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受精的机制 受精的概念: 两性细胞融合并创造出具备源自双亲遗传潜能的新 个体的过程,包括性活动(源自双亲基因的组合)利 复制活动(新生物体的产生) ●受精的功能: ①将父母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②在卵细胞质中激发一些确保发育正常进展的系 列反应
第二章 受精的机制 ⚫ 受精的概念: 两性细胞融合并创造出具备源自双亲遗传潜能的新 个体的过程,包括性活动(源自双亲基因的组合)和 复制活动(新生物体的产生)。 ⚫ 受精的功能: ① 将父母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② 在卵细胞质中激发一些确保发育正常进展的系 列反应。 第二章 受精的机制 ⚫ 受精的概念: 两性细胞融合并创造出具备源自双亲遗传潜能的新 个体的过程,包括性活动(源自双亲基因的组合)和 复制活动(新生物体的产生)。 ⚫ 受精的功能: ① 将父母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② 在卵细胞质中激发一些确保发育正常进展的系 列反应
第二章受精的机制 受精的过程: ①卵母细胞成熟; ②精子获能; ③精卵间的接触和识别(包括向化性的距离效应); ④精子入卵(配子融合和遗传物质的融合); ⑤卵的激活并开始发育 全部过程均在激素调控下的联级反应
第二章 受精的机制 ⚫受精的过程: ①卵母细胞成熟; ②精子获能; ③精卵间的接触和识别(包括向化性的距离效应); ④精子入卵(配子融合和遗传物质的融合); ⑤卵的激活并开始发育。 全部过程均在激素调控下的联级反应
减数分裂I 1同源染色体配1.二价体→四分体1联会复合体消失 对—联会 2非姐妹染色单2同源染色体某 2二价体形成体之间出现交叉。些部分分离 间期前期I细线期)前期I偶线期)前期I(粗线期)前期I双线期)前期I终变期 1同源染色体分离(四分体→二分体) 中期I 后期I 间期
减数分裂 I 间期 前期I(细线期) 前期I(偶线期) 1.同源染色体配 对 ——联会 2.二价体形成 前期I(粗线期) 1.二价体→四分体 2.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出现交叉。 前期I(双线期) 1.联会复合体消失 2.同源染色体某 些部分分离 前期I(终变期) 中期I 后期I 1.同源染色体分离(四分体→二分体) 2.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间期
第一节卵母细胞成熟 刺激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的固有信号: 海星卵:1一甲基腺嘌呤; 两栖类:孕酮; 鱼类:17a,20B一二羟-4-孕烯一3—酮; 哺乳动物:4,4二甲基-5a—胆甾基8,14, 24一三烯一3β一酚
第一节 卵母细胞成熟 一、刺激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的固有信号: ➢ 海星卵:1-甲基腺嘌呤; ➢ 两栖类:孕酮; ➢ 鱼类:17α,20β-二羟-4-孕烯-3-酮; ➢ 哺乳动物:4,4-二甲基-5α-胆甾基-8,14, 24-三烯-3β-酚
二、卵母细胞成熟的形态学标志 核膜破裂,染色体凝聚,纺锤体形成和第一极体排出 卵母细胞内cAMP浓度下降,Ca2+浓度上升; 一蛋白质合成迅速增加,蛋白质去磷酸化或磷酸化,促成 熟因子的生物活性物质出现; 卵内pp39m蛋白质含量增加。 米与cd2激酶共同作用,可恢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二、卵母细胞成熟的形态学标志 ➢核膜破裂,染色体凝聚,纺锤体形成和第一极体排出; ➢卵母细胞内cAMP浓度下降,Ca 2+浓度上升; ➢蛋白质合成迅速增加,蛋白质去磷酸化或磷酸化,促成 熟因子的生物活性物质出现; ➢卵内PP39mos蛋白质含量增加。 ٭ 与cdk2激酶共同作用,可恢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M Daught G celIs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Nuclear envelope breakdown Chromosome Chromosome decondensation segregation Reformation of Chromatids nuclear envelope Cytokinesis synthesis 细胞分裂周期
细胞分裂周期
孕酮刺激 受精 第一次 第二次减数分 减数分 裂中期CSF介 第一次 裂中期 导的中期停滞 有丝分 停滞于间期 S相 裂中期 细胞周期阶段 高 低 蛋白合成 pp39 Pp39, cdk2 pain Il, cyclin B cam-PK II 发育阶段 精子 未成熟卵 核膜破裂 成熟卵 受精 第一次卵裂 图21非洲爪蟾卵成熟分裂的机制 可恢复卵减数分裂
可恢复卵减数分裂
MPF:促成熟因子( 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调节亚基 cyclin B+催化亚基p342 MPF前体(低活性) 磷酸酯酶(cdc25基因产物) 具激酶活性的MPF 细胞周期通过G2/M进入M相
MPF: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调节亚基cyclin B+催化亚基P34cdc2 MPF前体(低活性) 磷酸酯酶(cdc25基因产物) 具激酶活性的MPF 细胞周期通过G2/M进入M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