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0.21KB 文档页数:8
以实验室活性炭吸附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维吸附床内煤矿乏风流动、吸附传质的数学模型.首先对活性炭富集煤矿乏风瓦斯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各个循环步骤下床内详细的浓度分布和吸附量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进而采用此模型,改变吸附压强、解吸压强和解吸温度等参数,对不同工况下瓦斯分离富集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揭示了煤矿乏风瓦斯变压吸附分离特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1MB 文档页数:110
• 1. 理解表面张力(单位表面自由能)的概念。 • 2. 理解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的概念;掌握(Young-Laplace)方程及其应用。 • 3. 理解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与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的不同;掌握Kelvin方程及其应用。 • 4. 了解润湿作用;理解接触角和Young方程;了解毛细管现象。 • 5. 理解亚稳状态及新相生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6. 了解溶液界面上的吸附现象,正吸附和负吸附,吉布斯模型及表面过剩物质的量的概念; 理解 Gibbs方程。 • 7.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及其应用。 • 8. 理解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意义和区别。 • 9. 掌握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和吸附定温式及其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66
§7-2-1 吸附过程与吸附剂 §7-2-2 吸附理论 §7-2-3 吸附设备 §7-2-4 固定床吸附器的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93MB 文档页数:206
•理解表面张力及表面吉布斯函数的概念。 •理解接触角、润湿、附加压力的概念及其与表 面张力的关系。 •理解拉普拉斯公式及开尔文公式的应用。 •理解亚稳状态与新相生成的关系。 •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与 应用。 •了解吉布斯吸附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 •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理解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汽压 液体界面的性质 不溶性表面膜 液-固界面现象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固体表面的吸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0.1KB 文档页数:6
以轴向流吸附器内部流场为研究对象,采用CFD软件对其内部气体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比较轴向流吸附器内无气体分布器、仅加装单一多孔板气体分布器、加装多孔板气体分布器与单级挡板相结合等3种方式对吸附器内部流场均匀分布的影响.未加装气体分布器的轴向流吸附器内部气流分布严重不均;仅加装单一多孔板气体分布器的轴向流吸附器内部流场的气体流动稍有改善,但气流分布仍不均匀;加装多孔板气体分布器与单级挡板相结合的方式,吸附器内部流场的气体流动得到明显改善.多孔板气体分布器与单级挡板组合使用时,保持气体分布器开孔率不变,开孔孔径为0.003 m时气流分布最为均匀,效果最好;保持开孔孔径不变,气体分布器的开孔率为0.388时气流分布最为均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8.87KB 文档页数:6
径向流吸附器内的均匀布气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实验室用小型径向流吸附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流动数学模型,并对径向流吸附器内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径向流吸附器内气体流动型式、中心流道与外流道的截面积比、中心流道开孔率、外流道开孔率等对流场均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流吸附器采用向心流动的最为合适,并且Π型向心流动略优于Z型向心流动;中心流道与外流道的截面积比为18.9%时,获得最佳布气效果;中心流道开孔率越小,径向流速度不均匀度值越小,布气效果越好,但开孔率过低将导致布气孔附近局部布气不均匀,能耗增大;外流道开孔率变化对径向流吸附器内气流均布影响有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3.5KB 文档页数:31
●吸附法功能与特点 ●吸附法基本原理 ●吸附剂及其再生 ●吸附工艺与设计 ●吸附法废水处理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6MB 文档页数:172
一、理解表面张力及表面吉布斯函数的概念。 二、理解接触角、润湿、附加压力的概念及其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三、理解拉普拉斯公式及开尔文公式的应用。 四、理解亚稳状态与新相生成的关系。 五、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与应用。 六、了解吉布斯吸附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七、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 八、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理解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4.35KB 文档页数:7
对Georgia-Pacific公司新开发的精炼塔尔油捕收剂GP193G75在佛罗里达CF Industries公司的磷酸盐浮选中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具有测定能量耗散功能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GP193G75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的吸附过程,并与油酸钠和CF Industries公司目前所用的药剂粗塔尔油脂肪酸PR1进行了比较.考察了捕收剂用量、pH值、柴油用量和浮选时间等参数对GP193G75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捕收剂用量为0.45kg·t-1,且与柴油用量的比例为9∶8时,GP193G75的正浮选P2O5回收率最高可达到91.7%.QCM-D测定结果显示,GP193G75与油酸钠有相似的吸附过程,但GP193G75比油酸钠更易于且更快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吸附.在相同条件下,与PR1相比,GP193G75形成的吸附层密度更大,而且吸附更牢固,因此可以使羟基磷灰石表面的疏水性更强,从而得到较高的浮选效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MB 文档页数:11
为了明确径向流吸附器变压吸附制氧的传热传质规律并提高制氧效率,建立π型向心径向流吸附器(CP-π RFA)的气固耦合两相吸附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能量模型、吸附热以及颗粒尺寸等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