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固体物料的干燥 【学生自测题】 、选择与填空(50分) 1.某常压湿空气由t被加热到t2,则空气的性质参数变化为:()匝、中1()中2、 ()l2、ta()td、t()tn、tm()tns、cmn()cm、()v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④不确定 2.湿空气的温度、干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和露点之间的关系为:t()t、ts()t ①大于或等于②等于③小于或等于④不确定⑥大于⑤小于 3.湿空气H-Ⅰ图由()线群、()线群、()线群、()线群和()线群组成。 4.若已知湿空气的性质参数(),则可在H-I图确定湿空气的状态 ①t②队t③Ⅰt④I、卮t⑥Hj 5.干燥系统所消耗的热量主要用于 ()、()和()。 6.干燥系统的热效率是指() 7.()与物料的性质有关,()与空气的状态有关。 ①平衡水分②自由水分③结合水④非结合水 通过干燥不可能被除去的水分是() ①平衡水分②自由水分③结合水④非结合水 般地,恒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
第五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学生自测题】 一、选择与填空(50 分) 1. 某常压湿空气由 t1 被加热到 t2,则空气的性质参数变化为: H1()H2、φ1()φ2、I1 ()I2、td1()td2、tw1()tw2、tas1()tas2、cH1()cH2、vH1()vH2。 ① 大于 ② 等于 ③ 小于 ④ 不确定 2. 湿空气的温度、干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和露点之间的关系为: t ( )tas、tas ( ) tw、 tw ( ) td。 ① 大于或等于 ② 等于 ③ 小于或等于 ④ 不确定 ⑥ 大于 ⑤ 小于 3. 湿空气 H–I 图由()线群、()线群、()线群、()线群和()线群组成。 4. 若已知湿空气的性质参数(),则可在 H–I 图确定湿空气的状态。 ① H、t ② H、td③ I、tw④ I、j⑤ H、tw⑥ H、j 5.干燥系统所消耗的热量主要用于( )、()、()和()。 6.干燥系统的热效率是指()。 7.()与物料的性质有关,()与空气的状态有关。 ① 平衡水分 ② 自由水分 ③ 结合水 ④ 非结合水 8.通过干燥不可能被除去的水分是()。 ① 平衡水分 ② 自由水分 ③ 结合水 ④ 非结合水 9.一般地,恒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
①平衡水分②自由水分③结合水④非结合水 10一般地,干燥过程可划分为()阶段和()阶段。 11.在干燥过程中,表面汽化控制阶段所除去的水分是(),内部迁移控制阶段所除去水分 是()。 ①平衡水分②自由水分③结合水④非结合水 12.临界含水量是指() 13.干燥器的主要形式有() 14.气流干燥器的干燥作用主要发生在()。 ①干燥管的进口段②干燥管的出口段③干燥管的中间段④整个干燥管内 5.流化床干燥器的主要特点是() 、计算题(50分) 1.若将温度为20℃、湿度为0.009kg水/kg绝干气的湿空气常压加热至50℃,试求 (1)加热前后湿空气的焓变:(2)加热后湿空气的相对湿度。(15分) 温度为20°C、湿度为0.0kg/kg绝干气的常压新鲜空气,经预热器预热至120°C后 用于干燥某湿物料。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60°C、湿度为0.05kg/kg绝干气,湿物料进出干 燥器的温度分别为30°C、50°C,湿基含水量分别为20%、5%,干燥产品流量为60kg/h,湿物 料的平均比热容为2.134kJ/(kg湿物料.°C),忽略干燥系统的热损失。试求: 1)新鲜空气的耗量:(2)干燥系统所需的总加热速率:(3)干燥系统的热效率。(35 分)
① 平衡水分 ② 自由水分 ③ 结合水 ④ 非结合水 10 一般地,干燥过程可划分为()阶段和()阶段。 11.在干燥过程中,表面汽化控制阶段所除去的水分是(),内部迁移控制阶段所除去水分 是()。 ① 平衡水分 ② 自由水分 ③ 结合水 ④ 非结合水 12.临界含水量是指()。 13.干燥器的主要形式有()。 14.气流干燥器的干燥作用主要发生在()。 ① 干燥管的进口段 ② 干燥管的出口段 ③ 干燥管的中间段 ④ 整个干燥管内 15.流化床干燥器的主要特点是()。 二、计算题(50 分) 1. 若将温度为 20℃、湿度为 0.009kg 水/kg 绝干气的湿空气常压加热至 50℃,试求 (1) 加热前后湿空气的焓变;(2)加热后湿空气的相对湿度。(15 分) 2. 温度为 20°C、湿度为 0.01kg/kg 绝干气的常压新鲜空气,经预热器预热至 120°C 后 用于干燥某湿物料。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 60°C、湿度为 0.05kg/kg 绝干气,湿物料进出干 燥器的温度分别为 30°C、50°C,湿基含水量分别为 20%、5%,干燥产品流量为 60kg/h,湿物 料的平均比热容为 2.134kJ/(kg 湿物料.°C),忽略干燥系统的热损失。试求: 1)新鲜空气的耗量;(2)干燥系统所需的总加热速率;(3)干燥系统的热效率。(3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