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43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9.31KB 文档页数:7
基于框支网格式轻质墙板结构抗震性能试验,量化分析结构受力性能,并提出抗震设计建议.洞口侧构造柱的设置弥补了开洞造成的强度衰减,有利于提升墙体的安全储备能力,但加重了墙体后期破坏程度,同时降低其修复能力.斜交肋格的构造形式改变传力途径,使得墙体强度退化趋于均匀,结构具有更好的变形恢复能力,且明显减小墙体的破坏程度,但是整体安全储备能力改善不大.在工程设计方面,建议转换层初始刚度比取值范围大致在1.3~1.6,由于受力过程中结构转换层刚度比衰减较明显,在设计时初始刚度比可适当高些.结构在各个受力阶段的层间位移和层间转角值均在安全界限值以内,进一步说明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倒塌能力,耗能减震性能良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6MB 文档页数:72
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是机器人操作机设计和动态性能分 析的基础。特别是动力学分析,它还是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动态仿真的基础。 机器人静力学研究机器人静止或缓慢运动式,作用在机器 人上的力和力矩问题。特别是当手端与环境接触时,各关节 力(矩)与接触力的关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68.5KB 文档页数:47
3.1逻辑代数 3.2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3.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3.4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5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7MB 文档页数:138
流体的基本概念 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机械能衡算式及柏努利方程 流体流动的现象 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7.84KB 文档页数:11
空间啮合理论主要用以空间啮合定理n·v=0为基础的运动学法,一般包络法很少直接应用,在著作“齿轮啮合原管”中,就认为包络法“十分麻烦”,并认为运动学法“研究弧面蜗杆啮合时,这个方法是唯一的计算工具”。其实一般包络法的某些缺点(如不便在母面上讨论),在法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改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并且包络法有几何意义明显的优点,不少情况下计算由于很少使用向量和直接用直角坐标而显得较简便。本文试用包络法讨论蜗杆传动的空间啮合问题。对一般包络法,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作了两点改进:(1)从机构运动的特点出发,限制母面只有位置改变没有形状改变,并且母面一般只出现在包络面单侧,对这种简单的包络,利用法可将运动学法某些优点用在包络法中来。(2)针对包络法的实际,引入和使用若干算符,包括新定义的称为相似微分的算符,利用算符及其性质使推导表达简明使用方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18.5KB 文档页数:25
1本章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重点掌握沉降和过滤这两种机械分离 操作的原理、过程计算、典型设备的结构与特性,能够根 据生产工艺要求,合理选择设备类型和尺寸。 2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a沉降分离(包括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原理、过程计 算、旋风分离器的选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73.5KB 文档页数:35
数字摄影测量的来历 无论是模拟摄影测量还是解析摄影测量都需要人工量 测像点坐标,并需要人眼在立体观察情况下寻找同 名像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得以上工作可以借助于计 算机自动完成,也即利用数字影像的灰度信号,采 用数字相关技术寻找并量测同名像点,在此基础上 通过解析计算,进行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建立数 字立体模型,从而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绘制等高线 图、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 信息,这就是数字摄影测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6.62KB 文档页数:7
本文从冶金热力学数据库应用系统如何在M-150计算机上实现的角度,介绍它的机器环境和系统构成。它由四部分构成:1.数据库:存贮有399种二元系合金和2211种化合物(或元素)的热力学数据。2.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中所有数据检索、修改、插入、删除等任务。3.应用程序库:由七个复杂的计算程序组成,完成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的计算。4.监控系统:协调整个系统,使之正常工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8
针对特殊钢厂的炼钢-连铸调度问题,建立了多目标调度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对静态调度策略和动态调度策略进行了探讨.在静态调度部分,结合炼钢厂运行原则,并根据炼钢炉和连铸机作业周期的不同对应关系,对生产模式进行了分类,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在动态调度部分,给出了基于规则的动态调度策略以及具体的时间调整方法.最后,根据某转炉特殊钢厂的实际生产状况,在三台连铸机同时生产的情形下,对三个浇次的调度计划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与实际生产数据的比较,表明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3.42KB 文档页数:6
针对铅锌冶炼企业产出大量含铅固体废弃物难以环保经济回收的难题,提出从多种含铅废料中回收二次铅的还原造锍熔炼新工艺.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以铅膏、铅渣、铅烟灰和黄铁矿烧渣的设计混合料为熔炼对象,以氧化铁为固硫剂,焦粉为还原剂,苏打和芒硝作为添加剂的工艺实验,研究熔炼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铅和银直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FeO/SiO2质量比为1.10,CaO/SiO2质量比为0.30,添加剂组成中Na2CO3/Na2SO4质量比为7∶3,焦粉用量为含铅物料质量的15%,熔炼时间为2 h,熔炼温度为1200℃.在此条件下综合实验中铅直收率为85.95%,银直收率为83.15%.新工艺具有固硫、综合利用和一步炼铅的优点
首页上页85785885986086186286386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43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