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现代机器人学》PDF电子书(共十章)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65,文件大小:18.61MB,团购合买
第一章 生物体运动系 第二章 生物运动学 第三章 生物体系统运动模型 第四章 感觉系统模型与感知信息融合 第五章 仿生系统常用感知器与致动器 第六章 神经控制 第七章 认知控制 第八章 自主控制 第九章 进化算法与人工生命 第十章 仿生系统实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一章生物体运动系「 1.1概述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生物的全部生命过 程是一个没有完歇的运动过程,而这所有的运动都与力及其控制 有关。这里的力主要指生物体自身所产生的主动力—肌力。各 种生物在不同的运动、正常生活或病态之下会产生不同形式的主 动力,这些主动力与环境力的联合作用影响着生物的状况,决定着 生物的运动。研究生物体运动系的结构、特点,并研究力与生物体 运动和生理等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使我们了解、学习、利用保护 及创造有生命特征的系统或延伸生物体的某些功能。通过现代科 技手段模仿实现生物(包括人类自身)的优点,延伸生物的某些功 能,以为人所利用,这就是仿生学的目的。 生物体运动系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它们在神经 系的支配下对身体起着运动如上/前、下/后肢骨)支持(如脊椎 骨、下/后肢骨)和保护(如颅骨、肋骨)的作用。 骨组织中包括细胞、纡维和基质三种成分。骨与骨之间的连 结装置,称骨连结。全身各骨通过骨连结构成骨胳。附于骨骼上 的肌称骨骼肌。肌收缩时,牵引骨移动位置,产生运动。此外,骨 骼还是动物体的支架,它与肌共同赋予动物体以基本外形,并构成 体腔的壁,以保护其脑和内脏等器官

现代机器人学 12骨及其力学性能 I,2.1骨 以人体为例,成人的骨为206块。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 骨和下肢骨四部分。骨的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由于功能的不同 骨有不同的形态,基本可分为四类:即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图1-1)。长骨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短骨多成群 地连结存在,如腕骨和跗骨。扁骨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壁内器 官有保护作月,如颅盖骨、胸骨和肋骨等。 关节面 短骨 骨干 不规则骨 上颌窦 干骺端 扁肯 含气骨 长骨 图1-1骨的形态 每个骨块都由骨质(即骨基质)、骨膜和骨髓以及关节软骨构 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图1-2,3)。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表 现为密质和松质两种形式。密质构成长骨干以及其他类型骨和长 骨骺的外层。松质存在于长骨骺及其它类型骨的内部。骨髓为柔 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及松质腔隙内,分为红骨 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冇造血功能,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骨膜

第一章生物体运动系 是由致密结蒂组织构成的膜,包裹除关节以外的整个骨面。骨膜 内有一些细胞可分化为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别具有破坏旧骨 质和产生新骨质的功能,在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时,它们的 功能最为活跃。关节软骨紧贴在骨的关节表面上,多为透明软骨, 参与构成关节,并具有减少摩擦的作用。长骨的骨干由柱状骨板 层层地叠合构成。每层骨板厚约5~7μm。松质骨由无数针状 和片状骨小梁组成,肉眼下骨小梁相互连结呈海绵状,但骨小梁的 走向大体沿骨所受应力方向,如图1-4所示,其间的腔、隙彼此沟 通,内含骨髓。 关节软晋 关节软骨 骨小梁 骨密质 骨松质 软骨 骨松质 短骨 骺软骨 骨密质 外板障 骨髓腔 滋养管 内板扁骨 滋养孔 骨髓 骨松质 A哥 骨膜 不规则骨 长骨 图12骨的构造 图1-3长骨的构造 成年人的骨,由1/3的有机质(主要是胶原蛋白)和2/3的无 机质(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等)组成。有机质和无机质的结合, 使骨既有弹性又很坚硬。小儿的骨无机质含量少,有机质较多,因 此弹性大而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老年人的骨则与此相反,含有 机质较少而无机质相对较多,因此较易发生骨折

现代机器人学 关节 轮匝带 关节陀 关书 股骨头 韧带 髋臼横韧带 图1-4长骨端部骨小梁排列 12.2骨的力学性能 从形态学或力学的观点来看,骨是非常复杂的。这种复杂性 由其功能适应性所决定。所谓骨的功能适应性,是指骨对所负担 工作的适应能力。决定骨的功能适应性的因素有:轴线形状、截面 形状、材料沿各方向的分布规律和内部构造情况等。 骨是最理想的等强度优化结构。它不仅在某些不变的外力环 境下能显示出其承力的优越性,而且在外力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通 过内部调整,以有利的新结构形式来适应外力环境。 为了对骨进行受力分析,首先要了解其基本力学性能。这些 性能主要是在拉仲、压缩和剪切状态下的极限强度、极限应变和本 构关系。统计表明,这些数据和函数关系随试件的不同而有很大 差异。不仅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骨性能差别很大,而且就人来说, 年龄、性别、职业、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遗传情况及营养状况等因

