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688)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5.5KB 文档页数:57
1.1 二维傅里叶分析 1.2 空间带宽积和测不准关系式 1.3 平面波的角谱和角谱的衍射 1.4 透镜系统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6KB 文档页数:12
目录:第一章傅里叶光学基础 第二章经典光学信息处理 第三章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 第四章光学图像识别 第五章广义傅里叶变换及其光学实现 第六章光学小波变换 第七章空间光调制器 第八章光学神经网络 第九章光折变介质信息处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3MB 文档页数:110
绪论 热力学 实验1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2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3 微电脑量热计测定物质的燃烧热 实验4 中和热(焓)的测定. 实验5 碳酸钙分解压的测定 实验6 热分析法测绘二组分金属相图 实验7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电化学 实验8 电解质溶液极限摩尔电导及醋酸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9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实验10 电动势的测定 实验11 酸度-电势测定实验 实验12 阴极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及应用 动力学 实验13 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蔗糖的转化 实验14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15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16 B-Z 化学振荡反应 胶体和表面化学 实验17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18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19 胶体的制备和电泳 实验20 溶液中的定温吸附 结构化学 实验21 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22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1MB 文档页数:110
• 1. 理解表面张力(单位表面自由能)的概念。 • 2. 理解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的概念;掌握(Young-Laplace)方程及其应用。 • 3. 理解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与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的不同;掌握Kelvin方程及其应用。 • 4. 了解润湿作用;理解接触角和Young方程;了解毛细管现象。 • 5. 理解亚稳状态及新相生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6. 了解溶液界面上的吸附现象,正吸附和负吸附,吉布斯模型及表面过剩物质的量的概念; 理解 Gibbs方程。 • 7.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及其应用。 • 8. 理解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意义和区别。 • 9. 掌握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和吸附定温式及其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93MB 文档页数:207
第一节 表面张力及表面Gibbs自由能 表面张力 表面热力学的基本公式 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第二节 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 Young-Laplace 公式 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Kelvin 公式 第三节 溶液的表面吸附 溶液的表面吸附——Gibbs 吸附公式 *Gibbs 吸附等温式的推导 第四节 液-液界面的性质 液-液界面的铺展 单分子表面膜——不溶性的表面膜 表面压 π-a 曲线与表面不溶膜的结构类型 不溶性表面膜的一些应用 第四节 液-液界面的性质 第五节 膜 L-B 膜的形成 生物膜简介 *自发单层分散 第六节 液-固界面——润湿作用 粘湿过程 浸湿过程 铺展过程 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第七节 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第八节 固体表面的吸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70.04KB 文档页数:25
1911 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H.R.Onnes)在研究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时,发现当温 度降低至 4.2K以下后,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呈现零电阻状态。昂内斯便把这种低温下 物质具有零电阻的性能称为超导电性。1933 年迈斯纳(W. Meissner)和奥克森菲尔德(R. Ochsenfeld)发现,不仅是外加磁场不能进入超导体的内部,而且原来处在外磁场中的正 常态样品,当温度下降使它变成超导体时,也会把原来在体内的磁场完全排出去。到 1986 年,人们已发现了常压下有 28 种元素、近 5000 种合金和化合物具有超导电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1KB 文档页数:2
一、掌握描述静电场的两个物理量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理解电场强度E是矢量点函数,而电势V则是标量点函数. 二、理解高斯定理及静电场的环路定理是静电场的两个重要定理,它们表明静电场是有源场和保守场 三、掌握用点电荷电场强度和叠加原理以及高斯定理求解带电系统电场强度的方法;并能用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求解较简单带电系统的电场强度. 四、掌握用点电荷和叠加原理以及电势的定义式求解带电系统电势的方法. 五、了解电偶极子概念,能计算电偶极子在均匀电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70.04KB 文档页数:25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H. Onnes)在研究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时,发现当温 度降低至4.2K以下后,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呈现零电阻状态。昂内斯便把这种低温下 物质具有零电阻的性能称为超导电性。1933年迈斯纳(W. Meissner和奥克森菲尔德(r Ochsenfeld)发现,不仅是外加磁场不能进入超导体的内部,而且原来处在外磁场中的正 常态样品,当温度下降使它变成超导体时也会把原来在体内的磁场完全排出去到1986 年,人们已发现了常压下有28种元素、近5000种合金和化合物具有超导电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5.94KB 文档页数:5
采用NETZSCH DIL 402C高温热膨胀仪对三种不同化学成分的钢种在30-1150℃温度范围内的热膨胀特性进行了测量,得到线性热膨胀和瞬时线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对实测的热膨胀值进行定量计算和对比分析后发现,钢在加热过程中的线性热膨胀及瞬时线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室温至相变区、固态相变区和高温奥氏体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碳含量对热膨胀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整个升温过程中,物理热效应引起的热膨胀占主导作用,不同钢种的物理热膨胀总量基本相同,而相变引起的收缩量大约占整个膨胀绝对变化量的16%,且收缩总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导致最终不同钢种试样的膨胀量不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MB 文档页数:40
数学上解薛定谔方程时,可以得到很多γ数学解, 而从物理意义上讲,这些数学解并不都是合理的, 并不是每一个数学解都能表示电子运动的一个稳定 状态。 为了得到合理的解,就要求一些物理量必须是量 子化的,从而引入三个量子数n、l、m。这三个 量子数不是任意的常数,而要符合一定的取值。 因此,所谓解薛定谔方程,就是解出对应一组 n、l、m的波函数nm及相应的能量En,一般 我们就用它来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首页上页83883984084184284384484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68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