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力学仿生——启示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专利资料)水下仿生(2015)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9,文件大小:789.0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马识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CN205059932U (45)授权公告日2016.03.02 (21)申请号201520369195.7 (22)申请日2015.06.02 (73)专利权人帅晓华 地址610081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马鞍山路 13栋3单元35号 (72)发明人帅晓华 (51)1nt.C. B63B1/2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 (57)摘要 2 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结构包 括:主水翼与副水翼之间用水滴形柱连接,两水 翼之间平行,两水翼均连接在水翼座上,旋轴上安 16 装复位扭簧,三通接头上连接转向杆,转向杆被棘 轮棘爪机构控制,转向杆的端头连接手柄,手柄上 安装拉绳钳,拉绳钳头部连接钢丝绳的上端,钢丝 之9 绳的下端连接在棘爪上,通过拉绳钳、钢丝绳牵引 、1 棘爪,拖动一侧转向杆使这侧的水翼组转为横向 22 挡水,可使船体地迅速转向,拖动转向杆调整两侧 水翼对水面的迎角,可使船体获得不同的升力,借 助水的升力,船体得以抬高,降低水对船头的迎前 阻力,船的前行速度可获得提升,两侧的水翼使船 体的平稳性与抗波性能力得到加强,成员在乘坐 船舶时的舒适感得到提升。 399990900 石

CN205059932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结构包括:左侧副水翼(1),左侧主水翼(2), 隔水碗(3),左水翼座(4),挡水环(⑤),环形槽(6),密封圈(7),碟形弹簧(8),船舷(9),螺 母(10),复位扭簧(11),钩头销钉(12),左旋轴(13),左拉绳钳(14),左手柄(15),转向杆 (16),钢丝绳(17),棘爪架(18),棘爪(19),轴承座(20),棘轮圈(21),三通接头(22),船身 (23),水滴柱(24),右旋轴(25),右侧副水翼(26)与右侧主水翼(27),左侧主水翼(2)作 为仿生鱼左侧的主胸鳍连接在左水翼座(4)上,左侧副水翼(1)作为仿生鱼左侧的副胸鳍 连接在左水翼座(4)上,左侧主水翼(2)与左侧副水翼(1)之间的位置是平行的,左侧主水 翼(2)的翼翅与左侧副水翼(1)的翼翅之间用水滴柱(24)体连接,左水翼座(4)的背后 连接隔水碗(3),在与隔水碗(3)沿口部相对应的船舷(9)位置加工环形槽(6),在隔水碗 (3)与环形槽(6)之间安装环形密封圈(7),隔水碗(3)的中心连接旋轴(13)的外端头,左 旋轴(13)穿过船舷(9)上的通孔,左旋轴(13)穿过碟型弹簧(8)的内孔,左旋轴(13)的 中心制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钩头销钉(12),左旋轴(13)穿过复位扭簧(11)的内孔,左旋 轴(13)的内端头安装在轴承座(20)的内孔,轴承座(20)安装在船身(23)的主龙骨上,棘 轮圈(21)套在轴承座(20)上,棘轮圈(21)与轴承座(20)之间用紧定螺钉连接固定,左旋 