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沉积岩石学:英文名称:Sedinentary Petrolog 课程编码:131031 分:5分 总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适应专业:资源勒查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根论、结品学与矿物学、普通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 执笔人:何幼斌 审订人:李维锋、胡明毅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沉积岩石学》属于学科基础课。 沉积相的基本 音养学生具有沉积岩石学基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章 绪 (2学 沉积岩、沉积岩石学、沉积学的概念(重点): 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沉积岩石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 范二 沉积岩的形成及演 (6学时) 本章重点是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岩的分类。 第一节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来源 母岩的风化作用及其风化产物类型,碎屑岩的矿物成热度概念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风化壳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 第二节醉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碎屑物质在流水、空气、冰川中的凝运和沉积作用 第三节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系蛋益青资起作用生销的运视作用。机长领积分异作用化领分异作用及其三者关 第四节沉积期后变化 沉积后作用概念、基本类型、特征及其阶段划分 第五节沉积岩的分类 三章沉积然的构造和 (4学时) 本章重点是层理、波痕 第一节绪论 研究沉积岩构造和颜色的意义,沉积构造分类 第二节物理成因的构造 流动成因的构造、侵蚀成因的构造、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成因的构造 第三节化学成因的构造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沉积岩石学;英文名称:Sedimentary Petrology 课程编码:131031 学 分:5分 总 学 时: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适应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普通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 执 笔 人:何幼斌 审 订 人:李维锋、胡明毅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沉积岩石学》属于学科基础课。 沉积岩的分布面积很广,大陆表面约有75%的面积被沉积层覆盖,大洋底几乎全部被沉积物和沉积岩所覆盖。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 积岩(包括沉积矿产)的特征、生成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科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 课,主要讲授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以及鉴别沉积岩的基本技能,学会开展沉积相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沉积岩石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 能,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进行油区岩相古地理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 论 (2学 时) 沉积岩、沉积岩石学、沉积学的概念(重点); 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沉积岩石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沉积岩的形成及演 化 (6学时) 本章重点是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岩的分类。 第一节 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来源 母岩的风化作用及其风化产物类型,碎屑岩的矿物成熟度概念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风化壳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 第二节 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碎屑物质在流水、空气、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三节 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溶解物质(胶体溶液、真溶液)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及其二者关 系;正常沉积和事件沉积的概念及关系 第四节 沉积期后变化 沉积后作用概念、基本类型、特征及其阶段划分 第五节 沉积岩的分类 第三章 沉积岩的构造和颜 色 (4学时) 本章重点是层理、波痕 第一节 绪论 研究沉积岩构造和颜色的意义,沉积构造分类 第二节 物理成因的构造 流动成因的构造、侵蚀成因的构造、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成因的构造 第三节 化学成因的构造
