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0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3.5KB 文档页数:17
基本要求:了解轴的类型和材料;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和轴的强度计算方法。 重点:按扭转强度计算轴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72.5KB 文档页数:35
基本要求:了解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 则;了解齿轮材料和热处理;掌握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 了解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齿轮的 结构、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重点: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39.5KB 文档页数:24
基本要求: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 零件的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材料选 择的一般要求;了解机械零件的工艺 性、公差与配合及其标准的意义。 重点: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整体强度;机 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7.28KB 文档页数:6
研究了Zr对Fe-36Ni因瓦合金组织和热塑性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0.081%Zr处理后,合金中形成了大量高熔点的ZrO2颗粒;错配度计算表明,ZrO2(001)面与合金基体的(001)面之间的错配度仅为0.77%,因此,ZrO2可以作为有效的非均质形核核心,使柱状晶变短变细,等轴晶比例增加,凝固组织得到显著改善.温度低于1050℃时,Fe-36Ni因瓦合金热塑性较差,晶界强度较低及晶界滑移是其主要断裂机制;Zr通过细化晶粒来强化晶界、限制晶界的滑移和促进晶界的迁移,从而显著提高了合金950~1000℃的热塑性;温度高于1050℃,由于动态再结晶的出现,合金展现出了良好的热塑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3.5KB 文档页数:6
基本内容:轴的类型、轴的材料、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刚度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轴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和掌握轴的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方法。 重点:轴的结构设计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96KB 文档页数:14
基本内容:机械零件设计概述;机械零件的强度;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机械零件的耐磨 性;机械制造常用材料及其选择;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机械零件的工艺 性和标准化。 基本要求: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材料选择的 一般要求;了解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公差与配合及其标准的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5MB 文档页数:7
分别制备了两组粒径的Mn金属燃料(平均粒径分别为18.73和5.24 μm),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其粒径分布,扫描电镜分析了表面形貌,能谱仪确定了所含元素.对NaClO3,NaClO3与Co3O4,NaClO3、Co3O4与Mn的混合物分别进行了热重与示差扫描量热联合分析实验(TGA-DSC),通过对比各混合物热解起始温度及其他特征温度,探究了Mn金属粒径对NaClO3热解的催化强度与热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3O4虽对NaClO3热解具有催化性,热解开始温度(To)由512.3℃下降为333.0℃,但其可导致NaClO3热解的不稳定,热解阶梯由1个变为3个;Mn金属燃料对NaClO3中间产物具有明显的催化性,且随着粒径减小,催化强度逐渐增加,热解终止温度(Tf)由419.8℃下降为351.9℃,同时NaClO3热解阶梯减少,热解温度区间变窄(由180.6℃减小为19.4℃),热解更加稳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1KB 文档页数:11
基本内容:类型、应用、失效形式、材料选择、力的分析、强度计算、效率、润滑和热平 衡计算等。 基本要求: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了解热平衡原理和计算方法、蜗杆传动 的类型、特点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2.64KB 文档页数:5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钛微合金化热轧双相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及终轧温度对组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可行的工艺窗口,并进行了验证性热轧实验.在冷却速率小于5℃·s-1及温度在625~725℃时,实验钢可以形成先共析铁素体.随着终轧温度升高,组织中铁素体及马氏体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幅度不大.同时,当终轧温度较高时,铁素体显微硬度增加,析出强化作用增加.当终轧温度及缓冷温度分别为840℃及700℃时,获得了抗拉强度为672 MPa及屈强比为0.61的性能良好的热轧双相钢.经计算,铁素体组织中析出强化量为78.5 M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1.44KB 文档页数:9
木建筑由于结构冗余性以及钉接节点超强的吸能耗能能力在抗震中表现良好.交叉层积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本文以交叉层积木3种柔性连接试验为基础,采用Open Sees中Pinching4自定义模型模拟连接滞回曲线的高度非线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捏拢现象.基于主次半循环累积能量的损伤模型,对交叉层积木连接进行损伤分析,并提出该连接的5种性能水平的损伤指数.Pinching4模型与连接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证明该模型模拟木节点连接性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损伤因子对应的损伤程度基本符合试验规律,其平均值在合理范围内,计算结果离散性较低
首页上页888990919293949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