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资源(历年真题)2005-2006学年农业昆虫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134.08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初期性储粮害虫 发生于粮食储藏的初期,主要危害原粮的一类害虫。 2.抗生性 寄主作物由于具有某些化学的或物理的特性,当害虫取食后生长发育不良,存活 率降低,寿命缩短,这种现象称为抗生性。 3.防治指标 害虫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危害所造成的损失与防止其危害所花的费用相 等,此时的虫口密度称之为经济阈值。 4.行军虫 粘虫大发生时,其幼虫吃完一块地的作物后,常有成群结队迁移危害的习性,故 俗称为行军虫。 5.害虫自毁防治技术 又称之为遗传防治。通过物理、遗传、或化学方法处理害虫的雄虫,产生大量的 不育个体,然后释放到田间,使之与正常的雌虫交配,造成不育,这样连续处理多 代,最终使害虫种群下降甚至灭绝的防治方法。 6.阻隔防治 通过机械的方法,阻止害虫与寄主植物或组织接触,从而达到防止害虫危害的目 的。 7.夏蝗 东亚飞蝗的越冬代成虫发生于夏季,故俗称夏蝗。 8.生态调控策略 通过调节害虫所处的环境的生态条件,加大以生物因素为主的自然因素在害虫防 治中的作用。 9.穗蚜 在北方麦区,麦长管蚜常在小麦穗期大发生,故俗称为穗蚜。 10.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利用药剂拌种等技术处理种子防治害虫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l.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危害玉米心叶时造成的典型害状是受 害叶片上出现整齐的排孔,在我国严重发生区主要位于黄淮流域2、3代区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初期性储粮害虫 发生于粮食储藏的初期,主要危害原粮的一类害虫。 2. 抗生性 寄主作物由于具有某些化学的或物理的特性,当害虫取食后生长发育不良,存活 率降低,寿命缩短,这种现象称为抗生性。 3.防治指标 害虫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危害所造成的损失与防止其危害所花的费用相 等,此时的虫口密度称之为经济阈值。 4.行军虫 粘虫大发生时,其幼虫吃完一块地的作物后,常有成群结队迁移危害的习性,故 俗称为行军虫。 5.害虫自毁防治技术 又称之为遗传防治。通过物理、遗传、或化学方法处理害虫的雄虫,产生大量的 不育个体,然后释放到田间,使之与正常的雌虫交配,造成不育,这样连续处理多 代,最终使害虫种群下降甚至灭绝的防治方法。 6.阻隔防治 通过机械的方法,阻止害虫与寄主植物或组织接触,从而达到防止害虫危害的目 的。 7.夏蝗 东亚飞蝗的越冬代成虫发生于夏季,故俗称夏蝗。 8.生态调控策略 通过调节害虫所处的环境的生态条件,加大以生物因素为主的自然因素在害虫防 治中的作用。 9.穗蚜 在北方麦区,麦长管蚜常在小麦穗期大发生,故俗称为穗蚜。 10.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利用药剂拌种等技术处理种子防治害虫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危害玉米心叶时造成的典型害状是 受 害叶片上出现整齐的排孔 ,在我国严重发生区主要位于 黄淮流域2、3代区

2.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按其发生特点是一种钻蛀性_害 虫,防治桃蛀果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是幼虫化蛹期药剂处理土壤。 3.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isellana隶属于瘿蚊科,其危害小麦造 成的害状特点是_籽粒灌浆不饱满,秕瘦一。 4.菜青虫Pieris rapae按期寄主范围分属于寡食性害虫, 在一年份当中以春季和秋季危害最严重。 5.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_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其越冬分界线是北 纬33度,即元月份平均温度0℃等温线。 6.Macrosiphum avenea麦长管蚜_在我国北方地区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小 麦穗期,此时所用的主要是要方法为药剂喷翌。 7.Pleonomus canaliculatus沟金针虫一般3年1代,幼虫危害 麦苗造成的害状特点是以钻蛀根芝,被害处如乱麻状。 