裢贵华经将贸墨去号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四章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了解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特点及历史性作用的基 础上,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与成效,并进一步掌握入世后中国对 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成果与方向。 教学内容 一、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二、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的关系 三、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进程与效果 四、加入世贸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一节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对外贸易体制概述 (一)对外贸易体制的含义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 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二)对外贸易体制的性质 外贸体制和其他经济体制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 基础服务的。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应相应地变革对外贸易体制,使其更好 地适应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特征 (一)单一的公有制 1956年,我国在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后,就确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国 营外贸公司集中经营的对外贸易经营体制,对外贸易领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完全的公 有制。 (二)实行对外贸易统制 对外贸易统制集中表现在: 1、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经营 对外贸易统制政策的贯彻主要表现在对经营主体的严格限制方面。 2、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体制是传统对外贸易体制的轴心。 (三)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 各外贸进出口公司经营活动全部由计划调节,由此发生的全部盈利或亏损也全部由 国家财政平衡。 (四)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第1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四章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了解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特点及历史性作用的基 础上,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与成效,并进一步掌握入世后中国对 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成果与方向。 教学内容 一、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二、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的关系 三、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进程与效果 四、加入世贸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一节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对外贸易体制概述 (一)对外贸易体制的含义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 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二)对外贸易体制的性质 外贸体制和其他经济体制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 基础服务的。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应相应地变革对外贸易体制,使其更好 地适应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特征 (一)单一的公有制 1956 年,我国在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后,就确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国 营外贸公司集中经营的对外贸易经营体制,对外贸易领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完全的公 有制。 (二)实行对外贸易统制 对外贸易统制集中表现在: 1、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经营 对外贸易统制政策的贯彻主要表现在对经营主体的严格限制方面。 2、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体制是传统对外贸易体制的轴心。 (三)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 各外贸进出口公司经营活动全部由计划调节,由此发生的全部盈利或亏损也全部由 国家财政平衡。 (四)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第 1 页 共 10 页
链喇卧海贸多大孝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我国的贸易保护是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并重的多重贸易保护。平均关税水平一直 维持在高水平上,非关税壁垒方面是以强有力的直接行政干预为特征的。 三、对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评价 (一)积极作用 1、有利于集中调度资源,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2、有利于统一安排进口,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需要。 3、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捍卫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独立。 (二)严重弊端 1、独家经营,产销脱节 国家通过外贸专业公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贸易渠道和经营方式单一,阻断了各地 方、各生产部门和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造成工贸隔离、产销脱节。 2、高度集中,统得过死 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干预,对企业限制太多,造成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 经营自主权,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3、统包盈亏,缺乏利益激励机制 国家统包盈亏,没有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 性,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的发展必须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背景 下展开,国民经济不仅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而且在生产关系、以及经济组织方式、运 行机制上给对外贸易设置了无法超越的总体性制约。 (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内容,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必须置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下。 二、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改革”与“开放”的交汇点 1、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其目标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提高 经济活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 2、“改革”和“开放”的合力对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市场取向的牵引力比对其它 领域改革的牵引力更强,因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就是商品市场的开放,实行对外开放, 传统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必然首当其冲。 