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74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8.99KB 文档页数:4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量了高碳钢连铸板坯的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第Ⅰ、第Ⅲ脆性温度区的温度范围.结果表明:第Ⅰ脆性温度区脆化的主要原因是晶界部位的低熔点物质在高温下首先熔化,从而导致试样沿晶界开裂;第Ⅲ脆性温度区脆化的主要原因是在奥氏体部位析出的网状铁素体导致试样沿晶界开裂;在奥氏体单相区,由于氮化铝的析出导致钢种的塑性恶化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3.5KB 文档页数:15
长春市高中毕业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吉林省长春市高中毕业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1.32KB 文档页数:5
采用EBSD微取向分析方法,通过分析高纯铝箔冷轧后退火的再结晶初期立方取向晶核的形成过程及立方取向晶粒的长大行为,探讨了高纯铝箔中立方织构形成的微观过程.结果表明,在高纯铝箔轧制基体上没有发现立方取向{001}<100>的晶核优先形成,但是再结晶完成以后却会出现较强的立方织构,因此高纯铝箔立方织构的形成主要是借助于立方取向晶粒的取向生长机制实现的.立方取向晶核容易在S取向{123}<634>的形变晶粒之间产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0.15KB 文档页数:5
采用热力学计算、SEM与TEM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一种新型高强耐蚀合金C-22HS在标准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标准热处理状态下C-22HS合金由大小不均匀的等轴晶组成,合金中析出相主要有聚集分布的颗粒相(Mo,Cr)6C和弥散分布的强化相Ni2(Mo,Cr).合金经标准热处理后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塑性与冲击韧性;无论是在室温还是高温,它的屈服强度都大大高于C-22合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MB 文档页数:5
对比研究了FGH95合金在不同热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制度下合金的组织及γ'的分布,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及时效后γ'的中心暗场相,测试了室温(20℃)和高温(650℃)材料的拉伸性能,并对高温瞬时断裂区断口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热处理工艺,HIP温度越高,时效析出的γ'相尺寸越大;不同热处理制度均能够改变γ'的分布;盐浴冷却明显增大中等尺寸γ'相数量,显著提高合金高温塑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3.5KB 文档页数:10
长春市十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2010年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2.5KB 文档页数:9
重庆市铜梁高2015级高三9月考语文试题_重庆市铜梁高2015级高三9月考试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9.53KB 文档页数:5
通过对连铸板坯生产检验的硫印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含铌钒钛微合金化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心偏析程度随钢水中C、P、S含量的增加而加重;Mn质量分数高于1.5%以及锰硫比高于300对改善中心偏析有利;高钢水过热度、高拉速和增加铸坯宽度均不利于改善铸坯中心偏析.由于B级以下中心偏析对钢材使用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使铸坯B-1.0级以上中心偏析出现比率降至10%以下,提出如下控制策略:钢液中C、P、S含量尽量按钢种要求的下限控制,Mn含量尽量按上限控制,实际生产中元素控制[C]1.5%,[Mn]/[S]>300;过热度应小于24℃,拉速控制在1.0~1.1m·min-1为宜.应开发合适的二冷配水制度,并提高铸机精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0KB 文档页数:12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0级高三(上)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0级高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2KB 文档页数:13
重庆市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_重庆市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
首页上页909192939495969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74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