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母苦心教子 清朝中叶的蒋士铨,是与袁枚、赵翼齐名的“江右三大家”之一。他的成长全靠母亲的 苦心教育。蒋士铨家里贫穷,蒋母从早到晚辛劳纺纱织麻,可是在她劳碌奔波之余,总不忘 教育儿子识字读书。士铨四岁时,母亲为了教他认字,就劈了一把细竹丝,按照点、横、撇、 捺分别组成不同的字,教士铨认识。开始每天教一两个字,后来增至八到十个,认识后拆开 又拼新字,认认拼拼,反反复复,使士铨掌握了大量的汉字。士铨六岁时,蒋母就教他握笔 写字。七八岁时,蒋母一边织布,一边把书本放在她的膝盖,让士铨坐在膝前,一句一字地 教他读书。冬天的夜晚,母亲解开棉衣,让士铨贴胸坐好,并用薄被盖住他的小脚,陪他照 样攻读不止。有时士铨读累了,就在母亲怀里打个盹儿,等他稍一醒动,又催他继续学习 蒋士铨后来长大成人,成了著名的大学问家。为了报答母亲的教育之恩,他请了一位老画师, 按照这些事画了一幅《鸣机夜课图》,并且亲自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鸣机夜课图记》,这 图一文,在当时为人们广为传颂
蒋母苦心教子 清朝中叶的蒋士铨,是与袁枚、赵翼齐名的“江右三大家”之一。他的成长全靠母亲的 苦心教育。蒋士铨家里贫穷,蒋母从早到晚辛劳纺纱织麻,可是在她劳碌奔波之余,总不忘 教育儿子识字读书。士铨四岁时,母亲为了教他认字,就劈了一把细竹丝,按照点、横、撇、 捺分别组成不同的字,教士铨认识。开始每天教一两个字,后来增至八到十个,认识后拆开 又拼新字,认认拼拼,反反复复,使士铨掌握了大量的汉字。士铨六岁时,蒋母就教他握笔 写字。七八岁时,蒋母一边织布,一边把书本放在她的膝盖,让士铨坐在膝前,一句一字地 教他读书。冬天的夜晚,母亲解开棉衣,让士铨贴胸坐好,并用薄被盖住他的小脚,陪他照 样攻读不止。有时士铨读累了,就在母亲怀里打个盹儿,等他稍一醒动,又催他继续学习。 蒋士铨后来长大成人,成了著名的大学问家。为了报答母亲的教育之恩,他请了一位老画师, 按照这些事画了一幅《鸣机夜课图》,并且亲自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鸣机夜课图记》,这 一图一文,在当时为人们广为传颂