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消化吸收代谢 第一节消化道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摄食的调节 第三节口腔消化 第四节单胃消化 第五节复胃消化 第六节小肠消化 第七节大肠消化 第八节吸收
第六章 消化 吸收 代谢 第一节 消化道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摄食的调节 第三节 口腔消化 第四节 单胃消化 第五节 复胃消化 第六节 小肠消化 第七节 大肠消化 第八节 吸收
重点:单胃、复胃和小肠的消化 难点:消化液的分泌调节及消化道运动的 调节
重点: 单胃、复胃和小肠的消化 难点: 消化液的分泌调节及消化道运动的 调节
消化概述 消化的概念 消化( digestion):在消化道中把饲料中的蛋白 质、脂肪、糖类等转变为可吸收和利用状态的全 部生理生化过程。 消化功能的进化 在动物进化的不同阶段,消化功能不断发展 和完善。 单细胞动物:消化全在细胞内,靠酶使食物 分解,称细胞内消化
消化概述 一、消化的概念 消化(digestion):在消化道中把饲料中的蛋白 质、脂肪、糖类等转变为可吸收和利用状态的全 部生理生化过程。 二、消化功能的进化 在动物进化的不同阶段,消化功能不断发展 和完善。 单细胞动物:消化全在细胞内,靠酶使食物 分解,称细胞内消化
随着动物进化,体内器官分化,形成专门的 消化道和消化腺(细胞外消化 ■消化道: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脏 由于不同动物的食物性质和生活条件不同, 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也明显改变
随着动物进化,体内器官分化,形成专门的 消化道和消化腺(细胞外消化) ◼ 消化道: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 肝脏 由于不同动物的食物性质和生活条件不同, 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也明显改变
肉食兽( carnivore) 消化道短而简单, 肠长/体长猫:6倍狗:4倍 ■杂食兽( omnivore) 介于二者之间,肠长/体长猪:14倍 草食兽( herbivore) 胃庞大,肠长而复杂 肠长/体长:牛:20倍羊:27倍 马、兔胃简单,大肠长而复杂
◼ 肉食兽(carivore): 消化道短而简单, 肠长/体长 猫:6倍 狗:4倍 ◼ 杂食兽(omnivore): 介于二者之间 , 肠长/体长 猪:14倍 ◼ 草食兽(herbivore): 胃庞大,肠长而 复杂 肠长/体长 : 牛:20倍 羊:27倍 马、兔胃简单,大肠长而复杂
■消化的个体发育 营养来源:胎盘≯乳→饲料 消化机能: 1.初乳:获得免疫抗体 2.消化酶分泌的变化 酶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3.胃的运动和肠的吸收 4.微生物
◼ 消化的个体发育 营养来源: 胎盘 乳 饲料 消化机能: 1. 初乳: 获得免疫抗体 2. 消化酶分泌的变化 酶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3. 胃的运动和肠的吸收 4. 微生物
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咀嚼、胃肠运动 化学性消化:消化腺一消化酶 微生物性消化:微生物一酶 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 ■糖:单糖、低级脂肪酸
三、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 咀嚼、胃肠运动 化学性消化: 消化腺 消化酶 微生物性消化: 微生物 酶 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 蛋白质: 氨基酸 ◼ 脂肪: 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 ◼ 糖: 单糖、低级脂肪酸
第一节消化道的主要功能 消化道的运动功能 1.肌肉构成:除口腔、食道前部(或全部)、肛 门附近为横纹肌外,胃肠壁是平滑肌 2组织学结构:浆膜层、纵肌层、环肌层、黏膜 下层、黏膜层。 3.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 膜电位、慢波电位、动作电位
第一节 消化道的主要功能 一、消化道的运动功能 1. 肌肉构成:除口腔、食道前部(或全部)、肛 门附近为横纹肌外,胃肠壁是平滑肌 2.组织学结构:浆膜层、纵肌层、环肌层、黏膜 下层、黏膜层。 3.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 膜电位、慢波电位、动作电位
4.消化道平滑肌运动的特点: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2)伸展性较大 (3)具有一定的紧张性 (4)有自动节律性 (5)对有些刺激敏感性
4. 消化道平滑肌运动的特点: ⑴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⑵ 伸展性较大 ⑶ 具有一定的紧张性 ⑷ 有自动节律性 ⑸ 对有些刺激敏感性
二、消化道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 水 无机盐(Na+、K+、H、HCO2、CI HPO2-) 有机物(水解酶、胆色素、胆盐、胆 固醇、粘蛋白) 血液一消化腺一胃肠道→→血液
二、消化道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 水 无机盐(Na+ 、K+ 、H+ 、HCO3 -、ClHPO4 2-) 有机物(水解酶、胆色素、胆盐、胆 固醇、粘蛋白) 血液 消化腺 胃肠道 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