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75MB 文档页数:65
线虫(nematdes)又称蠕虫(helminthes),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 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 第一节 形态与解剖特征 Morphology and Anatomy 第二节 植物病原线虫生态学和病理学 第三节 植物病原线虫寄生性和致病性 第四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植物病原原生动物
文档格式:RTF 文档大小:30.57KB 文档页数:3
一、土壤生物类型的多样性 后生动物 (1)引起植物根系线虫病, (2)破碎植物残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MB 文档页数:30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植物病原线虫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9.01KB 文档页数:3
甘薯茎线虫病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甘薯茎线虫病又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糠裂皮等,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以山东、 河北、河南、北京和天津等省市发病较重该病不仅在田间危害薯块和茎蔓,还引起贮藏 期烂窖,育苗期烂炕,减产可达10%~50%,严重时绝收。该病害已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 症状 可危害薯块、薯蔓以及须根,以薯块和近地面的秧蔓受害最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4.01KB 文档页数:4
大豆胞囊线虫病 Soybean Cyst Nematode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美国、日本、朝鲜等国均有发生。我 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到地,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 达30%~50%,甚至颗粒无收。该病是我国目前大豆上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 尤其在黑龙江、吉林等省的西部干旱地带发生普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各大农场发病面积 占45%,超过53万hm2,有的地方因大面积严重发生而毁种,致使5、6年不能种植大 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8.01KB 文档页数:4
水稻干尖线虫病又称干尖病、白尖病。首先于915年在日本九州发现,目前广泛分布 于世界各水稻产区。我国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河南、河北、江西、山东、广东、广 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等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 的达30%以上。一般病穗比健穗平均短5%,秕谷率增加15%,千粒重减少7%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3.5KB 文档页数:19
水稻侵染性病害( Rice infection disease)全世界报道近200种,其中真菌病害140余种,细 菌病害12种,病毒及类菌原体病害22种以及与水稻有关的寄生线虫30余种。中国已发现的 真菌病害50余种,细菌病害6种,病毒及类菌原体1种,线虫病害4种。在辽宁和吉林省已 发现侵染性病害有20多种,但在黑龙江省只发现10余种。全世界引起巨大损失的主要有稻瘟 病、纹枯病、稻白叶枯病和东格鲁病。据估计,全世界水稻每年因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约 为10%-1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63MB 文档页数:368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定义 第二节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 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 第四节 物病原线虫 第五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 第三章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第四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植物的抗病性 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 第五章 植物病害的防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26.5KB 文档页数:150
概述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 杀虫剂 第四章 杀菌剂(附杀线虫剂) 第六章 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 第七章 农药环境毒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1.01KB 文档页数:3
花生根结线虫病 Peanut Root Knot Nematode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名花生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矮黄病、黄秧病等,是一种世 界性病害,几乎所有种植花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我国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目前在山东、 安徽、江苏、河北、北京、辽宁、吉林、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 肃、海南等省(市、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山东发病最为普遍。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 破坏,植株矮小发黄,结果少而稀。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甚至绝 收
12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