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1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2.5KB 文档页数:4
一、单项选择题(10×1=10) 1、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 B、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C、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D、经济法律事实 2、行政制裁的方式是() A、拘留B、罚金C、返还原物D、支付违约金 3、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万元人民币 A、50B、1000C、3000D、5000 4、股东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 A、10%B、20%C、25%D、3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40
古代原子学说B.C.4世纪 Democritus 原子(Atom)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永恒不变 机械原子学说17世纪 Newton 有质量的球形微粒 通过吸引力机械地结合成宏观物体 原子的运动是机械位移,遵守力学定律 困难:不能解释光、电、热等物理现象和燃烧等化学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8.68KB 文档页数:3
要:厚膜工艺过程中的金基废料(废浆料、棉球、电路元件)分别进行蒸发、燃 烧和破碎然后集中焙烧焙渣用盐酸洗除可溶性杂质.用王水浸出金、铂、钯·用 Na2SO3优先沉淀金用锌粉共沉铂和钯。铂、钯混粉用硝酸分离钯。王水浸出后的残渣经湿法还原PdO后再用王水提取残余的钯。金、铂、钯分离提纯后.再用于生 产浆料。本工艺适用于含银少的金基废料的回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43.5KB 文档页数:44
完成特殊功能的网络称为元件( Element)。在习惯上,我们常常采用网络理论来分析元件。在传 输线理论中,已经介绍过传输A参数,这里将首先研究散射S参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2.4KB 文档页数:8
以KOH为改性剂,利用渣碱共熔反应对攀钢含钛电炉熔分渣进行改性处理,成功地将炉渣中Ti元素从原来的重钛酸镁选择性地富集到偏钛酸钾中,同时渣中镁铝尖晶石和镁橄榄石转化为易溶于水的铝酸盐和硅酸盐.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共熔反应中煅烧温度、渣碱比(含钛电炉熔分渣的质量与KOH质量之比)、保温时间等对Ti元素迁移富集和镁铝尖晶石转化的影响.当渣碱比为1∶2.1、煅烧温度700℃及保温时间1 h时,生成的偏钛酸钾衍射峰达到最强,镁铝尖晶石的衍射峰最弱,有效地实现了Ti元素的选择性富集及镁铝尖晶石的物相转化.实验证实了较高K/Ti比(K2O与TiO2的摩尔比)是生成偏钛酸钾的主要原因.以最佳碱熔条件下得到的共熔渣为原料,经过后续处理,在850℃的条件下合成了六钛酸钾纳米晶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2MB 文档页数:8
建立规则溶液亚点阵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1073~1523 K)下低碳Nb-Ti二元微合金钢(Nb质量分数为0.023%,Ti质量分数为0.012%)中碳氮化物析出相的平衡摩尔分数、化学驱动力和各组元摩尔分数,对微合金钢中析出粒子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验证这种析出模式.计算结果表明,1523 K下析出粒子化学式组成为(Nb0.15Ti0.85)(C0.16N0.84),由富Ti的析出物逐渐过渡至Nb-Ti均匀析出,析出粒子演变顺序为(Nb0.15Ti0.85)(C0.16N0.84)、(NbxTi1-x)(CyN1-y)和(Nb0.5Ti0.5)(C0.56N0.44),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随着温度降低,Ti/Nb质量比逐渐减小,得到的TiC比NbC更难溶.对均匀形核及位错处形核的临界核心尺寸和相对形核速率进行计算,得到最大形核率即可获得最细小第二相尺寸的温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5KB 文档页数:10
(一)、精馏塔板上的工作过程 图示出精馏塔中任意一段,图中V为上升气量;L为回流液量; y,x为蒸气及液体中氮深度;y*为与x处平衡的蒸气浓度;hh 为液、气焓值;r为气化潜热;各参数的下标如图所示。来自塔板下 面的蒸气经筛孔进入塔板上的液体中与温度较低的液体直接接触, 气液之间发生热质交换,一直进行到相平衡为止。这时氮含量增浓后 的蒸气谦逊开塔板继续上升到上一块塔板;而氧含量增浓后的液体流 到下一块塔板上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1.57KB 文档页数:6
目前密集冷却工艺已广泛用于生产高强度带钢,但是该技术冷却速率较快的特点易造成带钢冷却不均匀等问题,导致带钢残余应力过大,进而产生边浪等板形缺陷.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700 MPa级高强度带钢在密集冷却工艺下的模型,实现温度-相变-应力耦合计算,并进行多个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修改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研究边部遮挡和初始温差对带钢层流冷却阶段产生的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对于减小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减小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前的初始温差更加有效.本研究成果经过现场试验验证,可靠性较高,可用于指导该种类型高强带钢生产,以减少带钢的残余应力,提高带钢板形质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8.61KB 文档页数:8
在Gurson损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温热冲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镁合金板材温热冲压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损伤过程进行了预测.考虑了板材的塑性各向异性行为,通过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VUMAT将损伤模型嵌入到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中.采用单轴拉伸试验数据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迭代,确定了Gurson模型所需要的材料参数.使用ABAQUS模拟得到了镁合金板材温热冲压过程中微孔洞的演变及分布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温度下的AZ31镁合金板材由孔洞增长和聚合引起的内部损伤演化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板材中微孔洞的分布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金属板材温热冲压成形性能预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4MB 文档页数:9
为了研究热轧铝/镁复合板结合强度的变化规律,本文综合考虑压下率、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等多种轧制参数,单道次热轧制备了7075 Al/AZ31B Mg复合板。结果表明:在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由于热和强变形作用组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且增大轧制速度有助于镁基体产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在相同轧制温度下,铝镁复合板结合强度均随压下率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强度升高是由于界面元素扩散宽度的增大和镁合金近界面晶粒组织的细化所致,强度降低是由于大变形导致镁基体近界面处产生裂缝,以及塑性功产生热量过多使得镁基体温度升高导致的镁侧晶粒长大所致。对复合板进行拉剪实验,铝镁结合界面剪切强度较低时,断裂发生在复合界面处且成脆性断裂特征,强度较高时断口形貌呈韧性断裂特征,断裂发生在镁基体侧
首页上页858687888990919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1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