轴(13)穿在三通接头(22)的两横孔内,三通接头(22)安装在棘轮圈(21)的左侧,三通接 头的两横孔用两销尾螺钉固定在左旋轴上,三通接头(22)的竖孔内加工螺孔,转向杆(16) 的下杆头加工螺纹,转向杆(16)下杆头的螺纹连接三通接头(22)的竖孔的内螺纹,转向 杆(16)的下端安装棘爪架(18),棘爪架(18)上制有顶端带通孔的芯轴,棘爪(19)的轴孔 安装在棘爪架(18)的芯轴上,开口销钉安装在芯轴顶端的通孔内,扭力弹簧安装在棘爪架 (18)上,扭力弹簧的钩头卡在棘爪(19)上,棘爪(19)的上边缘加工通孔,钢丝绳(17)的下 端头固定在通孔内,钢丝绳(17)的上端头固定在拉绳钳(14)头部的通孔内,拉绳钳(14) 安装在转向手柄(15)上,转向手柄(15)的末端加工螺柱,转向杆(16)的顶端加工内螺孔, 转向手柄(15)用螺柱连接在转向杆(15)顶端的螺孔,组合成转向杆(16)的操控结构,右 侧的转向机构采取与左侧的转向机构完全相同的结构,右侧主水翼(27)作为仿生鱼右侧 的主胸鳍连接在右水翼座上,右侧副水翼(26)作为仿生鱼右侧的副胸鳍连接在右水翼座 上,其特征是:棘爪(19)的爪尖嵌入棘轮圈(21)的齿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其特征是:左侧主水翼 (2)、左侧副水翼(1)、左水翼座(4)、隔水碗(3)与左旋轴(13)制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其特征是:复位扭簧 (11)的头部钩连固定在钩头销钉(12)的钩头上,复位扭簧(11)的横杆抵在船身(23)的底 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其特征是:左旋轴(13) 的外端轴杆上制有螺纹,在碟型弹簧(8)的背面用两个螺母(10)连接在左旋轴的螺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其特征是:右侧主水翼 (27)与右侧副水翼(26)之间用水滴柱(24)连接为一体,结构组成与左侧的组合水翼的结 构组成完全相同。 2

CN205059932U 说明书 1/5页 仿生鱼胸鳍全浸水式组合水翼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舟船用水翼,尤其属于一种仿生鱼胸鳍式全浸式组合水翼。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通过大量的观察可以发现,当鱼的尾鳍不运动时,鱼的胸鳍会向鱼体的 两侧展开,与身体的轴线平行,可保持鱼的身体的平衡:当鱼鳍转动到与身体轴线相垂直, 并作前后摆动时,鱼体可低速前行:当鱼一侧的胸鳍摆动,另一侧鱼鳍保持不动时,鱼体会 向鱼鳍不动的一侧转向:鱼假如失去了胸鳍,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不能保持在水中的平衡 状态,鱼鳍可以控制鱼体游动的方向或减缓游动中的速度,停止前向游动甚至转向反向游 动的作用。 [0003]水翼相当于水中运动的机翼。水翼与机翼在空气中运动的作用一样能产生推举升 力。水翼船就是利用水翼的这种特性把船身托离水面,使水流体阻力变为空气阻力,可大幅 度提升前进速度的水运交通工具。水翼在水中滑动,水的密度约为空气密度的800倍,因此 同样外形和运动状态的水翼,其产生的升力比飞机机翼的升力约提升800倍,因此承受同 样的重量,水翼所的面积比机翼要小得多。但水翼所受的摩擦阻力和诱导阻力也会相应增 加。水翼在水表运动,水表面荡起的波浪会产生荡波阻力;水翼割划水面,发生的喷溅并将 空气混合会产生喷溅阻力:为了减小支柱所受的阻力,水翼常运动于离水面较近的水中,然 而水翼离水面越近则产生的升力越小:浸水深度小于半翼弦长时,升力明显减小,这种现象 称为水面效应。水翼浸水深度为零时,水翼的表面就成为滑行面。