结品构造、压溶构造、结核 第四节生物成因的构造 生物遗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生物生长构造、植物根痕 第五节沉积岩的颜色 第四章陆源碎居 (10学时) 本章重点与难点: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砂岩分类 第一节碎屑的物质成分 碎妈物质(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化学沉淀物质:碎屑岩的化学成分 第二节碎屑岩的结构 屑岩的结程及研失委赞、化学胶结物、孔膜》的概念及备结枸组分的特点:碎屑岩的胶结类型、颗腔支择性质:醉 第三节砾岩和角砾岩 砾岩的一般特征,砾岩的分类,得岩主要成因类型的特点,保岩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四节砂岩及粉砂岩 物深区的聚新的爱的面砂省、长石砂容、岩屑砂容、条砂省》的特点及其形成环境,超过砂容资料研究 第五节粘土岩 粘土岩的一般特征,粘士岩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粘士沉积物的沉积后变化及其与油气关系 第五章火山碎屑 (1学时) 火山碎屑岩的概念及岩石的一般特征,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各主要岩石类型的特征,火山碎屑岩的成因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六章碳酸盐 (8学时) 本章重点是与难点: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石灰岩的分类、白云岩的生成机理 第一节碳酸盐岩概论 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新进展,碳酸盐岩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组分特点,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 第二节碳酸盐岩的生物骨路组分 碳酸盐岩生物骨酪的主要矿物成分,钙质生物骨骼的结构分类,碳酸盐岩中常见生物门类骨路鉴定特征 第三节石灰岩 石灰岩的成分分类、石灰岩的结构分类,有代表性的石灰岩分类方案及其简要评价 第四节白云岩 白云岩岩石学,几种主要白云岩化的作用机理,白云岩的成因分类 第五节碳酸盐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第七章其他沉积 (2学时】 蒸发岩、硅岩、铁、锰、铝、磷沉积岩、煤及油页岩 糖八章碎捐岩沉积 (13学时 本章重点:沉积相的概念、各类沉积相的鉴别标志 第一节沉积相的概念及分类 沉积相、沉积环境的概念,沃尔索相律及相模式的薇念,标准相模式的作用,沉积相的分类 第二节山麓一洪积相 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其亚相划分,冲积扇的鉴定标志,冲积扇与油气关系
结晶构造、压溶构造、结核 第四节 生物成因的构造 生物遗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生物生长构造、植物根痕 第五节 沉积岩的颜色 第四章 陆源碎屑 岩 (10学时) 本章重点与难点: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砂岩分类 第一节 碎屑的物质成分 碎屑物质(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化学沉淀物质;碎屑岩的化学成分 第二节 碎屑岩的结构 碎屑岩的结构组分(碎屑颗粒、杂基、化学胶结物、孔隙)的概念及各结构组分的特点;碎屑岩的胶结类型、颗粒支撑性质;碎 屑岩的结构成熟度概念及研究的地质意义 第三节 砾岩和角砾岩 砾岩的一般特征,砾岩的分类,砾岩主要成因类型的特点,砾岩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四节 砂岩及粉砂岩 砂岩的一般特征,砂岩的分类,各类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特点及其形成环境,通过砂岩资料研究 物源区构造背景,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及粉砂岩的成因 第五节 粘土岩 粘土岩的一般特征,粘土岩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粘土沉积物的沉积后变化及其与油气关系 第五章 火山碎屑 岩 (1学时) 火山碎屑岩的概念及岩石的一般特征,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各主要岩石类型的特征,火山碎屑岩的成因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第六章 碳酸盐 岩 (8学时) 本章重点是与难点: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石灰岩的分类、白云岩的生成机理 第一节 碳酸盐岩概论 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新进展,碳酸盐岩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组分特点,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生物骨骼组分 碳酸盐岩生物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钙质生物骨骼的结构分类,碳酸盐岩中常见生物门类骨骼鉴定特征 第三节 石灰岩 石灰岩的成分分类、石灰岩的结构分类,有代表性的石灰岩分类方案及其简要评价 第四节 白云岩 白云岩岩石学,几种主要白云岩化的作用机理,白云岩的成因分类 第五节 碳酸盐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第七章 其他沉积 岩 (2学时) 蒸发岩、硅岩、铁、锰、铝、磷沉积岩、煤及油页岩 第八章 碎屑岩沉积 相 (13学时) 本章重点:沉积相的概念、各类沉积相的鉴别标志 第一节 沉积相的概念及分类 沉积相、沉积环境的概念,沃尔索相律及相模式的概念,标准相模式的作用,沉积相的分类 第二节 山麓—洪积相 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其亚相划分,冲积扇的鉴定标志,冲积扇与油气关系
第三节河流相 志家正用流相的宝、微分及其生套特伍,积图合及香肉提化、古代可沉的主要至际 第四节湖泊相 湖泊环境的一般特征,湖泊相的亚相划分,湖泊相的主要特征及其鉴别标志,湖泊相与油气关系 第五节三角洲相 第六节海相组 海洋环境的一般特征,海相组的划分及海相组沉积的一般特征 滨岸环境的水动力特征及搬运、沉积特点,滨岸相的亚相类型及其特征,滨岸相的鉴别标志 污湖、障壁岛、潮坪等环境的特点,亚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相组合及其与油气关系 浅海陆糊的沉积环境特点,浅海陆相的亚相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浅海风暴流沉积及其识别标志。 半深海、深海的沉积环境特点,沉积作用方式及岩石类型的特征、海相组沉积与油气关系 被九套深水异地沉 (3学时) 第一节深水重力流沉积 第二节深水牵引流沉积(等深流沉积、内波与内海汐沉积) 装十康考洋碳酸盐沉乐统及相顺 (3学时)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若干主要相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遮与魂相 一岩相古地理所究与 (3学时) 相标志、剖面相分析、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分析 染十二意沉积作用的控烟 (1学时) 大地构造作用、海平面升降作用、气候等控制作用、盆山合作用:地质历史中的沉积作用主要特征 三、教学基本要求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述 实验一、沉积构造标本的观察及描 (2学时) 实验醉屑岩的物质成分、结构组分的观察、指 (2学时) 实验运际省、石英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 (2学时) 实验公、长石砂岩手标本和等片的观聚、指 (2学时) 尖验套岩屑砂省、杂砂岩手标木和薄片的观察、损 (2学时) (2学时)