8.Sitophilus zeamais玉米螟危害方式为蛀食,其成虫在田间 作物成熟期有飞到田间即将成熟的作物上产卵的习性,常使收获的作物带虫。 9.Locust migratoria飞蝗在我国有3亚种,其中分布于我国 青藏高原的亚种是西藏飞蝗。 10. ,Gryllotalpa oriensis东方蝼蛄一喜食作物的种子一,故药剂 防治以毒饵透杀 防效较好。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虫害形成的条件。 虫源虫源是造成虫害的基础。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害虫危害对农作物造成 较大的损失,首先要具有一定数量的虫源。对地迁飞性或藉气流等传播的害虫来说, 其虫源决定于迁入数量:对于当地土生土长的害虫来说,决定于该地的虫口基数。在 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虫源基数越大造成虫害的可能性也越大。 害虫要有一定的种群密度有虫源不一定就会造成虫害,还必须具备利于害虫 繁殖蔓延的环境条件(包括生物与非生物条件)。只有当害虫的种群密度发展到足以 造成危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数量,才能造成虫害。 适宜的寄生植物和生育阶段适宜的寄生植物是害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 有田间有充足的喜食植物及感虫的品种,才能提供害虫丰富的食物营养,虫口数量得 到很快的发展。尤其是当作物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的危害期相吻合时,才能造成严重 的虫害。 2.何谓抗虫性?简述抗虫性的”三机制

2.桃蛀果蛾 Carposina sasakii 按其发生特点是一种 钻蛀性 害 虫,防治桃蛀果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是 幼虫化蛹期药剂处理土壤 。 3.麦红吸浆虫 Sitodiplosis misellana 隶属于 瘿蚊 科,其危害小麦造 成的害状特点是 籽粒灌浆不饱满,秕瘦 。 4.菜青虫 Pieris rapae 按期寄主范围分属于 寡食 性害虫, 在一年份当中以 春季和秋季 危害最严重。 5.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其越冬分界线是北 纬 33度 ,即元月份平均温度 0 ℃等温线。 6.Macrosiphum avenea 麦长管蚜 在我国北方地区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 小 麦穗期 ,此时所用的主要是要方法为 药剂喷雾。 7. Pleonomus canaliculatus 沟金针虫 一般 3 年1代,幼虫危害 麦苗造成的害状特点是以 钻蛀根茎,被害处如乱麻状 。 8. Sitophilus zeamais 玉米螟 危害方式为 蛀食 ,其成虫在田间 作物成熟期有 飞到田间即将成熟的作物上产卵的 习性,常使收获的作物带虫。 9. Locust migratoria 飞蝗 在我国有 3 亚种,其中分布于我国 青藏高原的亚种是 西藏飞蝗 。 10. Gryllotalpa oriensis 东方蝼蛄 喜食作物的 种子 ,故药剂 防治以 毒饵诱杀 防效较好。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虫害形成的条件。 虫源 虫源是造成虫害的基础。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害虫危害对农作物造成 较大的损失,首先要具有一定数量的虫源。对地迁飞性或藉气流等传播的害虫来说, 其虫源决定于迁入数量;对于当地土生土长的害虫来说,决定于该地的虫口基数。在 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虫源基数越大造成虫害的可能性也越大。 害虫要有一定的种群密度 有虫源不一定就会造成虫害,还必须具备利于害虫 繁殖蔓延的环境条件(包括生物与非生物条件)。只有当害虫的种群密度发展到足以 造成危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数量,才能造成虫害。 适宜的寄生植物和生育阶段 适宜的寄生植物是害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 有田间有充足的喜食植物及感虫的品种,才能提供害虫丰富的食物营养,虫口数量得 到很快的发展。尤其是当作物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的危害期相吻合时,才能造成严重 的虫害。 2.何谓抗虫性?简述抗虫性的"三机制