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供船舶行驶使用的水翼,可以弥补传统船舶无 水翼的缺陷,提升传统的水翼船水翼的强度与增加水翼的转向功能,用副翼与水滴形截面 柱辅助主水翼,增加主水翼的强度与刚度,还可以使主水翼的推举升力得到提升,提升船舶 的承载能力,操控左右两水翼旋转,可实现船舶迅速转向的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式组合水 翼。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式组合水翼,结构包括:左 侧主水翼作为仿生鱼左侧的主胸鳍连接在左水翼座上,左侧副水翼作为仿生鱼左侧的副胸 鳍连接在左水翼座上,左侧主水翼与左侧副水翼之间是平行的,左侧主水翼的翼翅与左侧 副水翼的翼翅之间用水滴柱连接,左水翼座的背后连接隔水碗,与隔水碗的沿口部相对应 的船舷位置加工环形槽,在隔水碗的沿口与环形槽之间安装环形密封圈,隔水碗的中心连 接左旋轴的外端头,左侧主水翼、左侧副水翼、左水翼座、隔水碗与左旋轴制为一体化结构, 左旋轴穿过船舷上的通孔,左旋轴穿过碟型弹簧的内孔,左旋轴的外端轴杆上制有螺纹,在 碟型弹簧的背面用两个螺母连接在左旋轴的螺纹上,左旋轴的中心制有通孔,在通孔内安 装钩头销钉,左旋轴穿过入复位扭簧的内孔,复位扭簧的头部钩连固定在钩头销钉的钩头 上,复位扭簧的横杆抵在船身的底板上,左旋轴的内端头安装在轴承座的内孔,轴承座安装 3

CN205059932U 说明 书 2/5页 在船身的主龙骨上,棘轮圈套在轴承座上,棘轮圈与轴承座之间用紧定螺钉连接固定,左旋 轴穿在三通接头的两横孔内,三通接头安装在棘轮圈的左侧,三通接头的两横孔用两销尾 螺钉固定在左旋轴上,三通接头的竖孔内加工螺孔,转向杆的下杆头加工螺纹,转向杆下杆 头的螺纹连接三通接头的竖孔的内螺纹,转向杆的下端安装棘爪架,棘爪架上制有顶端带 通孔的芯轴,棘爪的轴孔安装在棘爪架的芯轴上,开口销钉安装在芯轴顶端的通孔内,扭力 弹簧安装在棘爪架上,扭力弹簧的钩头卡在棘爪上,棘爪的爪尖嵌入棘轮圈的齿隙,棘爪的 上边缘加工通孔,钢丝绳的下端头固定在通孔内,钢丝绳的上端头固定在拉绳钳头部的通 孔内,拉绳钳安装在转向手柄上,转向手柄的末端加工螺柱,转向杆的顶端加工内螺孔,转 向手柄用螺柱连接在转向杆顶端的内螺孔,组合成转向杆的操控结构,右侧的转向机构采 取与左侧的转向机构完全相同的结构,右侧的主水翼作为仿生鱼右侧的主胸鳍连接在水翼 座上,右侧的副水翼作为仿生鱼右侧的副胸鳍连接在水翼座上,右侧主水翼与右侧副水翼 之间用水滴柱连接为一体,结构组成与左侧的组合水翼的结构组成完全相同。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式组合水翼,包左侧主水翼,左 侧主水翼连接在左侧水翼座上,左侧水翼座上连接左侧副水翼,左侧主水翼的翼翅与左侧 副水翼的翼翅之间用水滴形截面的柱体连接,这样的组合结构,目的是使这种组合型水翼, 在水中可以像机翼一样,给船身提供升力,左侧主水翼的翼翅与左侧副水翼的翼翅之间用 水滴形截面的柱体连接,可有效地提升左侧主水翼的刚度与强度,不仅在左侧主水翼产生 升力,抬起船体时,尤其在左侧主水翼作为船体的转向装置使用时,转为横向,阻挡水流,左 侧主水翼与左侧水翼座的连接属于力学中的悬臂梁结构,在左侧主水翼与左侧水翼座的连 接位置,极易产生应力集中,这个连接位置容易因工作疲劳发生折裂破坏,左侧主水翼在左 侧副水翼与水滴形截面的柱体的连接支撑的辅助作用下,可抵消这类悬臂梁结构缺陷的短 板,左侧主水翼与左水翼座的连接位置得到结构上的改善,在实现转向过程中不会因的水 流冲击而产生较大的形变:驾驶员可根据船舶的不同载重量,水面实际状况,调节船体两 侧的组合水翼改变与水面形成迎面角的角度,使船舶在水中获得所需要的升力,使船身尤 