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5KB 文档页数:11
1 概述 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重点) 3 营业利润差额的计算(重点) 4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54KB 文档页数:49
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 理解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的关系。 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的特点并能正确地选择数据结构。 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并能设计出较高质量的算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8MB 文档页数:68
1.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热效应、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的概念与测定;会写热化学方程式; 2.初步了解焓的概念,知道焓变是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一种驱动力; 3.会进行有关热化学的一般计算; 4.初步了解熵、熵变和绝对熵的概念,知道熵变是化学反应的自发过程的另一种驱动力; 5.初步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概念; 6.初步了解吉布斯自由能及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初步学会用其判据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1 热化学和焓 Thermochemistry and enthalpy 2 熵和熵变—反应自发性的另一种判据 Entropy and entropy change — judgment for spontaneous reaction 3 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最终判据 Free energy-the determined criterion for the spontaneous process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KB 文档页数:15
本章涉及的税种内容较多,共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较为密切的8个税种,其中“车辆 购置税”是今年考试大纲新增的内容。分析历年考试情况,本章有以下特点:(1)分值相对 较大。尽管本章内容较为简单,应纳税额计算也并不复杂,但毕竟涉及到8个税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9MB 文档页数:13
基于裂缝的发展及分布形态,探究无腹筋混凝土梁在不同剪跨比和纵筋配筋率作用下的剪切性能,采用剪跨比分别为1.5、2、2.5和纵筋配筋率分别为1.28%、1.62%、1.99%的9组无腹筋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加载受剪试验,通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对试验梁表面的裂缝进行分析,使用盒计数法计算得到分级荷载及极限荷载作用下梁表面裂缝的分形维数,探讨了梁表面分形维数与极限荷载、分级荷载及跨中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剪跨比与极限荷载及开裂荷载成反比,而纵筋配筋率与极限荷载成正比,但其对于开裂荷载的影响较小。无腹筋混凝土梁不论在分级加载作用下还是极限荷载作用下都具备明显的分形特征,在分级荷载作用下的分形维数在0.964~1.449,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分形维数在1.33附近。分级荷载、跨中挠度与分形维数之间呈现较好的对数关系,分级荷载与分形维数的变化曲线受剪跨比及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跨中挠度受剪跨比的影响较小,在纵筋配筋率作用下,其曲线的曲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极限荷载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极限荷载会随着剪跨比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大呈现出的差异性较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3MB 文档页数:7
针对卷取温度为500℃的12 mm厚X70管线钢热轧带钢,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层流冷却过程中的热-力-相变耦合的数学模型,计算两种下上冷却水比时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应变、相变体积分数和翘曲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25水比的冷却过程中,厚度方向上各面的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水冷前期带钢上下表面应变不同,带钢会产生向上的翘曲,冷却过程中边部最大的翘曲量达到21.84 mm;水冷后期带钢板形会逐渐恢复平直,但由于水冷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终冷时厚度方向上贝氏体含量的差异,卷取时带钢边部依然有-9 mm的翘曲量.上下表面的不均匀冷却是引起翘曲的根本原因.在保证X70管线钢性能条件下,采用1.58的下上水比工艺,卷取时边部翘曲量仅为-0.58 mm,合适的下上水比能大幅度减小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的横向翘曲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4KB 文档页数:8
根据全国高等院校电工及自动化类专业教 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材规划,由陈伯时教授 主编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 统》一书第3版即将出版。此次修订,既继承了 前两版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解 决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方面的 特色,又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电力传动在电力电 子变换器、计算机数字控制和交流拖动控制技 术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1.5KB 文档页数:8
前言 根据全国高等院校电工及自动化类专业教 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材规划,由陈伯时教授 主编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 统》一书第3版即将出版。此次修订,既继承了 前两版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解 决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方面的 特色,又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电力传动在电力电 子变换器、计算机数字控制和交流拖动控制技 术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8MB 文档页数:7
采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微量稀土对T91耐热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分析绘制了稀土加入前后实验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再结晶-温度-时间图、再结晶图及功率耗散图,并计算了高温下实验钢的再结晶激活能.在变形温度为850~1100℃,变形速率为0.004~10 s-1变形条件下,变形温度越高和变形速率越低,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稀土加入会产生固溶强化,稀土元素与碳原子发生交互作用,且在晶界处或晶界附近偏聚,使变形抗力与峰值应变均增大,再结晶激活能由354.6 kJ·mol-1提高到397.2 kJ·mol-1.另外,稀土会显著推迟再结晶发生时间,扩大再结晶的时间间隔,推迟再结晶动力学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4.97KB 文档页数:10
采用Hopkinson拉杆试验系统对800 MPa级冷轧双相钢(DP800)进行动态拉伸试验,动态拉伸选择应变速率为500、1000和2250 s-1.通过比较试验结果得出:双相钢的塑性延伸强度Rp0.2和抗拉强度Rm与应变速率的关系呈指数形式增加;DP800在高应变速率塑性变形会产生绝热温升效应,计算可得DP800在应变速率为2250 s-1时拉伸变形产生的绝热温升为89℃.基于J-C(Johnson-Cook)模型和Z-A(Zerilli-Armstrong)模型,对DP800的本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对J-C模型应变速率效应多项式进行二次化修正,修正后的J-C模型相较于J-C模型对DP800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平均可决系数从0.9228提高到0.9886
首页上页3456789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