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讲座(5 正确使用实词 本讲选说一点词语选用的有关问题 正确使用词语,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正确选用词语 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 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 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要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意思,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怎样选用词语呢? 1.要恰切地了解词语的含意。 现代汉语中近义词语的数量比较大,使用这一类词语是要留心辨别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辟如亲密、亲切、亲热,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亲近;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 热”。亲密,着重指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隔阂: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而亲热」 着重指亲切而热情。有了这样的辨析,再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 2.要了解词语的使用范围 有些近义词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使用时也应当注意辨别。如“雄伟、宏伟”, 意思相近,但“雄伟”可用于形容山峰、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也可以指乐曲、绘画的 雄壮:而“宏伟”指大型建筑或计划的宏大。如“宏伟的计划”、“宏伟的蓝图”,一般不能 说“宏伟的乐章”。再如“严密、周密”,前者侧重于严格、紧密,没有疏漏,多用于防范方 面:而“周密”着重于周到、完备、细密,多用于思考、计划、安排等方面。如果不注意它 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 3.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有的很鲜明,高考一般不会涉及这一类词语:有的感情色彩比较含蓄、 隐蔽,使用时要特别留心。譬如“修饰、粉饰、装饰”,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 表整洁美好;也可以指使语言文字生动鲜明,如“修饰语言”。它不会褒贬色彩。而“粉饰” 常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有贬义,如“粉饰太平”。而装饰,泛指点缀,也不含贬义 同样是贬义词,但分量有轻有重,也要留心。譬如“唆使、指使”,唆使,指挑动别人去做 坏事,有很强的贬义;指使,表示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一件事,语言较轻。” 4.要分辨词语的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色彩,口头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书 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有些专用词语只适用于某一类文体。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 体色彩,用得不合适。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如“启程”与“动身”意思相同,但前者书面 语体色彩浓,后者是口头语体色彩浓:又如“商量、商榷”,前者口头语体色彩浓,后者书 面语体色彩浓,这一类词语,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语体,随意使用,就会不协调, 甚至引人发笑 不过,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是可以活用的
- 1 -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5) 正确使用实词 本讲选说一点词语选用的有关问题。 正确使用词语,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正确选用词语。 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 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 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要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意思,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怎样选用词语呢? 1.要恰切地了解词语的含意。 现代汉语中近义词语的数量比较大,使用这一类词语是要留心辨别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辟如亲密、亲切、亲热,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亲近;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 “热”。亲密,着重指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隔阂;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而亲热, 着重指亲切而热情。有了这样的辨析,再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 2.要了解词语的使用范围 有些近义词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使用时也应当注意辨别。如“雄伟、宏伟”, 意思相近,但“雄伟”可用于形容山峰、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也可以指乐曲、绘画的 雄壮;而“宏伟”指大型建筑或计划的宏大。如“宏伟的计划”、“宏伟的蓝图”,一般不能 说“宏伟的乐章”。再如“严密、周密”,前者侧重于严格、紧密,没有疏漏,多用于防范方 面;而“周密”着重于周到、完备、细密,多用于思考、计划、安排等方面。如果不注意它 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 3.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有的很鲜明,高考一般不会涉及这一类词语;有的感情色彩比较含蓄、 隐蔽,使用时要特别留心。譬如“修饰、粉饰、装饰”,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 表整洁美好;也可以指使语言文字生动鲜明,如“修饰语言”。它不会褒贬色彩。而“粉饰” 常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有贬义,如“粉饰太平”。而装饰,泛指点缀,也不含贬义。 同样是贬义词,但分量有轻有重,也要留心。譬如“唆使、指使”,唆使,指挑动别人去做 坏事,有很强的贬义;指使,表示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一件事,语言较轻。” 4.要分辨词语的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色彩,口头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书 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有些专用词语只适用于某一类文体。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 体色彩,用得不合适。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如“启程”与“动身”意思相同,但前者书面 语体色彩浓,后者是口头语体色彩浓;又如“商量、商榷”,前者口头语体色彩浓,后者书 面语体色彩浓,这一类词语,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语体,随意使用,就会不协调, 甚至引人发笑。 不过,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是可以活用的;