第一章生物体运动系 5 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骨的力学性能。骨的极限强度很高。如 果引人比强度(极限强度除以比重)和比刚度(弹性模量除以比重) 两个概念,则可见骨的比强度接近于工程上常用的低碳钢比强度, 骨的比刚度约为低碳钢的1/3。 另外,同一块骨的不同部分的力学性能是有差别的。如各种 长骨在其管状部分的强度最高。即便是在骨的某一点上,各个方 向上的力学性能也不相同,即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骨中主要受 力成分为无机盐和骨胶原纤维。骨的弹性模量介于它们两者的弹 性模量之间。但是骨的抗拉和抗压强度既高于骨胶原,又高于磷 酸盐。因为用来取得极限应力数据的磷酸盐试件是块状脆性休, 其内部具有很大的初应力,所以在较低的外力下会发生破坏。但 是骨骼中的磷酸盐是较细的针状结晶体,其内应力大大降低。就 好像工程上釆用的玻璃钢材料,其玻璃纤维的强度远高于块状玻 璃那样。以针状无机盐结晶为核心,与骨胶原共同组成的复合材 料结构是一种高强度承载物体。这种复合材料要求无机盐和骨胶 原之间具有合适的比例。通常是7:3。 骨的受力分析是固体力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分析时将骨看成 弹性固体(有时还要考虑其粘弹性影响)。根据骨的几何特性,通 常将长骨简化为柱(或梁柱)以研究其压缩、弯曲和稳定性。将锁 骨看成受弯曲的梁,将颅骨看成壳体,将髋骨看成浅壳(或粗略地 看成板),至于块状骨如跟骨、脊椎骨等则应按三维固体处理。由 于骨在应力下变形较小,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允许用柯西( Cauchy) 应变公式来描述。 (1-1) 式中,x:和x(i,j=1,2,3)为三个方向的坐标分量,u4和u为 x;和x;方向的位移。 骨作为运动器官的一部分,在动物运动和维持姿态时都要承 受外力。分析表明,骨以其合理的截面和外形而成为一个优良的

6 现代机器人学 承力结构。 如果将胫骨截面与工字形梁这一理想抗弯截面进行比较,由 图(1-5)可以看到:在承受绕y-y轴的弯矩时,骨截面就像工字 梁截面那样,其大部分材料远离中性轴。如果再考虑到骨还将承 受绕x-x轴的弯矩和绕纵轴的扭矩,应该说骨截面的形状更理 想些。 (b) 图1-S胫骨横截面与工字形梁横截面的比较 (a)胫骨的横截面及其弯曲应力分布(b)胫骨的等效抗弯折算横截面; c)工字形梁的横截面 骨的外形也表明它具有合理的承力结构。图1-6给出了工 程承力结构和骨结构的受力情况比较,可以看出在尺骨受载荷P 作用时,其各个面上的弯矩数值均很小。从内部组织结构也可以 看到骨具有合理的承力结构。由x射线可观察到骨中密度分布 规律,由试片实验可知骨中强度分布规律。这两种分布具有一定 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由于骨中的磷酸盐既有较大的密度又有 较高的强度所引起的。但令人惊奇的是,从骨骼综合受力情况的 分析来看,凡是骨骼中应力大的区域,也正好配上了它强度高的区 域。图1-6给出了人下肢骨的传力路线。如与图1-4比较可以 看到,骨小梁的排列方向和骨的传力方向很接近。为什么外形上 很不规则,内部材料分布又很不均匀的骨结构却是一个理想的等 强度最优结构?为什么骨能以较大密度和较高强度的材料配置在 高应力区?目前被公认的能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是骨的功能适应 性理论

第一章生物体运动系 7 P (a弯矩图 b)弯矩图 P m (e)弯矩图 (d弯矩图 图1-6工程染与尺骨承力情况比较 a)悬臂梁上的弯矩图(h)端部有支承反力梁的弯矩图 (c)将直梁政为曲梁后梁上的弯矩图 (d)具有腱拉力支持和理想曲度的尺骨弯矩图 骨的功能性理论把骨看成是一个具有反馈装置的控制系统。 在经常的外力作用下,骨以一个合适的截面来承受这一外力。如 果外力增加了,截面上与它平衡的应力也就相应地增加,增加后的 获利刺激了骨使它内部组织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截面积增 长,一是截面上的单位面积抗载能力增强。这就保证了它能在新 的情况下抵抗外力。如果外力数值下降,在骨截面上则出现相反 的情况变化。 1.3生物软组织及其力学性能 动物体的大部分组织是软组织。它包括了两大类。一类能自 身产生主动力做功,称为主动教组织,其典型代表是肌。另一类软 组织只能被动地承受外力,称为被动软组织。在后一类教组织中

