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6)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81MB 文档页数:84
一、基本概念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三、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 四、毛坯及加工余量 五、定位基准的选择 六、工艺路线的拟定 七、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2.5KB 文档页数:4
一、定位误差的产生 1. 基准不重合误差 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符误差,用 ΔB 表示。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之间的尺寸公差。即: ΔB =δ L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6.5KB 文档页数:37
基本内容 概述:检测的意义、测量的基本要素、检测的 一般步骤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长度单位及其基准、 量块、长度的量值传递 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测量器具的分类、 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测量方法分类。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及表达式、误差的分类误差的来源及减小其影响的措施、测量不确定度、测量数据的处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4KB 文档页数:39
一、螺纹的种类和使用要求 在机械制造中,螺纹联接和传动的应用有很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三类:普通螺纹 、传动螺纹和紧密螺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11
螺纹插装式溢流阀阀套精加工采用碳氮共渗后磨削的制造工艺,内锥面的形位误差会影响溢流阀的使用寿命和静动态特性,制造过程需要精准控制内锥面的误差。通过对工艺分析建立制造误差模型并应用研究,由此获得内锥面自身角度的合理误差范围,以及内锥角误差与磨削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阀套结构特点设计专用的检测装置,并对检测原理和测量误差进行分析,通过误差校对提高检测精度。对热处理后的阀套进行轴向尺寸分组,并采用基准统一原则,保证磨削制造精度的稳定性。根据检测原理和误差模型对试磨件进行误差计算,并据此调整磨削参数,使制造误差合格;后续制造时采用检测装置快速测量阀套的密封圆轴向尺寸,使制造误差均落在控制范围内,保证批量生产的可控性。研究表明,基于某型溢流阀的设计及工艺参数,内锥面自身角度的实际制造误差控制以±0.8°为宜,对应的密封圆轴向最大磨削公差为0.186 mm、修正后的最小磨削公差为0.075 mm;实验验证了误差模型的准确性,所述检测方法的角度测量误差为0.06°、密封圆轴向尺寸测量误差为2 μm,因角度测量误差带来的最大、最小磨削量范围偏差可通过内锥角实际制造误差的收缩进行补偿;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为其他内锥面的制造控制及逆向工程提供了系统的方法
文档格式:PPSX 文档大小:3.02MB 文档页数:73
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2、工艺过程的组成 3、生产类型 4、工艺规程的作用与形式 5、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零件的结构 工艺性分析 第三节 机床夹具与 工件定位 1、工件的装夹 2、机床夹具的组成与分类 3、工件的定位 1、加工余量的确定 2、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1、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 2、尺寸链的组成 3、尺寸链的计算 4、尺寸链的应用 第四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1、基准的概念及分类 第五节 工艺路线的制订 2、定位基准的选择 第六节 加工余量与工序 尺寸的确定 第七节 工艺尺寸链 第八节 典型零件加工 工艺过程 轴/套筒/箱体类零件的加工过程
上页12345678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