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无机化学》本科生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类)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69KB,团购合买
本教学大纲是针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部本科生学习的无机化学课程编写的。本课程为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部学生的基础课,它是本科生在一年级时的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和结构化学的基本知识,酸碱电离等四大平衡的基本理论,有关气体、液体和溶液的基本概念,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定性分析等。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规律以及定性分析方法,为学生后续化学课以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生物类) 目的和要求 本教学大纲是针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部本科生学习的无机化学课 程编写的。 本课程为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部学生的基础课,它是本科生在一年级时的必修 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和结构化学的基本知识,酸碱电离等四 大平衡的基本理论,有关气体、液体和溶液的基本概念,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 性质和定性分析等。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规律以及定性分析方法,为学生后续化学课以 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该课程与基础无机化学实验结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生物类) 课程类型:本科生必修课 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 教学方式:教学讲授与基础无机化学实验结合 学时分配:课堂讲授30学时,期中考2学时,复习总结2学时 学生成绩评定:期末80%,平时20%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气体、液体、溶液(自学) 理想气体定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导出,方程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1.气体的分压定律 2.分压定律的应用 实际气体 四.气液转化与平衡,液体的蒸汽压 五.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换算,溶解度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3学时)

1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生物类) 目的和要求 本教学大纲是针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部本科生学习的无机化学课 程编写的。 本课程为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部学生的基础课,它是本科生在一年级时的必修 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和结构化学的基本知识,酸碱电离等四 大平衡的基本理论,有关气体、液体和溶液的基本概念,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 性质和定性分析等。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规律以及定性分析方法,为学生后续化学课以 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该课程与基础无机化学实验结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生物类) 课程类型:本科生必修课 学时学分:30 学时,2 学分 教学方式:教学讲授与基础无机化学实验结合; 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30 学时,期中考 2 学时,复习总结 2 学时 学生成绩评定:期末 80%,平时 20%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气体、液体、溶液(自学) 一.理想气体定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导出,方程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二.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1.气体的分压定律 2.分压定律的应用 三.实际气体 四.气液转化与平衡,液体的蒸汽压 五.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换算,溶解度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3 学时)

化学热力学的常用术语 热化学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焓和焓变的性质 3.如何得到反应的焓变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1.熵与熵变的性质 2.熵增加原理、熵变的计算 3. Gibbs自由能(G)与 Gibbs自由能变化(△G) (1)△G是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2)ΔG的性质和计算 (3) Gibbs- Helmholts方程的应用 第三章化学反应的限度(2学时) 化学平衡的特征 平衡常数 1.经验平衡常数(K) 2.标准平衡常数(K),K与K的区别与联系 3.多重平衡 4.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化学平衡的移动 1.浓度的影响 2.压力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 第四章酸碱电高平衡(3学时) 酸碱质子理论 1. Bronsted- lowry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的概念 2.酸碱的强弱,K、K及其相互关系 二.各类酸碱平衡,平衡常数K及溶液pH的计算 1.水的自偶电离平衡 2.一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 3.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及应用 同离子效应及其计算 2.酸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缓冲溶液的组成、选择、配制及pH的计算 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2学时) 溶度积(A-) 1.溶度积的概念 如何求得溶度积,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二.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2 一.化学热力学的常用术语 二.热化学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焓和焓变的性质 3.如何得到反应的焓变 三.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1.熵与熵变的性质 2.熵增加原理、熵变的计算 3.Gibbs 自由能(G)与 Gibbs 自由能变化(ΔG) (1) ΔG 是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2) ΔG 的性质和计算 (3) Gibbs-Helmholts 方程的应用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限度(2 学时) 一.化学平衡的特征 二.平衡常数 1.经验平衡常数(K) 2.标准平衡常数(K ),K 与 K 的区别与联系 3.多重平衡 4.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三. 化学平衡的移动 1.浓度的影响 2.压力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 第四章 酸碱电离平衡(3 学时) 一. 酸碱质子理论 1. Brφnsted-lowry 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的概念 2. 酸碱的强弱,Ka、Kb及其相互关系 二. 各类酸碱平衡,平衡常数 K 及溶液 pH 的计算 1. 水的自偶电离平衡 2. 一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 3. 酸碱中和反应 三.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及应用 1.同离子效应及其计算 2.酸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缓冲溶液的组成、选择、配制及 pH 的计算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2 学时) 一.溶度积(Ksp) 1.溶度积的概念 2.如何求得溶度积,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二.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同离子效应和沉淀的完全度 2.沉淀的溶解,酸溶反应 3.沉淀的转化 、分步沉淀 1.分步沉淀的可能性 分步沉淀的控制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3学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共轭关系 2.氧化数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标准电极电势与非标准电极电势 1.原电池、电池符号、电池电动势 2.标准电极电势的确定,标准电极电势表及其应用 3.非标准电极电势, Nernst方程及其应用 4.氧化还原平衡,与E的关系 三.电极电势的应用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次序 4.plH,K,K稳,等热力学常数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第七章原子结构(3学时) 氢原子光谱与Bohr模型 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实验依据 2.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3.四个量子数 4.波函数与电子云的图象表示 三、多电子原子结构 1.多电子原子轨道与能级 2.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 3.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率 四.元素某些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学时) 化学键 1.离子键的本质、特征、强弱、离子半径 2.共价键与共价分子的特征 (1)经典 Lewis学说 (2)价键理论:共价键本质、特征,杂化轨道理论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4)分子的极性

