时仍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当杂剧和传奇衰落以后,又有各种地方戏兴起。戏曲理论和戏曲批评也在进一步成熟。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化剧作家,往往是借剧中的故事和人物,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寄寓国破家亡的哀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关注社会政治,紧贴现实生活,注重舞台的表演性和戏剧性,开创了戏曲创作的新局面。康熙年间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两部传奇杰作,它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代表了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3MB 文档页数:530
“西域”是见诸中国史籍的一个地理概念,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尽管各史所记“西域”的范围大小不一,其核心部分均为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我们今天使用“西域”这一名称,一般有广狭两义。广义指古代中亚,狭义指历史上的新疆。本书所谓“西域”,取其狭义,然在叙事过程中,往往越出新疆的范围,视各时期文化的具体情况而定。第一章史前时期第二章两汉时期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第四章隋唐时期第五章宋辽金时期第六章蒙元时期第七章明代和清初第八章清代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