3、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推进在许多方面(诸如价格改革、汇率改革)推动了传统经济 体制向以市场为取向的新体制的蜕变,对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与先驱 1、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交流活动的主渠道,也是其它各项经济交流活动的基础,对 外贸易的发展决定着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第2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我国的贸易保护是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并重的多重贸易保护。平均关税水平一直 维持在高水平上,非关税壁垒方面是以强有力的直接行政干预为特征的。 三、对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评价 (一)积极作用 1、有利于集中调度资源,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2、有利于统一安排进口,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需要。 3、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捍卫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独立。 (二) 严重弊端 1、独家经营,产销脱节 国家通过外贸专业公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贸易渠道和经营方式单一,阻断了各地 方、各生产部门和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造成工贸隔离、产销脱节 。 2、高度集中,统得过死 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干预,对企业限制太多,造成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 经营自主权,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3、统包盈亏,缺乏利益激励机制 国家统包盈亏,没有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 性,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的发展必须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背景 下展开,国民经济不仅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而且在生产关系、以及经济组织方式、运 行机制上给对外贸易设置了无法超越的总体性制约。 (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内容,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必须置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下。 二、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改革”与“开放”的交汇点 1、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其目标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提高 经济活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 2、“改革”和“开放”的合力对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市场取向的牵引力比对其它 领域改革的牵引力更强,因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就是商品市场的开放,实行对外开放, 传统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必然首当其冲。 3、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推进在许多方面(诸如价格改革、汇率改革)推动了传统经济 体制向以市场为取向的新体制的蜕变,对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与先驱 1、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交流活动的主渠道,也是其它各项经济交流活动的基础,对 外贸易的发展决定着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第 2 页 共 10 页
碰男华经海贸多大学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成效不仅作用于对外贸易活动本身,而且对其它以贸易为基 础、与贸易密切相关的各项对外交流活动都势必产生重大影响。 (三)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 1、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目标 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建立高效率的对外贸易活动运行机制是对外贸易体制 改革的目标。 第三节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程与效果 一、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的特点 (一)国际上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及次序 1、国际上讨论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主要是指贸易自由化过程,即由保护型对外贸易体 制向自由、开放的对外贸易体制转变,其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政府干预 对外贸易的方式与力度。 2、关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国际上一般认为:第一步应将配额、外汇控制等 非关税手段关税化:第二步再将关税水平降低,进而实现贸易自由化。取消数量限制是 进行贸易自由化改革的不可逾越的步骤。 (二)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次序 1、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上也是贸易自由化的过程。 2、由于中国原先保护对外贸易体制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自由化过程必 须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完成。 3、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首先,逐步松弛对外贸易计划,代之以许可证、 配额及其他行政控制手段。之后,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扭曲的程度逐步减 少,对外贸易数量控制也随之减少,对外贸易制度朝着“中性”演化。 二、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程及成效 (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 1、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1979-1987年) (1)下放外贸经营权 通过组建工贸公司及地方贸易公司等措施,下放外贸经营权,扩展经营渠道,引入 竞争机制。 (2)开展工贸结合试点 针对长期以来工贸分家、产销脱节造成的出口产品不适销对路等问题,开展了多种 形式的工贸结合的试点。 (3)简化外贸计划内容 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 (4)实行出口承包责任制 为了打破统负盈亏的大锅饭财务体制,1987年对外经贸易部所属外贸专业总公司 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的内容是承包企业向国家承包出口总额、出口商品换汇 第3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成效不仅作用于对外贸易活动本身,而且对其它以贸易为基 础、与贸易密切相关的各项对外交流活动都势必产生重大影响。 (三)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 1、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目标 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建立高效率的对外贸易活动运行机制是对外贸易体制 改革的目标。 第三节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程与效果 一、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的特点 (一)国际上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及次序 1、国际上讨论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主要是指贸易自由化过程,即由保护型对外贸易体 制向自由、开放的对外贸易体制转变,其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政府干预 对外贸易的方式与力度。 2、关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国际上一般认为:第一步应将配额、外汇控制等 非关税手段关税化;第二步再将关税水平降低,进而实现贸易自由化。取消数量限制是 进行贸易自由化改革的不可逾越的步骤。 (二)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次序 1、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上也是贸易自由化的过程。 