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程测量》第十四章 隧道测量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62,文件大小:1.54MB,团购合买
隧道测量的主要任务:在勘测设计 阶段是提供选址地形图和地质填图 所需的测绘资料,以及定测时将隧 道线路测设在地面上,即在洞门前 后标定线路中线控制桩及洞身顶部 地面上的中线桩;在施工阶段是保 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 度正确贯通,并使建筑物的位置符 合规定,不侵入建筑限界,以确保 运营安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十四章隧道测量 段恩提述址系.地测>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所需的测绘资料,以及定测时将隧>隊道洞外、洞内联系 道线路测设在地面上,即在洞门前 后标定线路中线控制桩及洞身顶部 测量 证晚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隊道洞内控制测量 度压确述,大使结筑!的位符>隧道洞内中线测量 运营安全。 隊道施工测量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比较简单, 前面已作过介绍,本章主要介绍隧>隊道贯通误差预让 道施工测量

第十四章 隧道测量 • 隧道测量的主要任务:在勘测设计 阶段是提供选址地形图和地质填图 所需的测绘资料,以及定测时将隧 道线路测设在地面上,即在洞门前 后标定线路中线控制桩及洞身顶部 地面上的中线桩;在施工阶段是保 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 度正确贯通,并使建筑物的位置符 合规定,不侵入建筑限界,以确保 运营安全。 •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比较简单, 前面已作过介绍,本章主要介绍隧 道施工测量。 ➢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 隧道洞外、洞内联系 测量 ➢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 隧道洞内中线测量 ➢ 隧道施工测量 ➢ 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隧道的设计位置,一般在定测时已初步标定在地表面上。在施工之前 先进行复测,检査并确认各洞口的中线控制桩,当隧道位于直线上时, 两端洞口应各确定一个中线控制桩,以两桩连线作为隧道洞内的中线; 当隧道位于曲线上时,应在两端洞口的切线上各确认两个控制桩,两 桩间距应大于200m。以控制桩所形成的两条切线的交角和曲线要素为 准,来测定洞内中线的位置。由于定测时测定的转向角、曲线要素的 精度及直线控制桩方向 度较低,满足不了隧道贯通精度的要求, 所以施工之前要进行洞外控制测量。洞外控制测量的作用,是在隧道 各开挖口之间建立一精密的控制网,以便根据它进行隧道的洞内控制 测量或中线测量,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 洞外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髙程控制测量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 隧道的设计位置,一般在定测时已初步标定在地表面上。在施工之前 先进行复测,检查并确认各洞口的中线控制桩,当隧道位于直线上时, 两端洞口应各确定一个中线控制桩,以两桩连线作为隧道洞内的中线; 当隧道位于曲线上时,应在两端洞口的切线上各确认两个控制桩,两 桩间距应大于200m。以控制桩所形成的两条切线的交角和曲线要素为 准,来测定洞内中线的位置。由于定测时测定的转向角、曲线要素的 精度及直线控制桩方向的精度较低,满足不了隧道贯通精度的要求, 所以施工之前要进行洞外控制测量。洞外控制测量的作用,是在隧道 各开挖口之间建立一精密的控制网,以便根据它进行隧道的洞内控制 测量或中线测量,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 • 洞外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中线法 精密导线法 三角测量 三角锁和导线联合控制 GPS测量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 中线法 • 精密导线法 • 三角测量 • 三角锁和导线联合控制 • GPS测量

中线法 所谓中线法,就是将隧道线路中线的平面位置,按定测的方法先测设 在地表上,经反复核对无误后,才能把地表控制点确定下来,施工时 就以这些控制点为准,将中线引入洞内。 般在直线隧道短于1000m,曲线隧道短于500m时,可以采用中线作 为控制 图14-1 如图14-1所示,A、C、D、B作为在A、B之间修建隧道定测时所定中 线上的直线转点。由于定测精度较低,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复测,其方 法为:以A、B作为隧道方向控制点,将经纬仪安置在C′点上,后视A 点,正倒镜分中定出D′点;在置镜D′点,正倒镜分中定出B′点。若B 与B不重合,可量出B"B的距离,则 DD AD.B'B AB

中线法 • 所谓中线法,就是将隧道线路中线的平面位置,按定测的方法先测设 在地表上,经反复核对无误后,才能把地表控制点确定下来,施工时 就以这些控制点为准,将中线引入洞内。 • 一般在直线隧道短于1000m,曲线隧道短于500m时,可以采用中线作 为控制。 • 如图14-1所示,A、C、D、B作为在A、B之间修建隧道定测时所定中 线上的直线转点。由于定测精度较低,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复测,其方 法为:以A、B作为隧道方向控制点,将经纬仪安置在C´点上,后视A 点,正倒镜分中定出D´点;在置镜D´点,正倒镜分中定出B´点。若B´ 与B不重合,可量出B´B的距离,则 B B AB AD D D      =