其是船头在水中提升高度,减小船头的迎水阻力,在同等船的驱动功率下,可使船的前行速 度得到有效地提升,水滴形截面的柱体,属于流线型,水在流线型物体表面的流动为层流模 式,水滴形截面的柱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较小,可减少对全浸水组合水翼产生前行的阻力 与湍流:水翼座与船舷的舷板之间安装橡胶挡水环,目的是建立水翼座与船舷之间的第一 道防水密封系统;水翼座的背后连接隔水碗,左侧主水翼、左副水翼、水翼座、隔水碗与旋轴 的轴头制为一体化结构,在与隔水碗沿口部相对应的船体上加工环形槽,在隔水碗沿口与 环形槽之间安装密封圈,目的是建立船身的外部的第二道密封系统:密封圈采用具有自润 滑性质的有机树脂材质制作,具有的优良的抗水密封性能,较好的耐磨性能与较长的使用 寿命;旋轴穿过船舷上的通孔,穿过碟型弹簧的圆孔,在旋轴的轴端上制有螺纹,在碟型弹 簧的后面,采用双螺母结构连接在螺纹上,用预紧力锁紧,目的是建立水翼座内部的辅助密 封机构,碟型弹簧的机械强度较高,不易发生疲劳破坏,弹性模量稳定,使用双螺母用预紧 力锁紧可起到较好的防松效果,还有利于方便地调节碟型弹簧的张力,使整体密封系统始 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效能:在旋轴的中心制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钩头销钉,在旋轴套入复位 扭簧,复位扭簧的头部锁紧在销的钩头上,复位扭簧的横杆抵在船底板上,目的是将复位扭 簧、旋轴、钩头销钉与船底板组合在一起,利用复位扭簧的弹力势能,实现水翼座的定位与 4

CN205059932U 说 明书 3/5页 复位功能:旋轴的内端头安装在轴承座的内孔,轴承座安装在船的主龙骨上,目的是使旋轴 在船身内部的位置得到支撑,呈水平状态,可灵活转动;棘轮圈套在轴承座上,棘轮圈与轴 承座之间用紧定螺钉固定,三通接头安装在旋轴上,三通接头的两横向孔穿入旋轴,用销钉 与旋轴连接固定,三通接头安装在棘轮圈的外侧,转向杆末端的螺纹连接三通接头竖向孔 内的螺纹,转向杆的下部安装棘爪架,棘爪架上的芯轴穿入棘爪的轴孔,开口销钉安装在销 钉孔内,约束棘爪的轴向位移,棘爪架与棘爪之间安装扭力弹簧,棘爪被扭力弹簧压迫,爪 尖嵌入棘轮圈的齿隙,棘爪的上边缘加工钢绳孔,钢丝绳的下封头固定在钢绳孔内,钢丝绳 的上封头固定在拉绳钳头部的钢绳孔内,拉绳钳安装在转向手柄上,转向手柄的末端加工 螺纹,转向杆的顶端加工螺孔,转向手柄用螺纹连接在转向杆顶端的螺孔,组合成转向杆的 操控锁紧结构,目的是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棘爪与棘轮圈可将转向杆的位置锁定,锁定水 翼座与船舷的相对角度位置:向后拖动手柄,利用杠杆原理施力与棘爪具备在棘轮圈上单 向抬起滑动的功能。可轻松拖动旋轴,将转向杆旋转到一定的角度,拖动水翼座上连接的主 水翼、水滴形截面的柱体与副水翼的组合,转动到左侧主水翼所需求的迎水角度,就可以 迅速地使船身转向:当船身需要恢复直线行驶时,压下拉绳钳的钳把,收紧拉绳钳头部的钢 丝绳,钢丝绳的下封头牵动棘爪上边缘的钢绳孔,克服扭力弹簧的张力,使棘爪的爪尖脱离 棘轮圈的羁绊,就可以使棘爪脱离棘轮圈的控制,旋轴在复位扭簧的弹性势能拖动下,使左 侧水翼座上连接的左侧的主水翼、水滴形截面的柱体与左侧的副水翼的组合机构复位,驾 驶员根据需求,调节左右两侧组合水翼旋转到一定的迎水角度,在水中像飞机的机翼一样 获得不同大小的升力,在船舶的行驶中,托起船身,承载船体的重量,使船身尤其是船头,在 水中提升高度,在同样的驱动动力下,船体的前行速可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右侧的组合水翼 