2、由于中国原先保护对外贸易体制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自由化过程必 须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完成。 3、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首先,逐步松弛对外贸易计划,代之以许可证、 配额及其他行政控制手段。之后,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扭曲的程度逐步减 少,对外贸易数量控制也随之减少,对外贸易制度朝着“中性”演化。 二、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程及成效 (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 1、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1979-1987 年) (1)下放外贸经营权 通过组建工贸公司及地方贸易公司等措施,下放外贸经营权,扩展经营渠道,引入 竞争机制。 (2)开展工贸结合试点 针对长期以来工贸分家、产销脱节造成的出口产品不适销对路等问题,开展了多种 形式的工贸结合的试点。 (3)简化外贸计划内容 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 (4)实行出口承包责任制 为了打破统负盈亏的大锅饭财务体制,1987 年对外经贸易部所属外贸专业总公司 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的内容是承包企业向国家承包出口总额、出口商品换汇 第 3 页 共 10 页
链喇倚餐多方孝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成本、出口盈亏总额等三项指标。 2、外贸体制的深化改革(1988一1993年) (1)1988-1990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由外贸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分别向中央政府承包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 承包基数内中央定额补贴三项指标,承包指标一定三年不变。 为了落实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地方和企业能承包经济效益指标,国家采取 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等。 表4一4:中国出口退税情况(亿元) 年份 出口退税额 同比() 1985 19.7 1986 44.0 123.4 1987 76.7 74.3 1988 113.0 47.3 1989 153.0 35.4 1990 185.0 20.9 1991 254.4 37.5 1992 285.0 12.0 1993 301.0 5.6 1994 450.0 49.5 1995 549.2 22.0 1906 826.0 50.4 1997 432.5 47.6 1998 437.0 1.0 1999 627.7 43.6 2000 810.4 29.1 2001 1071.5 32.2 2002 1259.2 17.5 注: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2)1991一1993年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新一轮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调整汇率的基础上,取消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 贴,通过原来的承包渠道向国家承包出口总额、出口收汇和上缴中央外汇额度。 3、1994年以后至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4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成本、出口盈亏总额等三项指标。 2、外贸体制的深化改革(1988—1993 年) (1)1988-1990 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由外贸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分别向中央政府承包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 承包基数内中央定额补贴三项指标,承包指标一定三年不变。 为了落实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地方和企业能承包经济效益指标,国家采取 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等。 表 4—4:中国出口退税情况(亿元) (2)1991—1993 年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新一轮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调整汇率的基础上,取消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 贴,通过原来的承包渠道向国家承包出口总额、出口收汇和上缴中央外汇额度。 3、1994 年以后至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 4 页 共 10 页
旋剥经降贸多去号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外贸体制的改革方向 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 (2)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1)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 通过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建立起以法律管理手段为基础、经济调节手段 为主、辅之以必要行政管理手段的外贸宏观管理体制。 ①强化经济手段 包括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降 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改革所得税制,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完善出 口退税制度,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实行鼓励出口的信贷政策等。 ②加强立法手段 1994年5月12日出台对外贸易基本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并制定了 与之相配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法规,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法制化 轨道。 ③改革外贸行政管理手段 按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完善配额、许可证等行政管理手段,使其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 2)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①进行企业制度改革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②进行经营制度改革 从单纯追求创汇数额,转向重视效益:从商品经营转向资产经营:从单一经营转向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从传统的收购制度转向服务型的代理制: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 营。 (3)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的协调、服务、纽带职能;发挥研究咨询机构和学会、协会的 信息指导和服务功能;完善金融、保险、运输等配套体系。 (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评价 1、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对外贸易自主权 通过下放外贸进出口总公司的经营权,扩大地方的对外贸易经营权,同时扩大地方 政府对引进技术、进口商品的审批权,给地方政府一定比例的外汇留成等,在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对外贸易的中央高度集权,加速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 1979年以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在引入其它所有制成份,发展各类外贸企业,扩 大外贸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方面取得巨大进展。 (1)行业集中度大幅下降 表4一1:十大外贸公司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年份 出▣(%) 进口(%) 年份 出口(%) 进口(%) 1981 81.3 76.6 1987 64.3 30.3 第5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外贸体制的改革方向 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 (2)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1)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 通过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建立起以法律管理手段为基础、经济调节手段 为主、辅之以必要行政管理手段的外贸宏观管理体制。 ①强化经济手段 包括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降 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改革所得税制,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完善出 口退税制度,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实行鼓励出口的信贷政策等。 ②加强立法手段 1994年5月12 日出台对外贸易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并制定了 与之相配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法规,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法制化 轨道。 ③改革外贸行政管理手段 按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完善配额、许可证等行政管理手段,使其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 2)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①进行企业制度改革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②进行经营制度改革 从单纯追求创汇数额,转向重视效益;从商品经营转向资产经营;从单一经营转向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从传统的收购制度转向服务型的代理制;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 营。 (3)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的协调、服务、纽带职能;发挥研究咨询机构和学会、协会的 信息指导和服务功能;完善金融、保险、运输等配套体系。 (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评价 1、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对外贸易自主权 通过下放外贸进出口总公司的经营权,扩大地方的对外贸易经营权,同时扩大地方 政府对引进技术、进口商品的审批权,给地方政府一定比例的外汇留成等,在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对外贸易的中央高度集权,加速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 1979 年以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在引入其它所有制成份,发展各类外贸企业,扩 大外贸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方面取得巨大进展。 (1)行业集中度大幅下降 表 4-1:十大外贸公司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年 份 出 口(%) 进 口(%) 年 份 出 口(%) 进 口(%) 1981 81.3 76.6 1987 64.3 30.3 第 5 页 共 10 页
雒肖卧经降置多大是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982 78.5 71.5 1988 21.8 19.1 1983 77.9 60.6 1989 20.2 17.8 1984 74.0 51.0 1990 19.3 14.7 1985 76.7 42.3 1991 21.6 9.8 1986 65.7 37.6 1992 16.9 10.0 注:10大外贸公司为:机械、五矿、化工、 技术、粮油食品、纺织、土畜、轻工、 工艺、仪器进出口总公司。 资料来源:对外经济贸易部,转引自林桂军《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 表4一2:国有和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年份 199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国有企业 81.9 56.18 52.67 47.88 45.42 42.53 38.23 32.95 外资企业 17.43 46.95 48.68 50.78 49.91 50.83 53.19 55.47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及《中国统计年鉴》。 图4一1:2003年各类企业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私营企业 592 集体企业 32 5.73 外资企业 L5617 ☐64.82 国有企业 5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出口口进口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编制 (3)中国仍保留了对外贸易经营权的许可、审批制度 上述制度是与国际贸易体制相冲突的,不符合公平竞争、自由贸易的原则,因而被 国际社会认为是中国最为核心的贸易壁垒之一,应在一定的过渡期后,予以取消,向进 第6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982 78.5 71.5 1988 21.8 19.1 1983 77.9 60.6 1989 20.2 17.8 1984 74.0 51.0 1990 19.3 14.7 1985 76.7 42.3 1991 21.6 9.8 1986 65.7 37.6 1992 16.9 10.0 注:10 大外贸公司为:机械、五矿、化工、技术、粮油食品、纺织、土畜、轻工、 工艺、仪器进出口总公司。 资料来源:对外经济贸易部,转引自林桂军《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 表 4-2:国有和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年份 199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国有企业 81.9 56.18 52.67 47.88 45.42 42.53 38.23 32.95 外资企业 17.43 46.95 48.68 50.78 49.91 50.83 53.19 55.47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及《中国统计年鉴》。 图 4—1:2003 年各类企业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31.84 64.82 5.73 7.92 34.51 56.17 3.2 5.95 0 10 20 30 40 50 60 7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0 出口 进口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编制。 (3)中国仍保留了对外贸易经营权的许可、审批制度 上述制度是与国际贸易体制相冲突的,不符合公平竞争、自由贸易的原则,因而被 国际社会认为是中国最为核心的贸易壁垒之一,应在一定的过渡期后,予以取消,向进 第 6 页 共 10 页
链喇4煙哈餐多方孝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出口权自动登记制度过渡。我国政府承诺,在入世后的3年内完全实行进出口权自动登 记制度。 3、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密切产销关系 工贸多种形式的结合,密切了产销关系,使国内部分生产企业能直接面向国际市场, 经受激烈国际竞争的考验,这对提高我国出口商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 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外贸易专业进出口公司也逐步将部分产品的出口收购制改为出口代 理制,并开始开展代理进口业务。 4、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启用关税与非关税手段 (1)1988年以后,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形式。到1994 年,对外贸易领域全部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只有少数极重要商品由指定外贸公司经营。 (2)逐步降低关税水平,调整关税结构 9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进口关税开始不断下调,2003年平均关税水平已降为11%。 关税结构呈递升的分布,己有很大改善,但仍然较突出,即关税水平从原材料,到中间 产品,再到最终产品是逐步递升的,保护重点仍是最终产品。 (3)启用和规范非关税壁垒 80年代开始,随着计划的削减,我国逐步开始采用非关税措施,如许可证、配额、 指定经营等措施。1992年以后,随着外贸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许可证、配额管理范围逐 步缩小,并实行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入世所作的承诺,我 国将分阶段进一步大幅度削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贸易限制。 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杠杆对外贸的调控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汇率在逐步纠正汇率高估的进程中,走过了从单一汇率 一双重汇率一单一汇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并不是简单 的循环往复,而是从单一的官方汇率制演化为单一的市场汇率,二者存在质的区别。在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家对汇率的调控要借助间 接调控手段,与官方汇率的决定机制是截然不同的。 