还有庄词可以谐用,谐词庄用。这些都属修辞方面的问题,另当别论 5.要注意词语的音节配合 恰切地理解词语的含意,留心使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是为了使表达准确、鲜 明。注意音节配合,是为了发挥汉语的音韵之美、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增强表达效果 注意音节配合,就是要注意句子内部词语音节的匀称。一般说来,单音节与单音节配合,双 音节与双音节配合,而不要交叉配合。 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以后还会说到 下面再来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 试题的特点 高考语文试卷几乎是每年必有实词运用的试题,其试题的特点主要有下列三点 1.着重考常用实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实词数量巨大,高考着重考查对常用词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在常用词语中 从词性来说,又着重考查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偶然兼及其他词类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疾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3题。被选6个词语,全是常用动词。“窜改”只是改动意思, 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可见句① 只能选用“篡改”。“驱除”有赶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有除掉的意思,现在用于去疾病、 邪祟方面,只能用“祛除”。“溶解”指物质成为溶液的过程,而“融解”的意思为融化,句 ③只能用“融解”。 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 接受“稽査犬”的检验,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 颜画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 品位 赞扬 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位 赞叹 D.聚集 品位 赞扬 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3题。所选3组6个词语,主要是常用动词,兼及常用名词“品
- 2 - 还有庄词可以谐用,谐词庄用。这些都属修辞方面的问题,另当别论。 5.要注意词语的音节配合 恰切地理解词语的含意,留心使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是为了使表达准确、鲜 明。注意音节配合,是为了发挥汉语的音韵之美、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增强表达效果。 注意音节配合,就是要注意句子内部词语音节的匀称。一般说来,单音节与单音节配合,双 音节与双音节配合,而不要交叉配合。 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以后还会说到。 下面再来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 一、试题的特点 高考语文试卷几乎是每年必有实词运用的试题,其试题的特点主要有下列三点: 1.着重考常用实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实词数量巨大,高考着重考查对常用词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在常用词语中, 从词性来说,又着重考查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偶然兼及其他词类。 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这是 1999 年全国卷的第 3 题。被选 6 个词语,全是常用动词。“窜改”只是改动意思, 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可见句① 只能选用“篡改”。“驱除”有赶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有除掉的意思,现在用于去疾病、 邪祟方面,只能用“祛除”。“溶解”指物质成为溶液的过程,而“融解”的意思为融化,句 ③只能用“融解”。 例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 接受“稽查犬”的检验,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高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 颜画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位 赞叹 D.聚集 品位 赞扬 这是 2000 年全国卷的第 3 题。所选 3 组 6 个词语,主要是常用动词,兼及常用名词“品
位”“品味”。其难易度与例1相仿佛 2.着重考查近义词语的辨别 例1中的3组是近义词语,已作分析。例2中的“聚集”和“云集”是近义词语。“云 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用“聚集”显然不合 适。“品味”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显然不准确:而“品位”指文学作品 等达到的水平,句②只能用“品位”。“赞扬”有称赞的意思,又有表扬的意思:“赞叹”只 有称赞的意思。依据句③的内容,理应选用“赞叹”。又如过去考过的“装载、承载”,“正 确、准确”,“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等,都是近义词语。只有准确地理解它们在词义上的微 细差别,并结合语境,才能正确答题。 典型题分析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 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 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的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这是2002年全国春季招生试卷的第3题。备选的6个词语全是常用词语,“限定”与“限 制”、“抨击”与“批评”、“生僻”和“生冷”都是近义词语。“限定”和“限制”都有规定 范围、不许超过的意思,但“限定”要有数量等方面的规定,与“八股文”的要求更一致 批评”与“抨击”基本意思相近,但“批评”是指出缺点或错误,“抨击”是用批评来攻 击,词义更重,感情色彩更强烈,与文段中的“严厉”更协调一致:“生僻”与“冷僻”都 有不常见的意思,但“生僻”侧重于不熟悉,“冷僻”更强调不常见,依据“自然成了无人 肯说……的话题”当用“冷僻”。可见本题答案是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 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布局做出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 拼搏精神 莅临 计划 不仅是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第3题,备选词语都是最常用的近义词语,与上题不同的是实词、 虚词(关联词语)融合于一题。“莅临”和“亲临”都有到的意思,而“亲临”更强调亲自 到,可见句①应选“亲临”。“计划”和“规划”是近义词语,但“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
