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3.05KB 文档页数:6
建立了基于析出、回复和再结晶之间交互作用的低碳含铌钢组织预测模型,用于模拟低碳含铌钢热轧道次间隔期间粗晶奥氏体的再结晶及析出行为,并讨论了模型在绘制低碳含铌钢的再结晶-析出-时间-温度(RPTT)图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对两种低碳含铌钢在热变形道次间隔期间内粗晶奥氏体的组织演变过程的模拟结果与测试数据符合较好,可以有效预测不同低碳含铌钢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析出和再结晶行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1.23KB 文档页数:7
本文研究了晶粒大小和Mg对GH169合金持久与缺口周期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Mg及晶粒细化会有效地改善该合金的缺口持久敏感性。存在缺口持久敏感性或低塑性的GH169台金,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将会严重导致材料的弱化而引起过早的断裂,用Mg微合金化和晶粒细化,即使存在一定数量小晶的混晶组织也会显著提高合金的缺口周期持久寿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2MB 文档页数:9
将多Agent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联合灭火救援作战的研究,构建了多Agent联合灭火救援作战模型框架,实现了联合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显示了互相影响的行动过程.对系统中指挥Agent、作战Agent和环境Agent进行描述,定义Agent之间以及Agent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规则,来描述系统的相互关系,给出了多Agent的协同算法,并构建了联合灭火救援仿真模型.最后用多Agent软件工具集和通用软件平台(SWARM),采用JAVA语言编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对文中构造的模型及相应机制进行了功能验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3.36KB 文档页数:7
用20CrMnTi、20MnVB及20CrNiMo 3种常用齿轮钢作试验,在研究3种相关淬透性组织判据(DI(90%M)、DI(99.9%M)和DI(50%M))的基础上,以90%马氏体透性的组织判据,建立了含有元素交互作用项、能连续计算渗层淬透性值JD(90%)(端淬试为渗层淬样上自水冷端到90%马氏体区的J距离)的多项式回归方程。利用该方程对上述3种钢所作的相应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得很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3.56KB 文档页数:5
本文以AUTOCAD为基础提出了以交互式和自动化相结合进行地下矿开采设计CAD方法,介绍了热键、汉字标注、参数输入、数据组织、工程布线及标识、实体识别、文本修改、工程计算等技术方法,开发出了适合地下矿开采设计的CAD软件。该软件运行性能稳定,功能完整实用,结果正确可靠,操作简便。本软件的使用可大大减轻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工作强度,提高地下矿开采设计的质量和应变能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05KB 文档页数:23
库是媒体库的简称。主要用于存放多媒体程序中的媒体图标及其图标中的 内容。在库文件中只支持“显示”“交互”“声音”“数字化电影”和 “计算”图标,其他图标不能被制作为库图标。在Authorware中,库文件 的扩展名是. a7l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KB 文档页数:3
多媒体技术”网上课程的开发是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完成的, 并得到教育部的部分资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课程是力图按照教高司[200051号的文件精神设计的。文件“关于新世纪网络课程建 设工程第二次项目申请的通知”指出,“网络课程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具备开放性、 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也要按照这种精神实施。根据我们 四年的网上教学实践,就这门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组织、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等 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供开设本课程的师生参考 课程目标 开设“多媒体技术”课程有两个目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8KB 文档页数:6
1、学习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技术 组织: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找一学生上来,教师示范传接棒技术。然后学 生练习。练习①原地站立,徒手摆臂在统一口令下分别练习上挑式和下压式 接棒伸臂和手型练习。练习②走动中和慢跑中几人做传接棒练习 组织:根据接力棒数目分成若干组,每组一路纵队,最后1个学生向前传棒, 最前面同学接棒后再将棒给最后一名继续练习,走和跑50、100米向后转, 交互练习传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9.24KB 文档页数:4
在多组元的镍基高温合金中分别和同时加入高Cr和高Ru,经固溶处理后,在800~1100℃下进行10~1300h时效处理,观察组织并分析Ru、Cr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合金组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Cr和Ru的合金中,经过1000℃/1300h时效处理后无TCP相析出;加入高Cr的合金仅20h就在晶界发现了TCP相,50h后在枝晶干出现TCP相;在1000℃时效,TCP相比其他温度更易析出.在同时加Cr和Ru的合金中,经过1000℃/1000h时效后并未发现TCP相的析出.这说明高含量的Cr促进了TCP相的形成,而高Ru的添加在高Cr合金中也能有效地抑制TCP相的析出,提高组织稳定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53MB 文档页数:7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等组织表征手段以及室温拉伸和热膨胀系数测试等性能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高温退火、低温时效处理对冷拔Fe-Ni合金丝微观组织演变、拉伸强度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始丝材强度高,但是室温热膨胀系数较大;而950℃退火导致晶粒粗化以及位错密度降低,虽然室温热膨胀系数低,但强度不足.相比之下,500℃较低温度的时效处理,能获得最优的强度/热膨胀系数组合(1189 MPa/0.2×10-6℃-1).对Fe-Ni合金丝相应的强化机制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讨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细晶强化与位错强化是该合金丝的主要强化机制,而热膨胀系数则主要受溶质原子-位错交互作用影响.揭示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选择对于Fe-Ni合金丝力学性能/热膨胀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