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8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5.35KB 文档页数:5
采用不同浓度盐酸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改性,并系统地研究了改性沸石的孔道特征、化学成分、表面电位及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变化.盐酸改性后,沸石晶体结构破坏较小,表面变得疏松粗糙,K+、Na+、Ca2+和Mg2+元素含量均小幅下降;表面负电荷增加,阳离子交换容量减小;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均有所提高,最高分别从原沸石的35.97 m2·g-1和0.0761 m3·g-1提高至64.46 m2·g-1和0.1156 m3·g-1.盐酸改性对沸石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分布影响明显.从迟滞回线形状判断沸石孔道类型均为不均匀狭缝型孔道,盐酸改性不会改变沸石孔道类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3.9KB 文档页数:3
本课程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化工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性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 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天然活性产物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1MB 文档页数:5
根据在河南禹县—荥巩煤田贫煤和无烟煤带存在气孔和镶嵌结构这一事实,对南部平顶山煤田的肥煤进行了高温高压实验。从1.5Kbar压力,不同温度下恒温一周后的产物特征得出:煤中的气孔形成于250—350℃;镶嵌结构形成于350—500℃;随着温度增高,煤的各向异性指数略有增高;并且,与天然状态下的煤相比,其具有气孔及镶嵌结构煤的反射率值要低得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15
一、烃源岩的定义 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 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 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叫生油层。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和一定的地史阶段中形成的生油 岩与非生油岩的组合称为生油层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92.5KB 文档页数:16
一、石油的概念 石油(又称原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 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组成石油的成分非常复杂,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可分为元素组成、馏分组成、组 分组成和化合物组成,三者有相互关系;依据石油中各种结构类型化合物的含量,可对石 油进行分类;不同环境下生成的石油,比如海陆相石油的特征有明显的区别;石油没有固 定的成分,因此石油没有确定的物理参数,石油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7
目前,通过多孔高导热载体与相变材料复合的方式提升有机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多孔碳作为负载能力强,导热性能良好的载体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如何绿色、廉价、简易地制备出该类载体仍是研究的难点。本文以天然生物质材料松木和竹木为碳源,在梯度温度和氮气气氛下热处理,使生物质材料碳化并进一步发生石墨化转变,制备出生物质天然孔道结构的多孔高导热碳基载体材料。采用真空熔融浸渍法将有机相变材料石蜡和多孔碳基载体材料进行高效复合,制备得到生物质多孔碳/石蜡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同步热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man)、压汞分析仪(MIP)、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激光导热仪对载体材料及复合相变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生物质多孔碳载体材料孔道结构保存完好,石墨化转变明显,保证了有机相变芯材的高效稳定负载。传热效率上,相比于纯石蜡芯材,以松木和竹木为碳源制得的多孔碳/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热导率分别提高了100%和216%,达到了0.48 W·m?1·K?1和0.76 W·m?1·K?1。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松木和竹木为原料制得的复合相变材料的芯材负载量,相变焓值,热导率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生物质结构对复合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7
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成功合成了纳米锰方硼石并对其进行了稀土Eu3+掺杂。使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锰方硼石晶体结构,并通过荧光光谱测试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纳米锰方硼石为粒径小于50 nm的球状颗粒,与天然锰方硼石的物相结构相同,属于斜方晶系,与尖晶石类似,(010)晶面的晶面间距为0.8565 nm。在490 nm激发光激发下,天然锰方硼石、合成锰方硼石和稀土Eu3+掺杂锰方硼石晶体中的Mn2+发光,其中发绿光的Mn2+在晶体中占据四面体格位中心,发红光的Mn2+在晶体占据八面体格位中心。合成的锰方硼石随激发波长变长,产生发射光谱的红移现象,有利于实现冷暖发光转换;在稀土Eu3+掺杂的纳米锰方硼石光谱的发光强度得到了提升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732.09KB 文档页数:51
第一节 运移作用概述 第二节 石油与天然气的初次运移 第三节 油气的二次运移 第四节 地下流体势分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5KB 文档页数:7
一、苯丙素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 C-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包括简单苯丙素类(如苯丙烯 苯丙醇、苯丙醛、苯丙酸等)、香豆素类、木脂素和木质素类 、黄酮类,涵盖了多数的天然芳香族化合物。 狭义而言,苯丙素类化合物是指简单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 脂素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41MB 文档页数:40
第一节 天然气的性质及其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第二节 气体的稳定渗流 第三节 气体的不稳定渗流
首页上页67891011121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8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