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取业大学考谜专用 《农业生态学》试卷答案 将下列专业术语译成汉语(每个1分,共10分) 1农业生态学2生态系统3.能量流动4食物链5生境6生物多样性7生态位8.生态型9群落演替10·营 养结构 、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1.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 律和机理,以获得最高生物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农业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 门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2.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 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3.能量转移: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能,食物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个营养 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 4.食物网: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生物又常常被多种生物取食,于是食物 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5.污染:是指空气、陆地、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具有了人们不希望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会 有害于人类的生命、有益的物种、工农业生产、文化财产等,它可能或将会废弃和恶化人们所需的资 6.能量传递效率:通常指食物链各环节上能量的各种转化效率, 7.次级生产:指动物、微生物等异养者的生产,是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表现出的 生产力,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 8.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其中必有一种和几种因子是限制 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 9.种群:是指占据特定空间与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 10.生物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即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 成的生物复合体。 评分标准:完全正确者得满分,意思正确但表达不准确者扣0.5-1分,不正确者得0分。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它既保留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特点,又具备 很多人类改造、控制、调节、干扰甚至破坏所带来的新特点。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受人类控制 ②净生产力高 ③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较差。 ④开放性系统 ⑤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 ⑥有明显的区域性 2.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类型、性质和作用 辅助能的类型: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生物辅助能(有机能)、工业辅助能(无机能) 辅助能的性质:不能转化成生物能,对生物能的合成、转化起辅助作用 辅助能的作用:促进转化、减少消耗、改善环境 3.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调控原则 (一)重视投入,减少非生产性消耗,不断平衡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二)在投入问题上,注意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1.重视有机投入,充分发挥生物的作用。 (1)培育和种植一些自然归还率高的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方式如轮作、间作。 (2)利用生物固氮,加强氮循环 (3)通过根系和其它措施,将土壤中潜在的养分有效化。 (4)农林牧结合。 2.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减少和避免污染。 第1页共2页
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1 页 共 2 页 《农业生态学》试卷答案 一、将下列专业术语译成汉语(每个 1 分,共 10 分) 1.农业生态学 2.生态系统 3.能量流动 4.食物链 5.生境 6.生物多样性 7.生态位 8.生态型 9.群落演替 10.营 养结构 二、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 20 分) 1.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 律和机理,以获得最高生物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农业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一 门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2.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 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3.能量转移: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能,食物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个营养 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 4.食物网: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生物又常常被多种生物取食,于是食物 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5. 污染:是指空气、陆地、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具有了人们不希望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会 有害于人类的生命、有益的物种、工农业生产、文化财产等,它可能或将会废弃和恶化人们所需的资 源。 6.能量传递效率:通常指食物链各环节上能量的各种转化效率。 7.次级生产:指动物、微生物等异养者的生产,是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表现出的 生产力,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 8.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其中必有一种和几种因子是限制 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 9.种群:是指占据特定空间与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 10.生物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即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 成的生物复合体。 评分标准:完全正确者得满分,意思正确但表达不准确者扣 0.5-1 分,不正确者得 0 分。 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1.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它既保留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特点,又具备 很多人类改造、控制、调节、干扰甚至破坏所带来的新特点。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受人类控制 ②净生产力高 ③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较差。 ④开放性系统 ⑤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 ⑥有明显的区域性 2. 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类型、性质和作用。 辅助能的类型: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生物辅助能(有机能)、工业辅助能(无机能) 辅助能的性质:不能转化成生物能,对生物能的合成、转化起辅助作用 辅助能的作用:促进转化、减少消耗、改善环境 3.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调控原则。 (一)重视投入,减少非生产性消耗,不断平衡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二)在投入问题上,注意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1.重视有机投入,充分发挥生物的作用。 (1)培育和种植一些自然归还率高的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方式如轮作、间作。 (2)利用生物固氮,加强氮循环。 (3)通过根系和其它措施,将土壤中潜在的养分有效化。 (4)农林牧结合。 2.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减少和避免污染
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三)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四)改革生产管理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如少免耕技术。 (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物质循环。 4.什么是初级生产?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有哪些。 指生态系统中自养者的生产,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等在内的同化太阳能并以有机物形式贮存 起来的生产,又称第一性(次)生产 (1)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2)协调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 (3)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 (4)重视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5)适量的辅助能投入 5.r选择和k选择。 r对策。生物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高(r),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环 境,种群数量常岀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属于r对策的生物称r对策者,昆虫、细菌、藻类等属 于r对策生物 k对策。生物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髙,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较大扩散能力,但具有较 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k水平。属于k对策的生物称为k对策者。通常脊椎动物 和种子植物属于k对策生物。 评分标准:要点表述准确者得满分,有遗漏根据情况适当扣分。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可归纳为外因演替和内因演替二种类型: 1.外因演替: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叫外因演替。又可为: (1)气候性外因演替。 (2)土壤性外因演替。 (3)生物性外因演替 (4)人为演替 2.内因演替:在生物群落里,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內部环境,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 成员。这种循环往复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称为内因演替。同时,在一个生物群落内,由于 各群落成员之间的矛盾,即使群落的外部、内部环境没有显著的改变,群落仍进行着演替,也称为内 因演替。 内因演替与外因演替是两个相对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二者同时存在,自然界有许多成熟的群落 由于周期干旱、水灾等而重现周期性演替现象。每一类型的演替,除了受本类型的主导条件影响外, 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其他类型的演替条件的影响。 2.试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阐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 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论述有力 评分标准:要点表述准确、论述充分者得满分,只有要点无论述者根据情况适当扣1-5分;要点表述 不清,论述空洞、甚至不正确者扣6-15分 第2页共2页
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2 页 共 2 页 (三)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四)改革生产管理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如少免耕技术。 (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物质循环。 4. 什么是初级生产?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有哪些。 指生态系统中自养者的生产,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等在内的同化太阳能并以有机物形式贮存 起来的生产,又称第一性(次)生产。 ⑴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⑵协调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 ⑶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 ⑷重视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⑸适量的辅助能投入 5. r 选择和 k 选择。 r 对策。生物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高(r),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环 境,种群数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属于 r 对策的生物称 r 对策者,昆虫、细菌、藻类等属 于 r 对策生物。 k 对策。生物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较大扩散能力,但具有较 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 k 水平。属于 k 对策的生物称为 k 对策者。通常脊椎动物 和种子植物属于 k 对策生物。 评分标准:要点表述准确者得满分,有遗漏根据情况适当扣分。 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可归纳为外因演替和内因演替二种类型: 1.外因演替: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叫外因演替。又可为: (1)气候性外因演替。 (2)土壤性外因演替。 (3)生物性外因演替。 (4)人为演替。 2.内因演替:在生物群落里,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内部环境,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 成员。这种循环往复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称为内因演替。同时,在一个生物群落内,由于 各群落成员之间的矛盾,即使群落的外部、内部环境没有显著的改变,群落仍进行着演替,也称为内 因演替。 内因演替与外因演替是两个相对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二者同时存在,自然界有许多成熟的群落 由于周期干旱、水灾等而重现周期性演替现象。每一类型的演替,除了受本类型的主导条件影响外, 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其他类型的演替条件的影响。 2.试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阐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 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论述有力。 评分标准:要点表述准确、论述充分者得满分,只有要点无论述者根据情况适当扣 1-5 分;要点表述 不清,论述空洞、甚至不正确者扣 6-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