植物具有的可以降低害虫最终危害程度的可遗传特性。 不选择性昆虫对植物的不选择性是指昆虫不喜欢在某些植物上产卵、栖息或取食 的习性。对寄主的选择性受植物的形态解剖形状、生物化学、物候或植物生长特性所 形成的小生态条件的影响。 抗生性有些植物品种含有某些”有害”化学物质,或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或虽有 营养物质但难以被昆虫利用,或由于虫害产生不利于害虫的物理、机械作用等原因, 引起害虫死亡率增高、繁殖率降低、生长受到抑制而不能完成发育或延迟发育,寿命 缩短等现象。 耐害性有些植物种类或品种虽然也遭受害虫的危害,害虫也能在其上正常生长 发育,但这些植物种类或品种具有很强的增殖或补偿能力,因此可以忍受虫害而不影 响或不显著影响产量。 3.简述麦红吸浆虫发生动态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期因地区和气候而不同,在同一地区也因年而异,与当地小麦 生育期具有密切的物候联系。在黄准地区,越冬幼虫翌年春季10℃m土温上升到7℃左 右,小麦进入拔节期开始破茧上升。4月中旬10cm土温达15℃左右时,小麦进入孕穗 期,幼虫陆续在约3Cm的土层中作土室化蛹。蛹期8~12天,4月下旬10cm土温达20℃左 右,正值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产卵于抽穗但尚未扬花的麦穗上。卵期3~5天,小麦 扬花灌浆期往往又与幼虫孵化危害期相吻合。幼虫期20天左右,至小麦渐近黄熟,吸 浆虫幼虫陆续老熟,遇降雨离穗落地入土,在6~10cm深处经3~10天结圆茧休眠。 4、简述二化螟与三化螟的分布与危害特点。 二化螟在国外分布于亚欧大陆及东南亚各国:国内几乎分布全国各地,在北方稻 区发生危害较为普遍。三化螟分布于亚洲热带至温带南部:国内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 及其以南主要稻区,以沿海、沿江平原地区危害最重。 二化螟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茭白、野菱白、甘 蔗、粟、慈姑、蚕豆、油茶、稗、游草及芦苇等,但以危害水稻为主。三化螟食性专 一,仅危害水稻和野生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危害,造成枯鞘,2龄以后幼虫蛀入稻 株内危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死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 期造成虫伤株。 5、简述桃小食心虫的年生活史。 桃蛀果蛾在苹果产区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扁圆形茧越冬。越冬深 度一般在13cm以内,其中3cm深左右的土中占一半以上。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幼虫 于5月上中旬开始出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出土盛期。一般于5月下旬后陆续出现越

植物具有的可以降低害虫最终危害程度的可遗传特性。 不选择性 昆虫对植物的不选择性是指昆虫不喜欢在某些植物上产卵、栖息或取食 的习性。对寄主的选择性受植物的形态解剖形状、生物化学、物候或植物生长特性所 形成的小生态条件的影响。 抗生性 有些植物品种含有某些"有害"化学物质,或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或虽有 营养物质但难以被昆虫利用,或由于虫害产生不利于害虫的物理、机械作用等原因, 引起害虫死亡率增高、繁殖率降低、生长受到抑制而不能完成发育或延迟发育,寿命 缩短等现象。 耐害性 有些植物种类或品种虽然也遭受害虫的危害,害虫也能在其上正常生长 发育,但这些植物种类或品种具有很强的增殖或补偿能力,因此可以忍受虫害而不影 响或不显著影响产量。 3.简述麦红吸浆虫发生动态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期因地区和气候而不同,在同一地区也因年而异,与当地小麦 生育期具有密切的物候联系。在黄准地区,越冬幼虫翌年春季10cm土温上升到7℃左 右,小麦进入拔节期开始破茧上升。4月中旬10cm土温达15℃左右时,小麦进入孕穗 期,幼虫陆续在约3cm的土层中作土室化蛹。蛹期8~12天,4月下旬10cm土温达20℃左 右,正值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产卵于抽穗但尚未扬花的麦穗上。卵期3~5天,小麦 扬花灌浆期往往又与幼虫孵化危害期相吻合。幼虫期20天左右,至小麦渐近黄熟,吸 浆虫幼虫陆续老熟,遇降雨离穗落地入土,在6~10cm深处经3~10天结圆茧休眠。 4、简述二化螟与三化螟的分布与危害特点。 二化螟在国外分布于亚欧大陆及东南亚各国;国内几乎分布全国各地,在北方稻 区发生危害较为普遍。三化螟分布于亚洲热带至温带南部;国内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 及其以南主要稻区,以沿海、沿江平原地区危害最重。 二化螟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茭白、野茭白、甘 蔗、粟、慈姑、蚕豆、油茶、稗、游草及芦苇等,但以危害水稻为主。