6、改革统包盈亏的对外贸易财务体制,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 通过实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我国的外贸体制在打破对外贸易统包盈亏的大锅饭 体制,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承包额度缺乏科学性、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仍受地方政府的 行政干预、汇率调整还没有到位等。 深究其本质特征,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 求,而只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性体制形式。 第四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承诺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所坚持的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中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议定书》中,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作了规定。 (一)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提供非歧视待遇 我国承诺在进口货物、关税、国内税等方面,给予外国产品的待遇不低于给予国内 同类产品的待遇,并承诺对目前仍在实施的与国民待遇原则不符的做法和政策进行必要 第7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出口权自动登记制度过渡。我国政府承诺,在入世后的 3 年内完全实行进出口权自动登 记制度。 3、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密切产销关系 工贸多种形式的结合,密切了产销关系,使国内部分生产企业能直接面向国际市场, 经受激烈国际竞争的考验,这对提高我国出口商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 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外贸易专业进出口公司也逐步将部分产品的出口收购制改为出口代 理制,并开始开展代理进口业务。 4、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启用关税与非关税手段 (1)1988 年以后,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形式。到 1994 年,对外贸易领域全部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只有少数极重要商品由指定外贸公司经营。 (2)逐步降低关税水平,调整关税结构 90 年代以来,我国平均进口关税开始不断下调,2003 年平均关税水平已降为 11%。 关税结构呈递升的分布,已有很大改善,但仍然较突出,即关税水平从原材料,到中间 产品,再到最终产品是逐步递升的,保护重点仍是最终产品。 (3)启用和规范非关税壁垒 80 年代开始,随着计划的削减,我国逐步开始采用非关税措施,如许可证、配额、 指定经营等措施。1992 年以后,随着外贸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许可证、配额管理范围逐 步缩小,并实行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入世所作的承诺,我 国将分阶段进一步大幅度削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贸易限制。 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杠杆对外贸的调控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汇率在逐步纠正汇率高估的进程中,走过了从单一汇率 ──双重汇率──单一汇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并不是简单 的循环往复,而是从单一的官方汇率制演化为单一的市场汇率,二者存在质的区别。在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家对汇率的调控要借助间 接调控手段,与官方汇率的决定机制是截然不同的。 6、改革统包盈亏的对外贸易财务体制,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 通过实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我国的外贸体制在打破对外贸易统包盈亏的大锅饭 体制,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承包额度缺乏科学性、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仍受地方政府的 行政干预、汇率调整还没有到位等。 深究其本质特征,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 求,而只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性体制形式。 第四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承诺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所坚持的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中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议定书》中,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作了规定。 (一)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提供非歧视待遇 我国承诺在进口货物、关税、国内税等方面,给予外国产品的待遇不低于给予国内 同类产品的待遇,并承诺对目前仍在实施的与国民待遇原则不符的做法和政策进行必要 第 7 页 共 10 页
莲喇外隆跨餐多大是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的修改和调整。 (二)贸易政策统一实施 承诺在整个中国关境内(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借鉴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经济技 术开发区的做法,统一实施贸易政策。 (三)保持贸易政策透明度 承诺公布所有涉及经贸法律和部门规章,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后将设立“世界贸易组织咨询点”,在对外经贸法律、法规及其它措施实施前,提供草案, 并允许提出意见。 (四)进行外贸经营权改革 承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年内取消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实施登记制。在中国的 所有企业,在登记后都拥有经营除国营贸易产品外的所有产品。 (五)降低关税壁垒 承诺继续分步降低关税税率,到2005年,中国关税税率将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 平以下,平均关税税率则降至百分之十左右。 同时将全面实施世界贸易组织海关估价协议,促进海关税率征收工作的规范、公正、 透明、高效。 (六)削减非关税措施 承诺将现在对400多项产品实施的非关税措施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取消,并承 诺因除非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否则不再增加或实施任何新的非关税措施。 (七)关于出口补贴 承诺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规定,取消协定禁止的出口补 贴,通知协定允许的其它项目补贴。 (八)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承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取消贸易和外汇平衡 要求、当地含量要求、技术转让要求等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承诺在法律、法规和部 门规章中不强制规定出口实绩要求与技术转让要求,由投资双方通过谈判议定。 (九)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 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即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8年内,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委 员会将对中国履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和实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所做的承诺情况进行 年度审议,在第10年终止审议。 (十)接受特殊保障条款 鉴于中国还不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入世之后12年之内,如果中国产品在进 口至世贸组织其他成员领土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 产品的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生产者造成威胁或造成市场扰乱,可以仅针对中国的产品采 取保障措施。 (十一)反倾销反补贴条款 有的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的倾销产品采取特殊的程序,该程序在中国入世之后维持 15年。该规定也适用于反补贴措施。 (十二)关于服务领域的开放 服务业市场开放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主要组成部分,议定书中中国对开 放电信、银行、保险、证券、音像、分销等服务业的进程一一做了具体承诺。 