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6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7.48KB 文档页数:6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结合能谱仪研究了Sn对镁阳极材料显微组织、相结构、表面形貌及成分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恒电流法、动电位极化法和排水集气法等研究了该镁合金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元素Sn的加入可以抑制棒状β-Mg17Al12相沿晶界析出,随着Sn含量的增大,颗粒相Mg2Sn增多;均匀化处理使大部分β-Mg17Al12相溶解,而残留Mg2Sn未溶相.Sn的加入可以提高镁合金自腐蚀电位和析氢率,当Sn质量分数为1%时镁合金阳极的放电电压和电流效率最大.析氢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电流密度为20mA·cm-2时电流效率最高,可达82.28%.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MgO和Al2O3,且疏松,易脱落,使镁合金阳极的工作电位负而且稳定,可促进电池反应深入进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2.19KB 文档页数:7
利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恒电位极化以及恒电流极化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并结合扫描电镜进行点蚀形态观察,探究了含Cl-溶液中SO2-4浓度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行为及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Cl-溶液中SO2-4的加入能够使316L不锈钢钝化区变宽,使点蚀电位变正,维钝电流密度降低,进而提高316L的耐点蚀能力.但是在点蚀发生后,随着SO2-4浓度的升高,点蚀内部和边缘形态表现出更为复杂的趋势,蚀坑的周长面积比明显增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8
利用扫描Kelvin探针(SKP)技术,结合腐蚀产物的形貌分析和物相分析,研究了Q235碳钢和Q450耐候钢在盐雾腐蚀实验早期阶段的腐蚀行为和电位分布.结果表明,Cl-对碳钢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在盐雾腐蚀过程的初期,金属表面出现明显的阴极区和阳极区,表面电位随时间逐步正移,呈现局部腐蚀的特征,且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Q450耐候钢腐蚀较为均匀,SKP测试的表面电位高于Q235碳钢,形成的锈层较为致密,耐大气腐蚀性能优于Q235碳钢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7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废水中钡的电位滴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化工、机械制造、颜料等行业工业废水中可溶性钡的测定。 本方法的测量范围为47.1~1180ig,最低检出限为28ig 锶离子含量超过钡含量2倍,钙离子含量超过钡含量150倍时,对测定有干扰,且使终 点电位突跃不明显。锂、钾、铵离子含量超过钡含量50倍时,产生干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9.85KB 文档页数:5
针对紫金山铜矿堆浸过程中,在辉铜矿和铜蓝等有用矿物浸出的同时,有黄铁矿被大量浸出,造成浸出液中Fe3+浓度过高的现状,研究了细菌浸出黄铁矿的氧化行为和机理,重点考察了Fe3+的化学氧化以及细菌浸出黄铁矿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有菌条件下,pH值为1.6时,混合矿浸出初期,黄铁矿的浸出率仅为5%~8%;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浸出15d后,氧化还原电位上升到500mV以上时,黄铁矿的浸出率可达25%.说明氧化还原电位是细菌浸出黄铁矿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机理研究表明,细菌浸出黄铁矿是以间接反应为主,细菌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对黄铁矿的浸出具有协同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5MB 文档页数:89
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 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产生  引起动作电位的基本原理  神经-肌接头传递、兴奋-收缩耦联 一、细胞膜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功能 二、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三、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5MB 文档页数:77
•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 离子选择性电极与膜电位 •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 •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与性能 • 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 电位滴定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8KB 文档页数:84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工类:阻滞快钠通道,产生膜稳定作用 Ia:改变动作电位除极,中度延长复极,心电图 PR、QRS、QT延长 b:改变动作电位除极,缩短复极,缩短QT,提高 颤动阈 Ic:明显抑制动作电位除极,对复极无作用,PR、QRS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56KB 文档页数:41
•概述•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77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参比电极 第3节 指示电极 第4节 电位分析法 第5节 电位滴定法
首页上页5678910111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6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