三化螟食性专 一,仅危害水稻和野生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危害,造成枯鞘,2龄以后幼虫蛀入稻 株内危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死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 期造成虫伤株。 5、简述桃小食心虫的年生活史。 桃蛀果蛾在苹果产区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扁圆形茧越冬。越冬深 度一般在13㎝以内,其中3㎝深左右的土中占一半以上。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幼虫 于5月上中旬开始出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出土盛期。一般于5月下旬后陆续出现越

冬代成虫。第1代幼虫于7月初至9月上旬陆续老熟脱果落地。第2代幼虫在果内危害至8 月中、下旬开始脱果,一直延续到10月陆续入土越冬。 6、简述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的年生活史。 棉铃虫年发生代数和主害代因地而异,1年发生3~7代。在黄河流域棉区,一年发 生4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主要危 害小麦、豌豆、苜蓿、春玉米、番茄等作物。6月上中旬入土化蛹,6月中下旬第1代成 虫盛发。此时棉花进入显蕾期,受到第2代幼虫的严重危害。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第2 代成虫盛发期,仍然集中于棉花上产卵,少量的迁至番茄、玉米上产卵。第3代成虫盛 发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部分成虫仍在棉花上产卵,一部分转移至夏玉米、番茄、 辣椒、高粱等作物上产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在5~15m深处筑土室 化蛹越冬。 四、论述题(任选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水稻害虫或小麦害虫的主要类别,简述其中主要害虫[23种(类)]的发 生规律,并制定一套该作物田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2、试述钻蛀性害虫或螨类害虫的主要种类,简述其中主要害虫[23种(类)]的发 生规律,并阐述该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3、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害虫种类及其越冬虫态和场所

冬代成虫。第1代幼虫于7月初至9月上旬陆续老熟脱果落地。第2代幼虫在果内危害至8 月中、下旬开始脱果,一直延续到10月陆续入土越冬。 6、简述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的年生活史。 棉铃虫年发生代数和主害代因地而异,1年发生3~7代。在黄河流域棉区,一年发 生4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主要危 害小麦、豌豆、苜蓿、春玉米、番茄等作物。6月上中旬入土化蛹,6月中下旬第1代成 虫盛发。此时棉花进入显蕾期,受到第2代幼虫的严重危害。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第2 代成虫盛发期,仍然集中于棉花上产卵,少量的迁至番茄、玉米上产卵。第3代成虫盛 发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部分成虫仍在棉花上产卵,一部分转移至夏玉米、番茄、 辣椒、高粱等作物上产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在5~15㎝深处筑土室 化蛹越冬。 四、论述题(任选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水稻害虫或小麦害虫的主要类别,简述其中主要害虫[2~3种(类)]的发 生规律,并制定一套该作物田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2、试述钻蛀性害虫或螨类害虫的主要种类,简述其中主要害虫[2~3种(类)]的发 生规律,并阐述该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3、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害虫种类及其越冬虫态和场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