二、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 第8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的修改和调整。 (二)贸易政策统一实施 承诺在整个中国关境内(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借鉴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经济技 术开发区的做法,统一实施贸易政策。 (三)保持贸易政策透明度 承诺公布所有涉及经贸法律和部门规章,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后将设立“世界贸易组织咨询点”,在对外经贸法律、法规及其它措施实施前,提供草案, 并允许提出意见。 (四)进行外贸经营权改革 承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 年内取消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实施登记制。在中国的 所有企业,在登记后都拥有经营除国营贸易产品外的所有产品。 (五)降低关税壁垒 承诺继续分步降低关税税率,到 2005 年,中国关税税率将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 平以下,平均关税税率则降至百分之十左右。 同时将全面实施世界贸易组织海关估价协议,促进海关税率征收工作的规范、公正、 透明、高效。 (六)削减非关税措施 承诺将现在对 400 多项产品实施的非关税措施在 2005年1月1 日之前取消,并承 诺因除非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否则不再增加或实施任何新的非关税措施。 (七)关于出口补贴 承诺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规定,取消协定禁止的出口补 贴,通知协定允许的其它项目补贴。 (八)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承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取消贸易和外汇平衡 要求、当地含量要求、技术转让要求等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承诺在法律、法规和部 门规章中不强制规定出口实绩要求与技术转让要求,由投资双方通过谈判议定。 (九)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 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即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年内,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委 员会将对中国履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和实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所做的承诺情况进行 年度审议,在第 10 年终止审议。 (十)接受特殊保障条款 鉴于中国还不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入世之后 12 年之内,如果中国产品在进 口至世贸组织其他成员领土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 产品的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生产者造成威胁或造成市场扰乱,可以仅针对中国的产品采 取保障措施。 (十一)反倾销反补贴条款 有的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的倾销产品采取特殊的程序,该程序在中国入世之后维持 15 年。该规定也适用于反补贴措施。 (十二)关于服务领域的开放 服务业市场开放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主要组成部分,议定书中中国对开 放电信、银行、保险、证券、音像、分销等服务业的进程一一做了具体承诺。 二、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 第 8 页 共 10 页
渊外经舍餐多大是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一)对经济贸易体制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1、清理、修订法律法规,完成法律转换工作 世贸组织多边规则对其成员并不是直接适用的,而是必须转化为国内的法律法规, 使成员法律制度与多边规则相一致。根据这一要求,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修订法律 法规工作。 2、保持外贸政策统一性和透明度 各级政府部门对有关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了全面清理,凡不符合世贸组 织规定和我国承诺的一律进行修订和废止。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有关透明度的承诺,各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与贸易、投资有关的 法规和政策措施,都要在指定刊物上予以公布,不公开的不能执行。 3、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一是提高了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预警和监测水平;二 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其透明度和公开性;三是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行 业垄断,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 序的市场体系。 (二)履行开放市场承诺,规范货物进出口管理办法 1、减少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进行了较大范围实质性降税:大幅减少和规范非关税 措施,取消部分商品进口数量限制,对重要农产品由原来的配额管理改为关税配额管理。 2、规范和调整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 外经贸主管部门相继出台有关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出口国 营贸易管理、特殊商品出口管理、特定产品进口管理、禁止出口商品管理、禁止进口货 物鼓励、出口商品行业协调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办法。 3、履行开放市场承诺,扩大外资市场准入 修订并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了对 外资的开放程度。还完成了世贸组织知识产权理事会对我国入世以来执行《与贸易有关 的知识产权协定》和加入议定书有关承诺的审议工作。 4、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事务,运用多边规则处理贸易纠纷 入世后,中国较快完成角色转换,积极投身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并行使世贸组织 赋予成员的权利,运用多边机制处理各种贸易纠纷,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维护 了我国的正当权益。 三、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仍应坚持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 求、又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基本原则。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1、建立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机制 世贸组织成员统一国内市场是基本的成员义务,统一市场不仅是成员全面实施世贸 组织规则的必要保证,而且可避免因市场分割而产生的不公平竞争。 2、依法行政,继续进行法律法规的清理、修订及新法的颁布 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中国还将继续清理、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制定新 法律法规,完成世贸组织规则与国内法的转换。 第9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一)对经济贸易体制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1、清理、修订法律法规,完成法律转换工作 世贸组织多边规则对其成员并不是直接适用的,而是必须转化为国内的法律法规, 使成员法律制度与多边规则相一致。根据这一要求,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修订法律 法规工作。 2、保持外贸政策统一性和透明度 各级政府部门对有关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了全面清理,凡不符合世贸组 织规定和我国承诺的一律进行修订和废止。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有关透明度的承诺,各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与贸易、投资有关的 法规和政策措施,都要在指定刊物上予以公布,不公开的不能执行。 