- 3 - 位”“品味”。其难易度与例 1 相仿佛。 2.着重考查近义词语的辨别 例 1 中的 3 组是近义词语,已作分析。例 2 中的“聚集”和“云集”是近义词语。“云 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用“聚集”显然不合 适。“品味”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显然不准确;而“品位”指文学作品 等达到的水平,句②只能用“品位”。“赞扬”有称赞的意思,又有表扬的意思;“赞叹”只 有称赞的意思。依据句③的内容,理应选用“赞叹”。又如过去考过的“装载、承载”,“正 确、准确”,“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等,都是近义词语。只有准确地理解它们在词义上的微 细差别,并结合语境,才能正确答题。 二、典型题分析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 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 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 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的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这是 2002 年全国春季招生试卷的第 3 题。备选的 6 个词语全是常用词语,“限定”与“限 制”、“抨击”与“批评”、“生僻”和“生冷”都是近义词语。“限定”和“限制”都有规定 范围、不许超过的意思,但“限定”要有数量等方面的规定,与“八股文”的要求更一致; “批评”与“抨击”基本意思相近,但“批评”是指出缺点或错误,“抨击”是用批评来攻 击,词义更重,感情色彩更强烈,与文段中的“严厉”更协调一致;“生僻”与“冷僻”都 有不常见的意思,但“生僻”侧重于不熟悉,“冷僻”更强调不常见,依据“自然成了无人 肯说……的话题”当用“冷僻”。可见本题答案是 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 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布局做出了 ,在 2008 年前将每年增加 800 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 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这是 2003 年全国卷的第 3 题,备选词语都是最常用的近义词语,与上题不同的是实词、 虚词(关联词语)融合于一题。“莅临”和“亲临”都有到的意思,而“亲临”更强调亲自 到,可见句①应选“亲临”。“计划”和“规划”是近义词语,但“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
前预先批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而“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根据句②的意 思,当用“规划”。“不是/而是”是否定与肯定的关系,“不仅是/而且是”表达的是既肯定前 者,又进一步肯定后者。依据句③的意思,当选用后者,可见本题答案为C 三、解题的技巧 本讲一开始讲的怎样选用词语的原则,其实就是解这类试题的技巧。不过上文主要以恰 切地理解词语的含意,辨析它们之间的微细差别的角度说的,这里从注意语境的角度来说明 解词语运用题,都应重视语境分析。这里所说的语境,主要是指试题所给的文段或各个文句 离开了对具体语境的分析、很难有对词语的正确选用。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 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 一天内攀登了500米高的山岭,又 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③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延续 考察 进行 沿用 考察 提供 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 这是1997年全国卷的第5题。这3组6个词语的意思是能辨别的,怎样选用?因为句 ①有“萌芽”、“诞生”直到“现在”,不是说将来的事,所以最恰当的是“沿用”,而选用包 含“继续下去”意思的“延用”便不够恰当。句②说的是观察、调查之意,而不是用一定的 标准来检査、衡量,所以应选“考察”。“进行咨询”、“提供咨询”,孤立地说,都可用,但 是句③中有“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选用“提供”更恰当,因为“进行咨询”重点讲“向 别人”而“提供咨询”重点讲“为别人”。这样看来B项最恰当。如果不是这样具体分析语 境、本题就会答错 四、练习与答案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9·11”事件后,以色列军方仔细核查了安全防卫系统可能出现的漏洞和疏忽,并 呼吁国人保持 ②蒂托的人身安全将会得到充分保证,他的活动不会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 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 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A.镇定 阻碍 晦涩 B.镇静 妨碍 晦涩 C.镇定 妨碍 艰涩 D.镇静 阻碍 艰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公平竞争反映了人类在竞技场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 在当今社会中,正为其 他许多领域所提倡
- 4 - 前预先批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而“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根据句②的意 思,当用“规划”。“不是/而是”是否定与肯定的关系,“不仅是/而且是”表达的是既肯定前 者,又进一步肯定后者。依据句③的意思,当选用后者,可见本题答案为 C。 三、解题的技巧 本讲一开始讲的怎样选用词语的原则,其实就是解这类试题的技巧。不过上文主要以恰 切地理解词语的含意,辨析它们之间的微细差别的角度说的,这里从注意语境的角度来说明, 解词语运用题,都应重视语境分析。这里所说的语境,主要是指试题所给的文段或各个文句。 离开了对具体语境的分析、很难有对词语的正确选用。 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 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 ,一天内攀登了 500 米高的山岭,又 下降到 1000 米深的峡谷。 ③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A.延续 考察 进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 这是 1997 年全国卷的第 5 题。这 3 组 6 个词语的意思是能辨别的,怎样选用?因为句 ①有“萌芽”、“诞生”直到“现在”,不是说将来的事,所以最恰当的是“沿用”,而选用包 含“继续下去”意思的“延用”便不够恰当。句②说的是观察、调查之意,而不是用一定的 标准来检查、衡量,所以应选“考察”。“进行咨询”、“提供咨询”,孤立地说,都可用,但 是句③中有“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选用“提供”更恰当,因为“进行咨询”重点讲“向 别人”而“提供咨询”重点讲“为别人”。这样看来 B 项最恰当。如果不是这样具体分析语 境、本题就会答错。 四、练习与答案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9·11”事件后,以色列军方仔细核查了安全防卫系统可能出现的漏洞和疏忽,并 呼吁国人保持 。 ②蒂托的人身安全将会得到充分保证,他的活动不会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 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 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A.镇定 阻碍 晦涩 B.镇静 妨碍 晦涩 C.镇定 妨碍 艰涩 D.镇静 阻碍 艰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公平竞争反映了人类在竞技场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 ,在当今社会中,正为其 他许多领域所提倡
