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03)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9KB 文档页数:17
1设计任务分析与创新点的构思; 2测控仪器若干设计原则的考虑; 3测量仪器若干设计原理的讨论; 4测控仪器工作原理的选择和系统设计; 5测控系统主要结构参数与技术指标的确定; 6测控仪器造型设计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856KB 文档页数:72
5.1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的特点 5.2信号的运算电路 5.3有源滤波器 5.4电压源、电流源与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46MB 文档页数:94
§3.1 力学量的平均值 §3.2 算符的运算规则 §3.3 厄米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3.4 连续谱本征函数 §3.5 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的测量值 §3.6 不确定性原理 §3.7 力学量随时间的变化、守恒量和运动积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7KB 文档页数:2
第一章色彩学基础 第二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系统 第三章常用颜色系统 第四章颜色评价 第五章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第六章色彩分解 第七章视频色彩与计算机颜色仿真 第八章电脑配色 第九章色彩管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91.35KB 文档页数:110
前言 光纤实验系统组成介绍 第一部分 基础性试验 第一章 光纤通信认知实验 实验 1 光纤、光缆的识别实验(略) 实验 2 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 第二章 光发射端机指标测试实验 实验 3 数字光发端机的平均光功率测量 实验 4 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测量 . 实验 5 半导体LD光源的P-I曲线绘制实验 实验 6 自动光功率控制(APC)测试 第三章 常用光无源器件测试实验 实验 7 光纤活动连接器 实验 8 光衰减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 9 光隔离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 10 波分复用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 11 光分路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第四章 光接收端机指标测试实验 实验 12 数字光收端机的灵敏度测量 实验 13 数字光收端机的动态范围测量 第五章 电信号传输编译码原理实验 实验 14 AMI/HDB3 编码原理实验 第六章 光传输线路编译码实验 实验 15 CMI编译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 16 5B6B编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 17 5B1P编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 18 加扰、解扰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 19 光纤信道眼图观察 第二部分 综合型实验 第七章 光纤传输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 20 模拟/数字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 21 计算机数据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 22 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 23 数字时分复接系统光通信实验 实验 24 E1 数据光传输实验 实验 25 USB驱动的安装方法 实验 26 光信道调节方法及步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 实验 27 LD激光\\探测器性能测试模块介绍 第三部分 设计、研究型实验 第八章 光通信设计、研究实验 实验 28 光源及光调制解调设计实验 实验 29 FSO自由空间光通信设计实验 实验 29(一)光调制原理实验 实验 29(二)光接收机时间特性测试 实验 29(三)模拟信号大气光传输实验 实验 29(四)数字信号大气光传输实验 实验 29(五)电话语音信号大气光传输实验 实验 29(六)计算机数据信号大气光传输实验 实验 29(七)图像信号大气光传输实验 实验 29(八)光信号强度衰减通信测试实验 实验 29(九)眼图测试实验 实验 29(十)模拟信号预失真补偿实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8.33KB 文档页数:5
通过电化学阻抗方法测量316L不锈钢在25~85℃的醋酸溶液中的EIS曲线和Mott-Schottky曲线,并测量各温度点下的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了钝化膜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醋酸溶液中的阻抗谱表明316L不锈钢在25~85℃温度范围内均能形成稳定的钝化膜,随温度升高极化阻力下降而界面电容增大.温度对于316L不锈钢钝化膜的半导体本征性质没有根本的影响:在-0.5~0.1V电位区间内钝化膜呈p型半导体特征;在0.1~0.9V电位区间内钝化膜呈n型半导体特征;在0.9~1.1V电位区间内钝化膜呈p型半导体特征.钝化膜的循环伏安曲线显示当温度低于55℃时,钝化膜结构比较稳定;当温度为55℃时,钝化膜稳定性趋向恶化;当温度超过55℃时,钝化膜稳定性下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5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容测量等方法研究了690合金在一回路模拟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极化曲线结果表明:690合金在两种溶液中都存在较窄的钝化区间,在0.5V出现二次钝化现象.电化学阻抗表明,690合金在不含Cl-溶液中的阻抗模值较大,而随Cl-的加入阻抗模值变小.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表明,随扫描电位正移,钝化膜在两种溶液中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与动电位极化曲线完全对应.690合金在0.2V下形成的钝化膜的Mott-Schottky曲线测量表明,溶液中Cl-使得钝化膜中的施主和受主密度增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53.35KB 文档页数:9
在局部腐蚀微区中,金属离子水解而造成PH下降的事实虽已由不少研究工作证实,但因研究技术上的困难,这方面原位的、定量的测量数据尚不充分,现在的数据多为模拟实验提供。本文把生理学上曾得到应用的钨电极引入局部腐蚀中来,较为系统地究究了钨电极的电位与溶液pH值的线性关系,钨电极的电位随温度、时间的变化,以及腐蚀介质和某些腐蚀研究中常见的离子对钨电极的电位的影响。证明:在PH值为0.5~5.0的范围内,钨电极的电位与溶液PH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EP=+a×pH。式中a、b为与电极表面状态有关的常数,但a的数值一般在f0mv/pH左右。温度系数<2mv/度。Cl-、SO42-、NH4+、Na+、Mg2+、Mn2+、Zn2+、Al2+、Ni2+对测定干扰很少,Cr3+及Fe3+在浓度不大时干扰也较小,因此钨电极与微参比电极配合,可以应用在局部腐蚀的微区测量中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9MB 文档页数:47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概述 1.电化学分析:根据被测溶液所呈现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2.分类: 根据所测电池的电物理量性质不同分为 (1)电导分析法 (2)电解分析法 (3)电位分析法: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4)库仑分析法 (5)极谱分析法 (6)伏安分析法 第二节 电位法基本原理 一、几个概念 二、化学电池 三、可逆电极和可逆电池 四、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五、电极电位的测量 第三节 直接电位法 直接电位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利用电池电动势与被测组分浓度的函数关系直接测定试样中被测组分活度的电位法; 一、氢离子活度的测定(pH值的测定) 二、其他离子活度的测量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 第五节 永停滴定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39MB 文档页数:79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 THBDC-1 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及“THBDC-1”软件的使用; 2. 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 3.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 THBDC-1 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 2. PC 机一台(含“THBDC-1”软件)、USB 数据采集卡、37 针通信线 1 根、16 芯数据排线、USB 接口线; 三、实验内容 1. 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 四、实验原理 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将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十分有益
首页上页899091929394959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