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有害生物治理》课程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二十二章 杂草治理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96,文件大小:12.19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杂草学 第二十二章杂草治理

第四章杂草治理 2.农业及生态防治 农田生态系统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大多是可 以人为调节和控制的,在较深入的研究农田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的基 础上,合理的利用这些因素,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可以合理的建立 个既控制杂草,又有利于农作物丰产的多功能的农业及生态治草体系。 2.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agricultural control)是指利用农田耕栽培技术和田间 管理措施等控制和减少农田土壤中杂草种子基数,抑制杂草的出苗和生 长,减轻草害,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损失的杂草防治的策略方法。农 业治草是杂草防治中重要的和首要的环节。其优点是对作物和环境安 全,不会造成任何污染,联合作业时,成本低、易掌握、可操作性强。 但是,农业治草难以从根本上削弱杂草的侵害以确保作物长期的安全生 长和高产优质

第四章杂草治理 2.1.1预防措施 防治杂草种子入侵农田是最客观实在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杂草种 子侵入农田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为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因素。 人为因素: 杂草种子与作物种子一起播种: 未腐熟有机肥的施用: 秸秆还田: 用被杂草种子污染的水灌溉农田 自然因素: 成熟种子在田间脱落 风、雨和水的传播。 防治杂草种子侵入田间的措施: 确保不使用含有杂草种子的优良作物种子、肥料、灌水和机械等: 防治田间杂草产生种子; 禁止可营养繁殖的多年生杂草在田间扩散和传播

第四章杂草治理 -2.1.2耕作栽培治草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土地耕耙、镇压或覆盖、作物轮 作、水渠管理等均能有效地抑制或防治杂草。但是,在农业 生产中,所有的农业措施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应当根据作物 种类、栽培方式、杂草群落的组成结构、变化特征以及土 壤、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等的差异综合考虑、配套合理运 用,才能发挥更大的除草作用

第四章杂草治理 山耕作治草 耕作治草(tilling control)是借助土壤耕作的各种措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 度上消灭杂草幼芽、植株或切断多年生杂草的营养繁殖器官,进而有效防治杂 草的一项农业措施。在一年生杂草发生较重的田地采用“间歇耕法”;在多年生 杂草发生较重的田块,则要采用深耕。 耕翻治草按其时间可分为春耕、伏耕、秋耕等,各种耕作治草效果各有不 同。 在耕作较频繁的地区,为了避免将前次翻到深层的大量草种再次翻回士 表,可采用深浅交替的伦更措施。 深松的作用:疏松土壤,消灭已萌发的杂草;破坏多年生杂草的地下 根茎。此措施不打乱土层,可使杂草集中萌发,便于提高治草效果。 中耕灭草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用农事器械翻动作物行间土壤以除草 的一种耕作行为,其原则是:除草除小,连续灭杀,提高工效预防效, 不让杂草又恢复生长和积累营养的机会

第四章杂草治理 (2)覆盖治草 覆盖治草是指在作物田利用有生命的植物(如作物群 体、其他种植的植物等)或无生命的物体(如秸秆、稻壳、 泥土或腐熟有机肥、水层、色膜等)在一定的时间内遮盖一 定的地表或空间,阻挡杂草的萌发和生长的方法。 ①降低土表光照强度,缩短有效光照时间,避免或减少光 有道杂草的种子萌发; ②对已出苗的杂草小苗,通过遮光或削弱其生长势,使其 饥饿而亡; ③春秋季覆盖可降低地表温度,抑制杂草萌发: ④夏季覆膜可使杂草由于膜下温度过高致死

第四章杂草治理 作物群体覆盖抑苹 主要措施有: ①选用发芽快而整齐的优质种子,确保早出苗、出苗齐、出苗壮; ②选择能使作物对杂草很快形成覆盖的最佳栽培制度,确保全苗早 发,促进作物群体优势早日形成: ③在高产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播种密度,早发 挥群体覆盖作用; ④提倡适当密植,尽量缩小行距、株距,尽量减少作物生长早期田间 留有过多的无效空间: ⑤春播作物的播种期,应选择在土温回升迅速的时期,以缩减种子萌 发至出苗的时间,并有机会再播种前进行杂草防治; ⑥利用农艺措施促使作物早发快长: ⑦利用选择性除草剂或复配剂,控抑杂草,促苗早发形成覆盖 ⑧合理调整种植方式

小麦整地条播栽培

第四章杂草治理 A,秸秆覆盖:包括行间铺草和留茬,可以产生以下效应: ①减少并推迟杂草发生: ②抑制杂草光合作用,阻碍其生长; ③禾谷类作物秸秆的水浸物可抑制某些杂草的萌发和生长: ④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多种养分: ⑤越冬作物覆盖秸秆有一定的保温效应,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冻 能力,同时覆盖物占据了杂草生长的空间,生长在覆盖物下的杂草也由 于较高的温适度而增加了呼吸作用,以致枯黄腐烂; ⑥覆盖物可以保水保肥,减少水土流失。 秸秆覆盖的缺点: ①参杂有杂草种子,被带入田间: ②高留茬使得矮秆杂草被留于田间: ③秸秆分解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

125 123 120 120 116 116 510% 111 112 111 109 104 106 10月 100 95 50 0 5 10 15 0 25 士境度(c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96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