②前往韩国的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未免 得过于繁琐。 ③光盘是一种不同于软盘的存贮 ,它有点类似我们CDS唱片 准则 限定 媒介 B.准则 规定 媒介 C.规则 限定 媒体 D.规则 规定 媒体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1000元者,本公司将价值100元的礼品券。 ②各大城市的城郊_部分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严峻的地方。 ③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而是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A.惠赠 结合 中止 B.惠赠 接合 中止 C.敬赠 结合 终止 D.敬赠 接合 终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先生溘然长逝,直到今天,我才勉强把心里想说的话陆续理清楚,然后点点滴滴 到纸上 ②据此间报纸 会议是全封闭式的,只有在谈判休息时,才可以看到有人在草 地上漫步。 ③中国交响乐团向海内外作曲家发出征集交响乐管弦乐的 作品题材、内容 不限,只求风格、手法为更多的听众喜闻乐见 宣称 启事 宣称 启示 披露 启示 披露 启事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老师苦口婆心地跟他谈了半天,他却毫无 ②今年的植树节,我校 有500名学生参加了植树活动。 ③小张待人是 的,但在执行制度方面却特别严格,不怕得罪人 A.反映 估量 忠厚 B.反应 估量 忠厚 C.反应 估计 宽厚 D.反映 估计 宽厚 答案 1.B(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语义较重。晦涩,作品含意隐晦不明:艰涩,文辞不流 畅,难懂) 2.B(准则、言论、行为等依据的原则:规则,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规定,指对某 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的决定:限定,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加以规定。媒体
- 5 - ②前往韩国的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未免 得过于繁琐。 ③光盘是一种不同于软盘的存贮 ,它有点类似我们 CDS 唱片。 A.准则 限定 媒介 B.准则 规定 媒介 C.规则 限定 媒体 D.规则 规定 媒体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 1000 元者,本公司将 价值 100 元的礼品券。 ②各大城市的城郊 部分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严峻的地方。 ③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而是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A.惠赠 结合 中止 B.惠赠 接合 中止 C.敬赠 结合 终止 D.敬赠 接合 终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老先生溘然长逝,直到今天,我才勉强把心里想说的话陆续理清楚,然后点点滴滴 到纸上。 ②据此间报纸 会议是全封闭式的,只有在谈判休息时,才可以看到有人在草 地上漫步。 ③中国交响乐团向海内外作曲家发出征集交响乐管弦乐的 ,作品题材、内容 不限,只求风格、手法为更多的听众喜闻乐见。 A.写 宣称 启事 B.渗 宣称 启示 C.写 披露 启示 D.渗 披露 启事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老师苦口婆心地跟他谈了半天,他却毫无 。 ②今年的植树节,我校 有 500 名学生参加了植树活动。 ③小张待人是 的,但在执行制度方面却特别严格,不怕得罪人。 A.反映 估量 忠厚 B.反应 估量 忠厚 C.反应 估计 宽厚 D.反映 估计 宽厚 答案 1.B(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语义较重。晦涩,作品含意隐晦不明;艰涩,文辞不流 畅,难懂) 2.B(准则、言论、行为等依据的原则;规则,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规定,指对某一 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的决定;限定,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加以规定。媒体
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告、广播等:媒体,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 物 3.C(惠赠,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赠,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动。接合,连接使 合在一起;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中止,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 4.D(句①用“点点滴滴”而用“渗”:“披露”,发表、发布,“宣称”,用语言文字公开地 表示、声称: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在报上、墙上刊登或张贴的文字,“启示”,启发指 示,使有所领悟) 5.D(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况: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 回应。估量,书而语,更郑重;句中对植树人数作推断,应用“估计”。忠厚,忠实厚 道,形容性情,宽厚,宽大厚道,特指待人)
- 6 - 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告、广播等;媒体,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 物) 3.C(惠赠,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赠,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动。接合,连接使 合在一起;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中止,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 4.D(句①用“点点滴滴”而用“渗”;“披露”,发表、发布,“宣称”,用语言文字公开地 表示、声称;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在报上、墙上刊登或张贴的文字,“启示”,启发指 示,使有所领悟) 5.D(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况;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 回应。估量,书而语,更郑重;句中对植树人数作推断,应用“估计”。忠厚,忠实厚 道,形容性情,宽厚,宽大厚道,特指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