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1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5MB 文档页数:8
对印尼红土镍矿的基础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矿石主要由蛇纹石和辉石组成,其中Ni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取代Mg元素存在于蛇纹石中.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红土镍矿焙烧、氢气还原、磁选分离镍和铁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红土镍矿与碳酸盐添加剂进行混合焙烧实现了Ni和Fe氧化物的释放;对焙烧产物进行氢气还原,还原产物中Ni和Fe元素以金属形态存在,Fe金属化率最高超过80%,远大于原矿还原产物中Fe的金属化率(4%-8%),且随着温度升高,Ni元素易与Fe结合生成Fe-Ni;磁选所得产物中Ni和TFe品位分别达到3%和20%,Fe和Ni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0%和90%,初步实现Ni和Fe的富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3.3KB 文档页数:5
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中分离获得两株高效聚磷菌株,确定出稀释倒平板分离技术更有利于聚磷微生物的筛选.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确定出A、E两菌的最优碳源选择分别为乙酸钠和谷氨酸钠;并在降低碳源质量浓度,即COD小于100 mg·L-1的条件下进行最佳生长条件优化:A、E两菌的最适pH值分别为8和7,最适温度分别为20℃和25℃;金属镁、钾和锰离子对聚磷微生物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聚磷微生物呈现出较好的厌氧放磷、好氧摄磷的特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7
以毛细吸水时间和滤饼含水率为评价指标,研究脱硫灰-FeCl3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污泥各层胞外聚合物含量的变化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探讨脱硫灰-FeCl3调理污泥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脱硫灰和FeCl3对污泥进行联合调理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这两种调理剂单独投加的处理效果.在调理过程中,脱硫灰-FeCl3将大量紧密结合的胞外聚合物剥落,部分转化为结合度更低的上清液层胞外聚合物和松散结合的胞外聚合物,部分被Fe(OH)3吸附而除去,有效降低毛细吸水时间和滤饼含水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紧密结合的胞外聚合物与毛细吸水时间和滤饼含水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因素.污泥滤液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脱硫灰-FeCl3使胞外聚合物剥落进入上清液的同时水解生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脱硫灰和FeCl3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00mg·g-1和60mg·g-1,毛细吸水时间和滤饼含水率分别降至14.3s和70.22%,相比于原泥分别降低98.48%和16.10%,脱水性能得到大幅改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9KB 文档页数:4
2广义积分的收敛性 主要知识点:广义积分及其敛散性概念; 非负函数广义积分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柯西判别法 一般函数广义积分收敛性的Abel、 Dilichlet判别法; 广义积分与级数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5.69KB 文档页数:8
本文对花垣锰矿矿石特性和物化性质进行分析,指出该矿属于一种低铁高磷贫锰难选矿石,用浮游选矿法和重力选矿法都难以达到富锰的目的。根据矿石与废石及脉石磁性差别较大的特点,采用磁选法选别花垣锰矿可以得到较好的选矿指标。介绍了间接法确定菱锰矿比磁化系数的原理、意义及测定结果,指出花垣锰矿菱锰矿不仅磁性较强,而且具有铁磁性的某样特征。对几年来用磁选法选别花垣锰矿所使用的磁选设备、流程及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花垣锰矿强磁选的一些特点和合理流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5KB 文档页数:1
[例题]已知甲、乙两煤矿每年的产量分别为 200 万吨和 300 万吨,需经过东车站和西 车站两个车站运往外地.东车站每年最多能运 280 万吨煤,西车站每年最多能运 360 万吨煤, 甲煤矿运往东车站和西车站的运费价格分别为 1 元/吨和 1.5 元/吨,乙煤矿运往东车站和西 车站的运费价格分别为 0.8 元/吨和 1.6 元/吨.煤矿应怎样编制调运方案,能使总运费最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15KB 文档页数:1
基本概念 1、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的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b和b,正、负离子的活度因子分别为yb+和 因此正、负离子的活度分别为ab+= 和ab-= ,电解质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2MB 文档页数:7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工艺,通过控制结晶合成了显微形貌呈现较大差异的Li[Li0.17Mn0.58Ni0.25]O2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以及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合成的Li[[Li0.17Mn0.58Ni0.25]O2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可标定为α-NaFeO2结构(空间群R3m).其中,具有一次颗粒沿六方棱柱长轴方向形成\簇形\团聚的材料比其他样品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电压范围为2.5-4.8V,倍率分别为0.5C、1.0C和3.0C时,Li[[Li0.17Mn0.58Ni0.25]O2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205.4、195.5和158.5mA.h·g-1,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203.5、187.2和151.2mA·h·g-1,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9%、96%和95%.Li[[Li0.17Mn0.58Ni0.25]O2材料特殊的颗粒团聚状态降低了界面的电荷转移阻抗,材料的倍率性能显著提高.同时,文中对Li[[Li0.17Mn0.58Ni0.25]O2材料在不同截止电压下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44MB 文档页数:32
监理组织机构设置 小浪底前期、主体和尾工项目实施阶段,分别设置了相 应的现场监理机构。咨询公司高峰期共有监理工程师约510余 人。总监理工程师全面负责监理合同赋予监理工程师的全部 职责。 前期工程阶段由五个监理处分别负责现场监理工作;主 体工程阶段设置了大坝、泄洪、厂房、机电4个工程师代表 部和前方值班室,尾工项目阶段则由土建项目部负责统一管 理;主体工程实施期间还设置相应的专业部门分别对试验、 测量、原型观测、技术、合同等进行专业管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5MB 文档页数:7
分别制备了两组粒径的Mn金属燃料(平均粒径分别为18.73和5.24 μm),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其粒径分布,扫描电镜分析了表面形貌,能谱仪确定了所含元素.对NaClO3,NaClO3与Co3O4,NaClO3、Co3O4与Mn的混合物分别进行了热重与示差扫描量热联合分析实验(TGA-DSC),通过对比各混合物热解起始温度及其他特征温度,探究了Mn金属粒径对NaClO3热解的催化强度与热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3O4虽对NaClO3热解具有催化性,热解开始温度(To)由512.3℃下降为333.0℃,但其可导致NaClO3热解的不稳定,热解阶梯由1个变为3个;Mn金属燃料对NaClO3中间产物具有明显的催化性,且随着粒径减小,催化强度逐渐增加,热解终止温度(Tf)由419.8℃下降为351.9℃,同时NaClO3热解阶梯减少,热解温度区间变窄(由180.6℃减小为19.4℃),热解更加稳定
首页上页67891011121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1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