第三节 河流相 河流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河流相的亚相、微相划分及其主要特征,河流沉积组合及垂向模式,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 志,河流相的油气分布规律 第四节 湖泊相 湖泊环境的一般特征,湖泊相的亚相划分,湖泊相的主要特征及其鉴别标志,湖泊相与油气关系 第五节 三角洲相 三角洲沉积环境特点,三角洲的主要类型,三角洲的亚相,微相划分及沉积特征,三角洲的相组合及沉积旋回,三角洲相的识别 标志,三角洲相与油气关系 第六节 海相组 海洋环境的一般特征,海相组的划分及海相组沉积的一般特征 滨岸环境的水动力特征及搬运、沉积特点,滨岸相的亚相类型及其特征,滨岸相的鉴别标志 泻湖、障壁岛、潮坪等环境的特点,亚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相组合及其与油气关系 浅海陆棚的沉积环境特点,浅海陆相的亚相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浅海风暴流沉积及其识别标志。 半深海、深海的沉积环境特点,沉积作用方式及岩石类型的特征、海相组沉积与油气关系 第九章 深水异地沉 积 (3学时) 第一节 深水重力流沉积 第二节 深水牵引流沉积(等深流沉积、内波与内潮汐沉积) 第十章 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 式 (3学时)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若干主要相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礁与礁相 第十一章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 图 (3学时) 相标志、剖面相分析、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分析 第十二章 沉积作用的控制因 素 (1学时) 大地构造作用、海平面升降作用、气候等控制作用、盆山耦合作用;地质历史中的沉积作用主要特征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讲课和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沉积岩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分类及各主要类型 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并能够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描述各类沉积岩,掌握沉积相的相标志及各种沉积相的主要特征,学会开展沉 积相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开展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工作。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一、沉积构造标本的观察及描 述 (2学时) 实验二、碎屑岩的物质成分、结构组分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实验三、砾岩、石英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实验四、长石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实验五、岩屑砂岩、杂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实验六、粘土岩、火山碎屑岩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实验七、碳酸盐岩矿物的染色整定及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观察、描述(一)(2学时) 实数八费酸盐浴的结构组分覆装、益述 (2学时) 尖验颗(佳生物》石岩的观指 (2学时) 尖验套生物屑石灰岩的观张、指 (2学时 实验、白云岩及德死岩的残素。描 (2学时) 实验十二、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五、大纲说明 六、教学参考书 1、赵澄林、朱筱敏主编,《沉积岩石学》(第三版),石油工业出版杜,2001. 2、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第二版)(上、下雳),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3、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地质出版社,1986 4、冯增昭等主编,《中国沉积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5、HE赖内克、【.B.辛格著,陈吕明、李继亮译,《陆源碎屑沉积环境》,石油工业出版社,1979. 6、孙永传、李蕙生编,《碎屑岩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地质出版社,1986 7、贾振远、李之琪编。《碳酸盐岩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8、冯增昭编著,《碳酸盐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9、何镜字、孟样化主编,《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石油工业出版社,194 10、刘宝瑞、张锦泉主编,《沉积成岩作用》,科学出版社,1992 11、刘宝君、曾允孚主编,《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地质出板社,1985. 12、陈建强,周洪瑞,王训练,《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地质出版社,2004 13、《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翁著组,《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科学出版社,1984 14.Blatt H Middleton G and Murray R.(Origin of sedinentary rocks)(2nd ed.),Prentice-Hill,Inc.1980. 15.Greensmith J,(Petrology of the sedimentary rocks(7 ed.)Unwin Hymn,1989 16.Nichols G.(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Blackwell Science,1999. 18.Reading HG.(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Facies),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Oxford,1986. cry Petrolon trodcton the ofryrock.) erd ap (Paclesd eponse to e ev hage)oologica satio of 21.Maurice E Tucker.(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field)(2nd ed.).Hohn Wiley&Sons,1995 22、何幼斌编,《Sedinentary Petrology》(英文铺助教材),江汉石油学院,2003. ves.contou