的结构,功能与左侧的组合水翼结构的组成,功能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左、右两仿生鱼胸鳍式全浸水组合水翼,安装在船身的左右 两侧:对于无水翼的传统船舶,在船体的两侧,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两组合水翼机构, 船舶在行驶时,船体受到的浮力不仅来自船的排水体积一一排水量,还得到船体的左、右两 侧的两组合水翼产生的升力,托起船身,承载船体的重量,驾驶员可根据船舶的载重量与行 驶水面的具体状况,调节两侧组合水翼,采取与水面角度不同的迎角,可得到大小不同的升 力,水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800倍,减少水流相对于对船头的阻力面积,使船体尤其是船头 在水中提升高度,增加空气相对于对船头的阻力面积比,船头受到的空气与水的复合阻力 有效地减小,在同等的驱动动力下,船舶可有效地提升前行速度:对于目前应用的水翼船, 将安装在船体下部的水翼,改变为安装在船体两侧的水翼,采取主水翼在副水翼与水滴形 截面支柱支撑下的组合模式,可以提升主水翼的强度与刚度,改善主水翼与船体之间悬臂 梁结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的短板;增加副水翼机构可辅助提升主水翼的推举升力,提升主 水翼对船舶的承载能力,船体获得升力的大小,决定于水翼的翼展长度与水翼的滑水面积: 左、右两组合水翼的在人工的操控下可以与船体作相对角度的转动,利用一侧水翼的挡水 作用,可以使船舶具备迅速转向的功能:船舶安装了左、右两侧的水翼,提升了船舶的平衡 性能,也就是提升了船舶的抗波能力,使船体在行驶中的平稳性能提升,提升了船舶在乘坐 时的舒适性能。 附图说明 5

CN205059932U 说明书 4/5页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 图1是仿生鱼胸鳍全浸式组合水翼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船舶安装左、右仿生鱼胸鳍全浸式组合水翼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1中,1.左侧的副水翼,2.左侧的主水翼,3.隔水碗,4.左侧水翼座,5.挡水环 6.环形槽,7.密封圈,8.碟形弹簧,9.船舷。10.螺母,11.复位扭簧,12.钩头销钉,13.左 旋轴,14.拉绳钳,15.左手柄,16.转向杆,17.钢丝绳,18.棘爪架,19.棘爪,20.轴承座, 21.棘轮圈,22.三通接头。 [0012]图2中,左侧的副水翼1,2.左侧的主水翼,13.左旋轴,14.拉绳钳,15.手柄, 23.船身,24.水滴柱,25.右旋轴,26.右侧的副水翼,27.右侧的主水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 一种仿生鱼胸鳍全浸式组合水翼,结构包括:左侧副水翼1,左侧主水翼2,隔水碗 3,左水翼座4,挡水环5,环形槽6,密封圈7,碟形弹簧8,船舷9,螺母10,复位扭簧11,钩头 销钉12,左旋轴13,左拉绳钳14,左手柄15,转向杆16,钢丝绳17,棘爪架18,棘爪19,轴承 座20,棘轮圈21,三通接头22,船身23,水滴柱24,右旋轴25,右侧副水翼26,右侧主水翼 27。 [0015] 一种仿生鱼胸鳍式全浸式组合水翼,结构原理图如图1、图2所示,对于无水翼的 传统船舶,在船体的两侧,将本发明的左,右两侧组合水翼机构加装船身23上,船舶在行驶 时,船身23受到的浮力不仅来自船的排水体积一一排水量,还得到船体的左侧副水翼1,左 侧主水翼2,右侧副水翼26,右侧主水翼27,两侧的两组合水翼产生的升力,托起船身23,承 载船体的重量,使船身23尤其是船头在水中提升高度,水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800倍,减少 水流相对于对船头的阻力面积,增加空气相对于对船头的阻力面积,船头受到的空气与水 的复合阻力有效地减小,在船舶的驱动动力保持不变的状态下,可提升船舶的前行速度:在 船舶的行驶中,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棘爪19爪尖与棘轮圈21的连接可将转向杆16的位 置锁定,也就锁定了左水翼座4、右水翼座与船舷9的相对位置:向后拖动左手柄15,利用杠 杆原理与棘轮圈21、棘爪19的单向自由滑动功能可轻松拖动左旋轴13,将转向杆16旋转 一定的角度,拖动左水翼座4上连接的左侧主水翼2、水滴形截面的柱体24与左侧副水翼1 的组合,转动到左主水翼2所需求的迎水角度,或者右水翼座上连接右侧主水翼27、水滴形 截面的柱体与右侧副水翼26的组合,转动到所需求的迎水角度的就可以迅速地使船身23 向左或者向右迅速转向;当船身23需要恢复直线行驶时,压下左拉绳钳14、与右拉绳钳的 钳把,收紧拉左绳钳14与右拉线钳头部的钢丝绳17,钢丝绳17的下封头牵动棘爪19上边 缘的钢绳孔,克服扭力弹簧的张力,使棘爪19的爪尖脱离棘轮圈21的羁绊,就可以使棘爪 19脱离棘轮圈21的控制,左旋轴13与右旋轴25在复位扭簧11的弹性势能拖动下,使左侧 水翼座4上连接的左侧的主水翼2、水滴形截面的柱体24与左侧的副水翼1的组合机构与 右侧水翼座上连接的右侧的主水翼27、水滴形截面的柱体24与右侧的副水翼26的组合机 构复位,船身23恢复直线行驶:把左侧水翼座4上连接的左侧主水翼2、水滴形截面的柱体 24与左侧副水翼1的组合,右侧水翼座上连接的右侧主水翼27、水滴形截面的柱体24与右 侧副水翼26的组合,调整到一定的迎水角度,在水中可产生不同大小的升力,托起船身23, 6

CN205059932U 说明书 5/5页 承载船体的重量,使船身23尤其是船头,在水中提升高度,在同等的驱动动力下,可船体的 前行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船身23安装了左、右两侧的水翼,提升了船舶的平衡性能,也 就是提升了船舶的抗波能力,使船体在行驶中的平稳性能提升,提升了船舶在乘坐时的舒 适性能;对于目前的水翼船,改变原水翼在船身23上的位置,采用左侧主水翼2、水滴形截 面的柱体24与左侧副水翼1的组合,右侧水翼座上连接的右侧主水翼27、水滴形截面的柱 体24与右侧副水翼26的组合,安装在船体的两侧,可以提升左主水翼2与右主水翼27的 强度与刚度;增加了左侧主水翼2、水滴形截面的柱体24与左侧副水翼1的组合可辅助提 升左主水翼2的推举升力,提升左主水翼2对船身23的承载能力,增加右侧主水翼27、水滴 形截面的柱体24与右侧副水翼26的组合可辅助提升右主水翼27的推举升力,提升右主水 翼27对船身23的承载能力,船身23获得升力的大小,决定于两对称水翼的翼展长度与水 翼的浸水面积:左侧水翼座4上连接左侧主水翼2、水滴形截面的柱体24与左侧副水翼1的 组合,右侧水翼座上连接的右侧主水翼27、水滴形截面的柱体24与右侧副水翼26的组合, 在人工的操控下可以与船身23作相对角度的转动,利用其中一侧水翼的挡水作用,可以使 船身23具备迅速转向的功能:调整船身23两侧水翼的迎水角度,船身23可以获得大小不 同的升力,船身23安装了左、右两侧的水翼,提升了船舶的平衡性能,也就是提升了船舶的 抗波能力,使船体在行驶中的平稳性能提升,提升了船舶在乘坐时的舒适性能。 7

CN205059932U 说明书附图 1/2页 5 15 华 13 16 18 6 3 12 19 20 2 21 /0 22 图1 8

CN205059932U 说明书附图 2/2页 8 保女 e 图2 9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