3 1.同离子效应和沉淀的完全度 2.沉淀的溶解,酸溶反应 3.沉淀的转化 三、 分步沉淀 1.分步沉淀的可能性 2.分步沉淀的控制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3 学时)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共轭关系 2.氧化数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二.标准电极电势与非标准电极电势 1.原电池、电池符号、电池电动势 2.标准电极电势的确定,标准电极电势表及其应用 3.非标准电极电势,Nernst 方程及其应用 4.氧化还原平衡,K 与 的关系 三.电极电势的应用 1.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次序 4.pH, Ksp, K 稳,等热力学常数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第七章 原子结构(3 学时) 一.氢原子光谱与 Bohr 模型 二.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实验依据 2.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3.四个量子数 4.波函数与电子云的图象表示 三、多电子原子结构 1.多电子原子轨道与能级 2.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 3.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率 四.元素某些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第八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4 学时) 一.化学键 1.离子键的本质、特征、强弱、离子半径 2.共价键与共价分子的特征 (1) 经典 Lewis 学说 (2) 价键理论:共价键本质、特征,杂化轨道理论 (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4) 分子的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本质、特点 2.氢键的类型、形成条件、本质、特点 三、晶体结构 1.晶体的一般类型、晶胞 2.四种晶体及其基本性质 四.化学键型和晶体构型的变异 离子极化的概念,离子极化对键型、晶型及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3学时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定义、组成、命名、类型、异构现象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价键理论 2.晶体场理论 三.配位平衡 1.H稳及有关配位平衡的计算 2.配位平衡与其他平衡的关系及配合物之间的转化 四.配合物的应用 第十章S区和d区元素(2学时) s区和ds区元素的结构特点及差异性 区元素 1.金属的活泼性 2.氢氧化物的碱性 3.Li,Be的特殊性 4.Na'、K、NH4、Mg2、Ca、Ba2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 ds区元素 1.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常见氧化态及其转化 3.重要化合物(配合物) 4.Cu2、Ag、Zn2、Hg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13.2) 第十一章p区元素(6学时) p区非金属元素 1.卤素 (1)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非金属的活泼性 (2)卤化氢 沸点、还原性、热稳定性、酸碱性等的变化规律 3)卤素含氧酸(盐) 卤素各价态含氧酸及其盐的命名,氧化性强弱,热稳定性, 含氧酸的酸性 (4)C1、Br、I离子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13.3) 2.氧、硫