现代机器人学 有一些是在受力下工作的(如皮肤、腱、血管和软胥等)。一般软组 织的特点是柔软易变形,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拉强度,但不能抗弯和 抗压。它们大多数富有弹性。许多软组织具有一定的预拉伸应 力,例如一段动脉或一根腱被切断,它们就自动收缩。生物软组织 材料与常用的金属材料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它具有明显的非线 性,各向异性和粘弹性(包括滞后、蠕变和松弛特性)。 非线性是指生物软组织的应力一应变关系股都不服从虎克 定律。滞后性体现在软组织的加载应力应变曲线与卸载应力 应变曲线不同。出图!-7可见,同样载荷下,卸载豳线的伸长比 λ(受载下的长度与原来长度之比)要比加载过程中的λ值大。只 有在卸掉较多载荷的情况下,才能恢复到原有载荷状态下的变形, 材料的这-特性称为滞后性。这种软组织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特性和金属材料的塑性特性又有所不同、只要完全消除载荷并经 过一段时闰后,它就能恢复到原有形状而无明显残余变形。软组 织这种与常规弹性材料性质既相似又有所不同的特性称为“拟弹 性”。考虑到这种特性,在研究软组织时,应对其加载及卸载过程 分别进行分析,即 7=f(e) >0时 和 g= f2(eE) da 0时 此处f1和f2分别代表加载和卸载的应力-应变关系 软组织材料在循环载荷下具有趋近性,即软组织材料每个加 载循环下的载荷一变形曲线都不相,如图1-8所示。但图上的 各次循环曲线也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加载与卸载曲线之间 的差别越来越小;两次循环之间的曲线在形状和距离上的差距也 越来越小。因此对这类材料的研究通常应包括两部分內容 是对载荷一伸长关系趋于稳定过程的分析,一是对稳定后载荷 伸长规律的分析。研究前一部分内容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加载,这

第一章生物体运动系 9 应力/10Pa 载荷P 1041.08 0 变形A 1.00L.021.06, 伸长比(A) 图1-8前交叉韧带的载 图1-7腱的载荷 荷-变形循环曲线(图中的 变形关系 I、Ⅱ、代表载荷循环的顺序) 种做法称为预调。不同种的材料或同一种材料的不同状态其预调 过程均不相同,例如对血管来说,当有血液在其中流动时,预调过 程只需要二、三次即可完成,但如管内无血液,则需要较多次数的 预调。在经过充分预调之后所得到的载荷-伸长之间的稳定关系 才能作为下一步骤研究的依据。如果将试件固定在一定变形之 下,开始时材料内部有较大的应力,以后随时间的延长,该应力逐 渐减小,这一过程称为松弛。如果对试件施加一个不变的载荷,则 试件的变形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长,这一过程称为蠕变。 软组织的力学性质(如滞后、松弛、蟠变、各向异性和非线性 等)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它随着动物的种类、年龄、经历等多种因 素变化,并且还往往随着功能的需要而变化。因此要导出一个能 反映上述变化和影响,同时又尽可能简单的公式是十分困难的。 般情况下必须通过简化得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的方法。 为研究软组织在单向受载下的本构关系,人们做过大量的实 验。由于动物软组织的种类很多,性能的差别又很大,所以现有的

现代机器人学 软组织力学数据仅能反映动物软组织的极小一部分情况。为此必 须将试验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力求使局部情况下得出的一些结 果能可靠地应用到较大范爾里去。由于软组织不能承受弯曲、压 缩和扭转,所以只能得到有关拉伸的数据。 在建立本构关系时较简单的是采用拉格朗日所定义的应力 (!-2) 式中,Ax为参考面积。在工程上的参考面积一般选无应力状态 下的面积。但生物软组织太软,其无应力状态下的尺寸难以确定, 所以常采用某个低应力状态下的面积作为参考面积,或者由几个 低应力状态下的面积经外插得到无应力状态下的面积。建立本构 关系时所用的应变常采用格林( Green)和圣维南(St. Venal)定 义的应变。 (λ2-1)/2 1-3) 式中,=L/Lx,此处的L为加载下的伸长,L,为参考长度,其 所对应的应力状态应和参考面积所对应的状态相同 许多生物材料的a-A曲线的斜率d/d随r的变化近似为 一直线,因此可用常微分方程 d 5=a(a) (1-4) 来表示。方程中的a与材料性质有关,如为线性材料,则a为常 数,即da/dA为零或者说a=K入 对方程(1-4)积分可得到: (1-5) 式中的积分常数C可由变形过程中某个已知点的条件来确定。 例如当λ=λ*时a=a”,则可由此解得C,代入(1-5)后得到 (σ+β) a(A-A) (1-6) R值可由初始条件得到,如取无伸长的自然状态为初始状态,即当 λ=1时a=0,则代入(1-6)式后可解出β值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65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