中线法 ·自D′点沿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量出DD定出D点,同法也可定出C点。 然后再将经纬仪分别安在C、D点上复核,证明该两点位于直线AB的连 线上时,即可将它们固定下来,作为中线进洞的方向。 若用于曲线隧道,则应首先精确标出两切线方向,然后精确测出转向 角,将切线长度正确地标定在地表上,以切线上的控制点为准,将中 线引入洞内 中线法简单、直观,但其精度不太高

中线法 • 自D´点沿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量出D´D定出D点,同法也可定出C点。 然后再将经纬仪分别安在C、D点上复核,证明该两点位于直线AB的连 线上时,即可将它们固定下来,作为中线进洞的方向。 • 若用于曲线隧道,则应首先精确标出两切线方向,然后精确测出转向 角,将切线长度正确地标定在地表上,以切线上的控制点为准,将中 线引入洞内。 • 中线法简单、直观,但其精度不太高

精密导线法 ·导线法比较灵活、方便,对地形的适应性比较大。目前在光电测距仪 已经普及和其精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单位,导线法应当是 隧道洞外控制形式的首选方案。 精密导线应组成多边形闭合环。它可以是独立闭合导线,也可以与国 家三角点相连。导线水平角的观测,应以总测回数的奇数测回和偶数 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以检查测角错误;将它 们换算为左角或右角后再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测角精度。为了增加检 核条件和提高测角精度评定的可行性,导线环的个数不宜太少,最少 不应少于4个;每个环的边数不宜太多,一般以4~6条边为宜 在进行导线边长丈量时,应尽量接近于测距仪的最佳测程,且边长不 应短于300m;导线尽量以直伸形式布设,减少转折角的个数,以减弱 边长误差和测角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我国大瑶山隧道长 14.3km,洞外控制采用导线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精密导线法 • 导线法比较灵活、方便,对地形的适应性比较大。目前在光电测距仪 已经普及和其精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单位,导线法应当是 隧道洞外控制形式的首选方案。 • 精密导线应组成多边形闭合环。它可以是独立闭合导线,也可以与国 家三角点相连。导线水平角的观测,应以总测回数的奇数测回和偶数 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以检查测角错误;将它 们换算为左角或右角后再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测角精度。为了增加检 核条件和提高测角精度评定的可行性,导线环的个数不宜太少,最少 不应少于4个;每个环的边数不宜太多,一般以4~6条边为宜。 • 在进行导线边长丈量时,应尽量接近于测距仪的最佳测程,且边长不 应短于300m;导线尽量以直伸形式布设,减少转折角的个数,以减弱 边长误差和测角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我国大瑶山隧道长 14.3km,洞外控制采用导线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精密导线法 导线的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并·m——导线测角中误差,按式 (14-1)计算,并宜用统计值: N (14-1) 导线边长中误差,宜 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 用统计值。 个导线环内角的个数; 当导线精度要求不高时,亦可 N一一导线环的个数 导线环(网)的平差计算,一般采 采用近似平差。 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边与角按 下式定权 (14-2)

精密导线法 • 导线的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并 应满足测量设计的精度要求。 • (14-1) ——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 • ——一个导线环内角的个数; • N——导线环的个数。 • 导线环(网)的平差计算,一般采 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边与角按 下式定权 • • (14-2) • • ——导线测角中误差,按式 (14-1)计算,并宜用统计值; • ——导线边长中误差,宜 用统计值。 • 当导线精度要求不高时,亦可 采用近似平差。 N f n m 2 [ / ]   =   f n      = = 2 2 1 D D m m P P   m mD

三角测量 ·三角测量的方向控制较中线法、导线法都高,如果仅从横向贯通精度 的观点 考虑,则它是最理想的隧道平面控制方法。 ·三角测量除采用测角三角锁外,还可采用变角网和三边网。但从精度、 工作量、经济方面综合考虑,以测角三角锁为好。 三角锁一般布置一条高精度的基线作为起始边,并在三角锁另一端增 设一条基线,以资检核;其余仅只有测角工作,按正弦定理推算边长 经过平差计算可求得三角点和隧道轴线上控制点的坐标,然后以控制 为依据,确定进洞方向