3、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一是提高了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预警和监测水平;二 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其透明度和公开性;三是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行 业垄断,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 序的市场体系。 (二)履行开放市场承诺,规范货物进出口管理办法 1、减少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进行了较大范围实质性降税;大幅减少和规范非关税 措施,取消部分商品进口数量限制,对重要农产品由原来的配额管理改为关税配额管理。 2、规范和调整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 外经贸主管部门相继出台有关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出口国 营贸易管理、特殊商品出口管理、特定产品进口管理、禁止出口商品管理、禁止进口货 物鼓励、出口商品行业协调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办法。 3、履行开放市场承诺,扩大外资市场准入 修订并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了对 外资的开放程度。还完成了世贸组织知识产权理事会对我国入世以来执行《与贸易有关 的知识产权协定》和加入议定书有关承诺的审议工作。 4、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事务,运用多边规则处理贸易纠纷 入世后,中国较快完成角色转换,积极投身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并行使世贸组织 赋予成员的权利,运用多边机制处理各种贸易纠纷,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维护 了我国的正当权益。 三、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仍应坚持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 求、又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基本原则。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1、建立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机制 世贸组织成员统一国内市场是基本的成员义务,统一市场不仅是成员全面实施世贸 组织规则的必要保证,而且可避免因市场分割而产生的不公平竞争。 2、依法行政,继续进行法律法规的清理、修订及新法的颁布 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中国还将继续清理、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制定新 法律法规,完成世贸组织规则与国内法的转换。 第 9 页 共 10 页
莲喇外煙降餐多本孝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3、运用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争取公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政府一方面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另一方面, 要大力建立有效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和监控措施,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给我国经济 带来的冲击。 (二)继续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所作的承诺 1、在货物贸易方面 继续减少外贸经营权限制: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降低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的商品 进出口比例等。 2、在服务贸易方面 继续开放法律服务、广告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零售服务、银行业、保险业 服务等。 本章重要概念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 对外贸易统制政策 工贸结合 进出口代理制 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过渡性审议机制 特殊保障条款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3、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何种关系? 4、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与国际上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有何不同? 5、入世前中国外贸体制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其效果如何? 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承诺是什么? 7、说明中国入世后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尹翔硕,《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2、扬圣明,《经济全球化与外贸体制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3、江小娟,《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前沿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黄静波,《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5、朱冬梅,《对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思考》,《经济纵横》2001年第8期。 6、张皓,《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的机制缺陷及其完善对策》,《决策借鉴》2001年第 4期。 第10页共10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3、运用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争取公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政府一方面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另一方面, 要大力建立有效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和监控措施,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给我国经济 带来的冲击。 (二)继续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所作的承诺 1、在货物贸易方面 继续减少外贸经营权限制;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降低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的商品 进出口比例等。 2、在服务贸易方面 继续开放法律服务、广告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零售服务、银行业、保险业 服务等。 本章重要概念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 对外贸易统制政策 工贸结合 进出口代理制 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过渡性审议机制 特殊保障条款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3、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何种关系? 4、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与国际上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有何不同? 5、入世前中国外贸体制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其效果如何? 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承诺是什么? 7、说明中国入世后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尹翔硕,《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年。 2、扬圣明,《经济全球化与外贸体制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 3、江小娟,《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前沿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4、黄静波,《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年。 5、朱冬梅,《对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思考》,《经济纵横》2001 年第 8 期。 6、张皓,《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的机制缺陷及其完善对策》,《决策借鉴》2001 年第 4 期。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