实验七、碳酸盐岩矿物的染色鉴定及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观察、描述(一) (2学时) 实验八、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观察、描述 (二) (2学时) 实验九、颗粒(非生物)石灰岩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实验十、生物屑石灰岩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实验十一、白云岩及礁灰岩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实验十二、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的观察、描 述 (2学时) 五、大纲说明 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均较强,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既要注意理论阐述,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识别各类学积岩和分析各种沉 积相的能力的培养;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提高学习兴趣,本课程备有十几部电教片和大量的实物标本,可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同学 收看和观察。同时,还可从网上查阅和学习本课程相关内容。 六、教学参考书 1、赵澄林、朱筱敏主编,《沉积岩石学》(第三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第二版)(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3、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地质出版社,1986. 4、冯增昭等主编,《中国沉积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5、H.E.赖内克、I.B.辛格著,陈昌明、李继亮译,《陆源碎屑沉积环境》,石油工业出版社,1979. 6、孙永传、李蕙生编,《碎屑岩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地质出版社,1986. 7、贾振远、李之琪编,《碳酸盐岩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8、冯增昭编著,《碳酸盐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9、何镜宇、孟祥化主编,《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10、刘宝珺、张锦泉主编,《沉积成岩作用》,科学出版社,1992. 11、刘宝珺、曾允孚主编,《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地质出版社,1985. 12、陈建强,周洪瑞,王训练,《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地质出版社,2004 13、《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编著组,《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科学出版社,1984 14、Blatt H, Middleton G and Murray R,《Origin of sedimentary rocks》(2nd ed.), Prentice-Hill, Inc. 1980. 15、Greensmith J T,《Petrology of the sedimentary rocks》(7th ed.) , Unwin Hyman,1989. 16、Nichols G,《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Blackwell Science,1999. 17、Raymond L A,《Petrology―The study of igneous, sedimentary and metamorphic rocks》 (2nd ed.),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1. 18、Reading H G,《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Facie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Oxford,1986. 19、Tucker M E,《Sedimentary Petrology―An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 of sedimentary rocks》(2nd ed.), Blackwell science,1991. 20、Walker R G and James N P,《Facies Models:Response to Sea Level Change》, Ge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1992. 21、Maurice E Tucker,《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field》(2nd ed.), Hohn Wiley & Sons,1995. 22、何幼斌编,《Sedimentary Petrology》(英文辅助教材),江汉石油学院,2003. 23、Gao Zhenzhong, K A Eriksson, He Youbin, Luo Shunshe and Guo Jianhua,《Deep-water traction current deposits―A study of internal tides, internal waves, contour currents and their deposits》, Science Press and VSP,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