三角测量 • 三角测量的方向控制较中线法、导线法都高,如果仅从横向贯通精度 的观点 • 考虑,则它是最理想的隧道平面控制方法。 • 三角测量除采用测角三角锁外,还可采用变角网和三边网。但从精度、 工作量、经济方面综合考虑,以测角三角锁为好。 • 三角锁一般布置一条高精度的基线作为起始边,并在三角锁另一端增 设一条基线,以资检核;其余仅只有测角工作,按正弦定理推算边长, 经过平差计算可求得三角点和隧道轴线上控制点的坐标,然后以控制 点为依据,确定进洞方向

三角锁和导线联合控制 这种方法只有在受到特殊地形条件限制时才考虑 般不宜采用。如 隧道在城市附近,三角锁的中部遇到较密集的建筑群,这时使用导线 穿过建筑群与两端的三角锁相连结。 ·用于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三角锁或导线环,在布设中除了前面所述要 求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三角锁或导线环的方向,尽量垂直于贯通面,以减弱边长误差 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2.尽量选择长边,减少三角形个数或导线边个数,以减弱测角误差 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3.每一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 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作为引线入洞的依据,并尽量将其纳入主 网中,以加强点位稳定性和入洞方向的校核 4.三角锁的起始边如果只有一条,则应尽量布设于三角锁中部;如 果有两条,则应使其位于三角锁两端,这样不仅利于洞口插网,而且 可以减弱三角网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5.三角锁中若要增列基线条件时,应将基线设于锁段两端,但此时 起始边的测量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b√2p” 否则,不应加入基线条件

三角锁和导线联合控制 • 这种方法只有在受到特殊地形条件限制时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如 隧道在城市附近,三角锁的中部遇到较密集的建筑群,这时使用导线 穿过建筑群与两端的三角锁相连结。 • 用于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三角锁或导线环,在布设中除了前面所述要 求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使三角锁或导线环的方向,尽量垂直于贯通面,以减弱边长误差 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 2.尽量选择长边,减少三角形个数或导线边个数,以减弱测角误差 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 3.每一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 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作为引线入洞的依据,并尽量将其纳入主 网中,以加强点位稳定性和入洞方向的校核。 • 4.三角锁的起始边如果只有一条,则应尽量布设于三角锁中部;如 果有两条,则应使其位于三角锁两端,这样不仅利于洞口插网,而且 可以减弱三角网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 5.三角锁中若要增列基线条件时,应将基线设于锁段两端,但此时 起始边的测量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 (14-3) • 否则,不应加入基线条件。     2 m b mb

GPS测量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的原理和使用,可参看第十六章GPS测量 隧道施工控制网可利用GPS相对定位技术,采用静态或快速静态测量方式 进行测量。由于定位时仅需要在开挖洞口附近测定几个控制点,工作量少, 而且可以全天候观测,目前已得到应用。 隧道GPS定位网的布网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定位网由隧道各开挖口的控制点点群组成,每个开挖口至少应布测4个控 制点。整个控制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组成,每个独立观测环的边 数最多不超过12个,应尽可能减少 2.网的边长最长不宜超过30km,最短不宜短于300m 3.每个控制点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边与其连接,极个别的点才允许由两个 边连接。 ·4.GPS定位点之间一般不要求同视,但布设洞口控制点时,考虑到用常规测 量方法检测、加密或恢复的需要,应当同视 5.点位空中视野开阔,保证至少能接收到4颗卫星信号。 6.测站附近不应有对电磁波有强烈吸收和反射影响的金属和其它物体

GPS测量 •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的原理和使用,可参看第十六章GPS测量。 • 隧道施工控制网可利用GPS相对定位技术,采用静态或快速静态测量方式 • 进行测量。由于定位时仅需要在开挖洞口附近测定几个控制点,工作量少, 而且可以全天候观测,目前已得到应用。 • 隧道GPS定位网的布网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 1.定位网由隧道各开挖口的控制点点群组成,每个开挖口至少应布测4个控 制点。整个控制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组成,每个独立观测环的边 数最多不超过12个,应尽可能减少。 • 2.网的边长最长不宜超过30km,最短不宜短于300m。 • 3.每个控制点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边与其连接,极个别的点才允许由两个 边连接。 • 4.GPS定位点之间一般不要求同视,但布设洞口控制点时,考虑到用常规测 量方法检测、加密或恢复的需要,应当同视。 • 5.点位空中视野开阔,保证至少能接收到4颗卫星信号。 • 6.测站附近不应有对电磁波有强烈吸收和反射影响的金属和其它物体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62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