4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本质、特点 2.氢键的类型、形成条件、本质、特点 三、晶体结构 1.晶体的一般类型、晶胞 2.四种晶体及其基本性质 四.化学键型和晶体构型的变异 离子极化的概念,离子极化对键型、晶型及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3 学时) 一.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定义、组成、命名、类型、异构现象 二.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价键理论 2.晶体场理论 三.配位平衡 1.K 稳及有关配位平衡的计算 2.配位平衡与其他平衡的关系及配合物之间的转化 四.配合物的应用 第十章 s 区和 ds 区元素(2 学时) 一.s 区和 ds 区元素的结构特点及差异性 二.s 区元素 1.金属的活泼性 2.氢氧化物的碱性 3.Li, Be 的特殊性 4. Na+、K +、NH4 +、Mg2+、Ca2+、Ba2+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 13.2) 三.ds 区元素 1.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常见氧化态及其转化 3.重要化合物(配合物) 4.Cu2+、Ag+、Zn2+、Hg2+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 13.2) 第十一章 p 区元素(6 学时) 一.p 区非金属元素 1.卤素 (1) 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非金属的活泼性 (2) 卤化氢 沸点、还原性、热稳定性、酸碱性等的变化规律 (3) 卤素含氧酸(盐) 卤素各价态含氧酸及其盐的命名,氧化性强弱,热稳定性, 含氧酸的酸性 (4) Cl-、Br-、I -离子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 13.3) 2.氧、硫

(1)氧化物,过氧化物 (2)硫化氢、硫化物 (3)各种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4)S2,SO32,SO42,S203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13.3) 3.氮、磷 (1)氨和铵盐 (2)氮、磷氧化物 (3)氮、磷含氧酸及其盐 (4)NO3、NO2、PO的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13.3) 4.碳、硅、硼 (1)氧化物 (2)含氧酸及其盐 p区金属元素 1.铝及其化合物 2.锡、铅、铋 (1)锡、铅、铋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特性 (2)Sn2、Pb2、Bi、A1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13.2 三.p区元素小结 1.单质与氢化物 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第十二章d区元素(3学时) 过渡金属的通性 1.金属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形成化合物的某些特点 二.铬、锰 1.金属活泼性 2.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3.Cr的高低价态的氧化还原性 4.M的高低价态的氧化还原性 1.金属活泼性 2.氧化物、氢氧化物酸碱性及稳定性 3.二、三价铁盐的还原性,铁的EpH图 4.铁、钴、镍的重要配合物 5.Fe"、Cr3、Al、Co2、Ni的分离及鉴定反应 第十三章定性分析简介(自学) 定性分析反应 金属阳离子的分离及检出 阴离子的检出(干扰离子的分离)

5 (1) 氧化物,过氧化物 (2) 硫化氢、硫化物 (3) 各种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4) S 2- , SO3 2- , SO4 2- , S2O3 2-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 13.3) 3.氮、磷 (1) 氨和铵盐 (2) 氮、磷氧化物 (3) 氮、磷含氧酸及其盐 (4) NO3 -、NO2 -、PO4 3-的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 13.3) 4.碳、硅、硼 (1) 氧化物 (2) 含氧酸及其盐 二.p 区金属元素 1.铝及其化合物 2.锡、铅、铋 (1) 锡、铅、铋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特性 (2) Sn2+、Pb2+、Bi3+、Al3+的分离及鉴定反应(见第十三章 13.2) 三.p 区元素小结 1.单质与氢化物 2.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第十二章 d 区元素(3 学时) 一.过渡金属的通性 1.金属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形成化合物的某些特点 二.铬、锰 1.金属活泼性 2.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3.Cr 的高低价态的氧化还原性 4.Mn 的高低价态的氧化还原性 三.铁、钴、镍 1.金属活泼性 2.氧化物、氢氧化物酸碱性及稳定性 3.二、三价铁盐的还原性,铁的 E-pH 图 4.铁、钴、镍的重要配合物 5.Fe3+、Cr3+、Al3+、Co2+、Ni2+的分离及鉴定反应 第十三章 定性分析简介(自学) 一.定性分析反应 二.金属阳离子的分离及检出 三.阴离子的检出(干扰离子的分离)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